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婚姻育儿心理
你的所有痛苦,都来自于错误目标

你的所有痛苦,都来自于错误目标

作者: 兜兜爸讲故事 | 来源:发表于2016-08-23 11:09 被阅读557次

    每天的付出和汗水,都是人生赋予我们的金牌。——郎平

    你的所有痛苦,都来自于错误目标

    1.

    那天,在湿着眼眶看完中国女排夺冠后,我飞快地在纸上记下了这句话,隐隐感觉抓住了些什么特殊的东西。

    之前我会思考一个问题:假设中国女排最后没能勇夺金牌,她们会不会因此而愤懑消沉、痛苦不堪?尽管大家都在说女排已经非常不易,无论输赢都是冠军。但是姑娘们拼死努力了这么久,不就是期待着这份无上荣誉的犒赏吗?

    郎指导的这番话给了兜兜爸一个满意的答案:纵使女排姑娘们失利,她们肯定会满心失望,但绝不会失去希望,因为她们紧盯着的是汗水所出浸润的坚韧、协作所积累出的友谊、失败所磨砺出的沉稳、成功所催生出的信心……在生活中经受的一次次考验已经让姑娘们获得了最大的嘉奖——用排球这项运动让彼此伟大,而且这份伟大已经被证明!这才是真正的目标!无论夺冠与否都始终振奋的目标!而金牌,只是实现这场伟大的一个工具和手段而已。

    很多人并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目标——他们也并不在乎。对于追求错误目标而引发的痛苦,他们甚至会怀着一种期待,他们相信这样的痛苦会推动自己加速前进。而事实上,很多痛苦只会让人迷失方向,从而作出错误决策——对于一辆南辕北辙的货车而言,追求更快的速度又有什么意义呢?

    2.

    兜兜爸有一个做技师的朋友,周末聊天的时候发现她一脸郁郁,精神不振,便问她发生了什么事情。

    朋友说:“这个月的业绩太差了,我感觉自己非常没用,也没法向店长交代,但是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所以特别烦恼,情绪也受到了影响,连门店的服务生都看出我脸色不善,离我远远的。”说完她噗嗤一声笑了。

    有时候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隐约能察觉到自己正在追逐一个错误目标,但现实的压力却迫使我们不得不紧盯着它,于是我们焦虑烦躁、忿忿不平,连表情和身体都扭曲了。而实际上,这并不能帮助我们有效改善局面,反而成为了心灵的重大包袱。

    如果这位技师朋友能够向女排姑娘们学习,把目光从死盯着的错误目标——“业绩”上移开,将它作为一个桥梁去尝试寻找真正的目标——比如用按摩这项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艺、改善与同事和顾客的沟通技巧、提升拓展人脉和创造机会的能力……从而最终成就属于自己的伟大,那么追逐“业绩”本身就不会再成为枷锁和羁绊而不断烧灼内心,反而会变成激发潜力、提供动力的有效手段。

    兜兜爸完全有理由相信,当注意力从虚无缥缈的外在标准转移到可以把握的自我完善时,获得令人满意的业绩只是个时间问题。

    3.

    曾经有个小伙伴向兜兜爸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我家宝宝太凶了,经常在外面抢别人的玩具,我们让他把玩具还给别人他就大哭大闹,而且屡教不改。”

    兜兜爸问他:“当你面对孩子这种行为的时候,你觉得你的教育目标是什么?”

    他似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沉吟了一会儿说:“应该是不要让他这样不礼貌,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还给别人。”

    这是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具普遍性的问题:当孩子在大庭广众之下胡作非为,并且对家长的引导置若罔闻甚至激烈反抗时,父母应该怎么办?

    兜兜爸无数次听到家长们这样对孩子们说“你要听话!要乖!”他们的目标很简单——让孩子快速服从自己,以树立起家长的权威。同时,孩子在很多人面前的表现不佳,也会让自己感到“没面子”,因而会急于“找回场子”,好让其他人知道自己是一个“文明人”并正在引导孩子学会“文明”。

    但是,令大多数家长感到困惑或者“丢脸”的是,孩子们往往不能如期待地那样顺利领会家长意图,反而引发更加激烈的反抗。最终收获的是一顿暴揍以及父母消极无奈的结论:“这小孩就是这样,没办法教育!”

    心理学家鲁道夫 德雷克斯在《孩子,挑战》这本书中告诉我们:孩子的不当行为通常是因为他们拥有一个错误的目标,这些目标可能是寻求过度关注、权利之争、进行报复、自暴自弃,这就印证了为什么孩子会做出很多让人难以理解的举动。兜兜爸认为,如果家长的教育目标是错误的,那么孩子的错误目标就不可避免。

    比如上面的例子,当父母的目标是树立家长权威和强制孩子改变意愿时,孩子就很容易陷入与家长进行权力之争或者进行报复的错误目标中。孩子会觉得很痛苦,因为家长根本不在意他(她)在想什么,所以他(她)会通过激烈反抗以获得话语权。家长也很痛苦,一方面事情似乎随着自己的教育越变越糟,另一方面也在他人面前大丢脸面。

    《解放父母,解放孩子》中心理学博士吉诺特的一句话给兜兜爸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人父母,我们主要的目标是什么?——应该是找到帮助我们的孩子变成仁爱而坚强的人的方法!”如果每个家长都能够牢牢记住这个总目标,就会在面对孩子各种具体问题的时候更容易地找到真正的教育目标。

    比如在前一个例子中,父母的目标应该是让孩子变得仁爱——学会相互尊重,不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其他小朋友的痛苦之上;变得坚强——认识规则,能够理解没能取得心仪玩具的原因并学会安慰自己的内心。

    当有了正确目标的指引,相信家长们能找到更加合适有效的措施。比如我们可以事先准备好自己孩子在家中最喜欢的一个玩具,当孩子抢夺别人的玩具时,把这个准备好的玩具放在他手中,和善而坚定地告诉他:“这才是你的玩具!如果别人愿意和你交换,你才可以拿别人的!”如果他激烈反抗,那么可以迅速将他带离现场,并平静地告诉他:“很抱歉让你这么不高兴,所以我们必须要离开了,我相信你下次和其他小朋友相处时可能会找到更好的处理方法。”当我们足够尊重孩子,同时足够坚定地表达自己的立场,为孩子确定边界以及给予选择的权利,孩子自然会理解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的意义,懂得自由也需要规则约束,不会陷入错误目标而引发自己和家长的痛苦。

    所以,还在痛苦吗?赶快检查一下自己的目标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的所有痛苦,都来自于错误目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gw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