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郭庄前,最好先去湖上船夫那里打个卡。
见识一下划船大爷的厉害,不说船划的多好,而是那张讲故事的嘴。
所以去了西湖,一定要坐船,不为泛舟湖上,而是讨要,船家口中的现代版白娘子野史。
故事里的主角艳史不绝,并且上一次听的,跟下周再来听的版本,一定不重样。
这故事为什么在味儿?是靠着船夫荡舟千次,听便别人的家长里短,把故事和现实融会贯通了呗!
所以在西湖这地界儿,我就服船夫,是讲故事高手。
这白娘子借着船夫之口,穿越宋、明、清,走入了2000年的西湖。
敞亮的湖容得下故事,更容得下园子 。
它不大,却容得下整个西湖。于是,清光绪三十三年,有个叫宋端甫的杭州商人,慧眼识珠,在此建了个傍水园子。
也许是寻着西湖船家的故事来到了这儿。
——-—— ——-—— ——-—— ——-—
它不大,却容得下整个西湖。郭庄的位置,真是好。
长期住在杭州的人,都知道杨公堤这个段路,是出了名的淘气。不信,你坐一次公交。
司机们经过这儿,绝不会放过一出好戏:他们毫不客气的把车速拉上去,得意洋洋的,等着乘客们的嚎叫,这性格,真是不比湖上的船家逊色多少。
待你惊魂未定的下了车,一路寻觅、步行走近郭庄时,会惊讶于入口的高墙窄门。
它不大,却容得下整个西湖。对,这就是郭庄的见面礼,狭窄逼仄的廊道,似乎又要把你,拉回曲折的杨公堤上。
廊道拐角处,一向是百搭couple的翠竹和石笋,相得益彰。
它不大,却容得下整个西湖。此时略微烦躁,甚至还会生个小闷气,说好的富丽堂皇大宅门呢?
寻思这档儿,再一抬头,哟呵,亮眼的四个大字“香雪分春”。下方是一张双腿盘龙的紫檀木八仙桌,椅虽在,人已渺,但依然恍闻满座高鹏的谈笑之声。
它不大,却容得下整个西湖。再接着,还跟你对起了话,“红杏领春风,愿不速客来醉千日。”
看来,这高高的灰色墙砖里,果然裹挟着前人的智慧。
它不大,却容得下整个西湖。 它不大,却容得下整个西湖。 它不大,却容得下整个西湖。 它不大,却容得下整个西湖。 它不大,却容得下整个西湖。 它不大,却容得下整个西湖。 它不大,却容得下整个西湖。 它不大,却容得下整个西湖。 它不大,却容得下整个西湖。一路拔脚绕水,院里兜兜转转,枕湖摩月,最终把人引向了湖边。
从兜里掏出早已备好的瓜子,靠着湖边一座,边嗑瓜子边愣神儿 。听湖面船上传来的三俩笑声,随着水波荡来 , 一定是船家又讲起了白蛇和法海。
它不大,却容得下整个西湖。整个湖水都跟着笑了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