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火令.忆故乡的竹林》
文‖三绅皮具叶明增 (平水韵)
梦忆风摇竹,山依翠敝天,晚来勤妇望炊烟。春远雨多何去?轻脚淌清泉。
再遇归乡客,堪言往岁年。屈身持节意还坚。叹是生忧,叹是苦心迁,叹是志穷誰顾?躁世惹人癫。
后记:2007年曾经写过一篇《故乡的那片竹林》的文章,也是我第一次开始有意识的写作。今日海棠诗社正好布置以“梅兰竹菊”为题填“喝火令”的作业。
茶清香飘(叶明增)
2017年5月26日~~感谢“静坐的行者”老师耐心的讲解和指导词牌的要点( 二仗三枪一破一衬一应。)这个词牌真的太难了。
为方便阅读附2007年小文:
《故乡的那片竹林》
茂密的竹林是我脑海里浓浓对故乡的记忆。在林间纳凉、晨读、游戏;听那些妇人一边织帽一边唠家常……每每想起这个能使我模糊记起童年的一些光阴。
近日回老家看望双亲,虽然家早已搬到了热闹的马路边,我却执意要去看看记忆中的竹子林。发现竹子比以前密多了,也不再象以前那么高,远远看去是一个伞状,而非记忆中的根根直立模样。下面也长满了荆棘、杂草等,抬头往上看,象是弯了腰似的。
是啊,这些年大家忙于经济建设,忙于为小康生活四处奔波,谁还能去关心和修缮那些竹子呢?没有了孩子们的玩耍,攀摘那些枝条,竹子长密了,长乱了,长弯了。
思忖,竹子长密了,恰恰是因为没人关心。自古以来没有刻意人为的东西往往发展的很好。因为自然茂密的生长,可能得不到足够的光照,所以她们竞相往外长,往有阳光的空隙里长,以至于不小心不自觉的弯了腰。虽然没那么好看了,没有了我记忆深处的挺拔。
细想这些年,我们在外忙于求生,又何尝不同与竹子呢?考上了大学,父母、家人给予了太多的期许。而我们一路走来,又何尝不是在不自觉中改变了自己的理想,自己的追求。在那些不经意中悄然改变了那个原来的自我,发现自己学会了弯腰。
而这又何尝不是一个值得庆喜的事呢?至直易折。在这烦杂的人世间我们又怎能做得到不弯腰曲背呢?社会的进步,给予一个人想象的空间是大了,至少投机成功的机会是多了。但尘世的纷争压得人喘不气,一个没有任何门族的人,只能在这夹缝中抠求那一缕光照。以至于我们驼了背,伤失了自己。时势适然,就象那些无名的竹子,变的不再被文人骚客所赞叹。
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万物入土,死生同状。只要我们还保存着那份真诚,任凭人世间如何变迁,吾独行其路。就象那片竹子,只要竹尖是朝上的,那她依然还是挺拔的。
完于2007-6-21~全文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