有人拿到MBA学位后,搬家到了另一城市。她希望找到和自己有着共同想法的人,一起组建公司,帮人变得更开心并提升自我。
于是她在网上创建了一个社群,向公众开放。开始时,她自己出钱买零食,吸引人们来参加。
后来她发现,若能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比如:围观创业公司产品推介会,结交有共同兴趣的朋友,会见一些企业家、用户和投资人,社群成员就不需要免费食物,还愿意花钱参加活动。
她还发现,当找到信任社群、愿意帮社群做宣传推广和运营的志愿者时,社群就会有更好的发展,能成为自我维持的非营利组织。
社群成员说:有了移动技术,人们失去了人际交往的技巧,缺乏与他人互动的机会。社群能让有共同的目的和兴趣的人,吸引到一起,重建人际沟通。
那些在远程工作、日常工作中从不跟真人说话的程序员、辛勤工作的企业家,都来参加社群活动,摆脱了工作后孤零零的日子。
有些全职工作、过得很快乐的人,把定期参加活动视为有助于自己达成梦想、获得他人启发或激励的途径。
总之,社群成员都认为,聚会活动给了他们希望和激励。
一个人可能因为某些原因感到失落或沮丧,但社群让他们知道,有无数人,也正因为同样的问题,产生了完全相同的感受。
社群将有类似感受的人联系起来,帮助有需要的人,一起实现目标。比如,匿名戒酒会、瘦身团体,健身团体。
社群提供了一种归属感,让参与者知道,自己的问题不是唯一,让人们真正地接受自我。
在《如何想到又做到》一书的作者说:参加社群,跟那些有共同目标的人一起做改变,能更快做到自己想到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