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

作者: 明O亮 | 来源:发表于2017-11-15 08:19 被阅读0次

    理发

    又该理发了,信步走到社区附近的理发店,帅气利落的男店员热情接待,收银台的女员工微笑着点头示意,时尚英俊的理发师们各自服务着自己的顾客,这是今天常见的理发店情形。

    理发 理发

    以前可不是这样!

    清代以前,人们似乎是不理发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 可见,儒家思想观念中不支持理发,女人头发长了可以做成发髻,梳个漂亮的头型,戴个钗环头饰,于是有了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男人头发长了也要梳理,小时候 随便些,十几岁以后,成人了,或者用块布包起来,或者用带子扎起来,富贵家庭则可能使用昂贵的冠来束住头发,三国吕布就是束发金冠,刘备诸葛亮等都是高冠博带。

    理发 理发

    进入清代以后,情形有所改变,来自关外的女真男人有剃头梳辫子的传统,在他们的统治下的天下,总喜欢顺从他们的习惯,然而,我们汉人的儒家教化是根深蒂固的,故有的习惯很难改变,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说,在社会文化交替之时,已经被过去的文化所化的人,是很痛苦的,很难适应文化形式的转变,于是乎,清政府要求全国男人都改变发型,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人们哭爹喊娘,抢天呼地,难以接受剃头的现实,为此跳井悬梁自尽的也大有人在,这就是习惯的力量,想改革?阻力很大啊!

    从此以后,街上出现了一类人,他们挑着担子,担子一头是热水,一头是理发工具,所以后来就有了和歇后语,剃头挑子一头热。也有租个门头固定店铺专门给人剃头的,这价格就贵点了,古代人文学意识强,店铺门口通常会贴个对联,剃头铺门口的对联多是:进门苍头秀士,出门白面书生 ,让人感觉这家铺子干净卫生,喜欢进入剃头。不过也有个有个性的剃头匠,门口对联是:问天下头颅几许,看老夫手段如何。这架势,大有关老爷剃刀震华夏的威猛,谁还敢冒着生命危险前来一试呢?

    理发 理发

    以前学剃头的学徒,那冬瓜做实验,用刀子剃冬瓜皮,师父有什么事儿指使他呢,学徒图省事就把刀子剁到冬瓜上,一来二去,形成了习惯的手法,等亲子操刀为顾客剃头的时候,想在剃头间隙做点什么别的事儿,也把刀子剁在顾客头上,这笑话传了上百年,或许真有其事,也充分说明了习惯的力量,一旦形成,不易改变。

    理发

    鲁北地区的农村,理发不叫理发,叫“推头”,起初用手动的理发器,俗称“推子”,后来使用电动理发器,就叫“电推子”。九十年代以前,村里没有固定的店铺理发,推头匠蹬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吆喝,和卖菜的一样那么吆喝,有人想理发了,就出来叫住推头匠,就地找个避风的墙角树下,开始干活儿,在发型上,老年人通常剃光头,刮胡子,一个邋遢脑袋一会儿就变得锃光瓦亮的,三爷爷常说,推头是技术活儿,手法要好,更重要的是还要有一把快刀子!对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工嘛,老百姓的思路和古圣先贤的想法是一直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理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ozq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