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南明:历史洞见人性

南明:历史洞见人性

作者: 澜沧月 | 来源:发表于2022-05-23 00:03 被阅读0次

那是一棵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古树。树很小,树冠只有小摊贩头上撑开的遮阳伞一般大。

1644年4月25日,一个年仅34岁的男子在这棵树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从这一天起,这棵树的命运改变了,而一个存在了276年的朝代也随之宣告结束。

也是从这一天起,一段裹挟在时光汹涌波涛下的历史缓缓打开了画卷。这就是鲜为人知的南明时期。

上个世纪,顾诚教授在十几年时间翻阅史籍600余部,终于写成历史长卷《南明史》,尽可能还原一段集混乱与荒唐于一身的历史。

今年,读客将这本曾获“中国国家图书奖”的重量级史学著作,经北京日报出版社重新带到读者面前。

以下,是选取自书中的两处南明荒唐之行径:

明朝都城由南京北迁至北京后,南京便有了“留都”之称。明朝随万历皇帝自缢灭亡后,南明时期开启,政治重心又由北往南,重回南京。

南明毕竟是正统朝廷被亡后出现的,和历史上的南宋有非常多相似之处,“偏安一隅”的治国思想就是其一。

国力的衰弱加快了眼界的收缩。

在南明的史料里,描述江南一带反清复明的运动是很多的。但黄河流域,一片早已被他们弄丢的疆土上,零散出现的反清斗争,却是拖住了清军直击江南,尽快覆灭南明的重要力量。

然而,因为能力不足、眼光狭隘,南明统治者及掌权势力没能意识到这股力量的重要性,不仅不加以联络,甚至很少在南明历史上提及。

如此,以至于后人研究南明史,会以偏概全,认定北方绅民在反抗清军时不力,不加以抵抗便投降清军。

此为南明统治者眼光缩窄的例证之一。

另一件更为荒唐的事,发生在1659年。

此年,永历帝朱由榔在身边小人马吉翔之流撺掇之下,同意率领小朝廷内官员,由云南境内退至中缅边境。

行进路途中,马吉翔与弟弟马雄飞、女婿杨在秘谋,要趁乱劫持永历帝的队伍。此谋还被马告知护卫皇帝的平阳侯靳统武的部将孙崇雅。四人一拍即合,当天夜半便洗劫了整个队伍,连皇帝也不放过。

因此,当永历帝一行进入缅甸时,不仅应缅方要求卸除全部武力装备,身上也没有任何财物,活脱脱成了一个穷皇帝。

没有小说夸张的修饰,《南明史》大部分内容仅靠史实的堆积,却为读者撩开南明神秘的面纱,看清内里的蛆虫与腐烂。

有机会读读这本书,为明亡后的混乱历史理清头绪,悟透人性的荒唐与复杂。

相关文章

  • 南明:历史洞见人性

    那是一棵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古树。树很小,树冠只有小摊贩头上撑开的遮阳伞一般大。 1644年4月25日,一个年仅34...

  • 南明历史有感

    读完了南明那些事,作者也是秉持幽默的叙述风格来娓娓道来那些残酷,腐败的历史,延续着当年明月的写作风格,总的来...

  • 国破山河在,谈《南明史》

    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来说,顾诚的这本《南明史》是大家了解南明历史的一个重要途径,书中对南明的各个政权的更迭、主要将领...

  • 看得见的人性

    一直以为谈人性的人离“人”很遥远,只是他们觉得自己洞见深,挖出人性的弱点让人惊醒。 其实,是因为没有洞见人性的机会...

  • 《南明史》:这段少有人知的历史,告诉你三个道理

    《南明史》:这段少有人知的历史,告诉你三个道理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读《南明史》,正是如此。 《南明史...

  • 借假修真,洞见乾坤

    一、洞见之缘起 洞见生涯职场游戏(以下简称洞见),听过,见过,体验过的人,恐怕已经不在少数。毕竟,这样一款基于人性...

  • 明清史笔记丨南明的“顺案”,一定程度上加速南明灭亡

    整个南明弘光朝廷时期的历史,就是一部不作不死的历史——当然,弘光皇帝固然荒唐无能,而南明的崩溃也很难靠人力所扭转,...

  • 推荐阅读:《南明史》

    600多页的历史专业著作,参加得到打卡,冲着南明这个历史书籍比较少涉及的主题开始去读。 南明在历史上确实是一个很神...

  • 做投资有四种人

    第一类:是对社会规律、财富分配规律、财富转移规律、制度变迁规律、人性、历史、行业等有深刻洞见的人。 他们能充分认识...

  • 他是嘉定三屠的罪魁祸首,一朝反正,却为南明尽忠

    在历史的重要关头,人性往往是最复杂的。明末清初,好多人既投降过农民军,也投降过清朝,最后又投靠了南明小朝廷。这些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明:历史洞见人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bl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