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园林美学风景园林
我放下手中的“农药”,竟看到这般山水!

我放下手中的“农药”,竟看到这般山水!

作者: 李望月 | 来源:发表于2017-11-04 13:05 被阅读6次

我对山石不感兴趣,尤其是乌压压一大片的假山石。

让我这种天天抱着手机打农药的互联网“中流砥柱”根本打不起兴趣嘛!

一堆石头而已,还是假的。

你想啊,满眼假山,还不如出门收拾行李,去野攀历险、登高望远嘞。

死都不会提起丁点儿兴趣,除非世界只剩你和我。

直到一次,一场没安好心的狂风暴雨,彻底改变了我对假山的看法。

--------------------------------------------------------------------

还得从苏州的环秀山庄说起。

这天起了个早,穿街走巷,边吃边晃荡,结果,我迷路了喂!

果然整个苏州地界,都是曲径通幽啊。真的,不骗你,如果你经常去苏州,甚至还能感受另一层境界的曲径通幽。

你看那苏州老爷子和老太,老爷子一脸波澜不惊四平八稳,老太炯炯有神,娇小却不矫柔。

这就是活生生的苏州园林嘛,老爷子们是小径,幽处通万事,心底映丛花,老太们是堵墙,“通幽?你给我站住”,那咱拐个弯儿,幽处更幽,简直绝配 。

-------------------------------------------------------------------------

说回环秀山庄。

虽然迷路了,天生自带定位功能的我,还是七拐八拐找到了这个小小的,环秀山庄。(深藏于苏州刺绣研究所)

来这里,是冲着它的小。

可没来之前不知道啊,这两亩小园子,半亩是假山!天啊,简直像是掉进了园林界的黑洞。

园子稀稀落落只有几个闲聊的本地人和三两学生。心里不禁毛躁起来,只想扎着头从头冲到尾,走马观花结束战斗。

没成想,园子才逛一半,突然天色骤暗,大白天的像是遇着了黑风怪啊。

隐约听到园门口有人喊:要下暴雨了!

心想,我淋雨没事,可不能淋着手里的相机。于是,在豆大的雨点儿落下之前,赶紧钻进了假山半腰的亭子里,避避雨再说吧,估计下不了多久。

奇迹开始出现了。

----------------------------------------------------------------

被憋在亭子里的我,总不能枯坐着数雨点子吧。

暴雨中的环秀山

诺,园子确实不大,此时我正蹲在下图中的问泉亭,被迫听雨声。

拿出手机查百度:环秀山庄占地不大,但其内湖石假山为中国之最。据载,此山为清代叠山大师戈裕良,虽由人作,有如天开,尽得造化之妙,堪称假山之珍。

哟,还是大师之作,中国之最!

此时手机电量告急!

我不得不面临一个严峻的哲学问题:是继续上网玩社交还是放下手机看山石?

挣扎中看着仅剩10%的电量,我选择了后者。

-------------------------------------------------------------

那么,这个中国假山之最,得从造山高手戈裕良说起。

戈裕良出生于清中期的一户贫困人家,富有才华的他自幼就酷爱绘画,为了养家糊口,于是学了叠石这一门具有文人意味的手艺。

除了自身练就了过硬的叠石手艺,还赶上了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地利人和:

那个时候,恰巧是江南和京城造园的高峰期。其实自古以来,古人就有痴迷石头的大小文人。在那个没有手机没有WiFi的时代,除了擅长用桃花潭水深千尺来表达汪伦之情外,文人们更是发展出,靠收集沉默不语的石头,来寄情心事。

先人们认为“万物有灵”,高山那神秘莫测的峰峦本身就是石头,它们历经千万年,甚至上亿年不朽不坏,必然就成了他们崇拜、敬仰的灵性之物。

石头啊石头,我的心事只有你懂。

------------------------------------------------------------------------

古时候的文人们,崇尚陶渊明式的归隐山野。但是结合现实想想,在那个车马不通,通信靠马的时代,山林毕竟偏远啊。

于是精通书画的文人们,开始奇思妙想自己造山引水,来实现心中的乡野桃园

于是这些文人呢,就引领了一场从上至下的“石痴”潮流。

皇家有各种纲,比如水浒传,里面除了有智取生辰纲,还有花石纲!

花石纲是什么?

是专运送奇花异石以满足皇帝喜好的特殊运输交通编队(十艘船为一纲)。

尤其是那个爱文艺不爱江上的宋徽宗,组织专门的督查部门,对民间进行大肆的花石搜刮。比如杭州的“造作局”,苏州的“应奉局”等。

叠山高手戈裕良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基础之上,将叠山手艺练到登峰造极了。

动态针分割线

再细细观察面前的湖石假山,好似看到了缩小版的重峦叠嶂。

高耸的主峰,陡峭的绝壁、神幽的山涧,曲折迂回的石洞,全都汇聚于一处山体之上了。

重峦叠嶂

无论是徒步在假山表面,还是穿行在石洞中,湖石透露的光束,仿佛觉出了别有洞天的味道。

石影临水,临渊羡鱼?

山路崎岖

山势渐缓

千百年来,赏石似乎成了文人品格的图腾与符号。

或许他们每当为俗世所扰时,就像我这个被困于亭下的人,反而静了下来,在一方小天地里,坐于石栏杆上赏苍松奇石,飘逸游鱼,耳边厢传来细雅的昆腔。

这古人啊,活的有情趣,不用走出家门,便能体验山中乐趣,真是玩花了有限的天地。

也震惊了沉迷互联网的我。

作者:李望月,同名公众号。公众号ID : liwangmoon

相关文章

  • 我放下手中的“农药”,竟看到这般山水!

    我对山石不感兴趣,尤其是乌压压一大片的假山石。 让我这种天天抱着手机打农药的互联网“中流砥柱”根本打不起兴趣嘛! ...

  • 【诗】《放下手中所有》

    放下手中的所有放下手中的所有陪着父母唠唠嗑抬杠也温柔放下手中的所有放下手中的所有牵起孩子的小手游戏里遨游放下手中的...

  • 时光,竟这般匆匆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题记 回首昨日,...

  • 我所爱的生活竟成了这般模样

    这个世界或许本来就是这样。 洲肆 我生活在这个...

  • 随记

    此时的我,很想放下手中的工作,对着窗户的车水马龙吼一声,清风笑 竟惹寂寥,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苍生笑 不再寂寥...

  • 寄情“老解放”

    作者 王崇信 你走了,走得这般突然,这般匆忙,工作调动竟也像你的性格一样,总是这般追星赶月。 可是,我还是在你开车...

  • 生命竟这般灿烂美好

    《一个人的朝圣》主人公是一位退休的六旬老人哈罗德,他平凡、懦弱,一辈子低调且默默无名地工作。 他幼时被嗜酒的父亲赶...

  • 鄱湖珠贝02 道福去世

    总目录 上一章珠贝出生 陶初天放下手中的儿子,微微浅笑说:“我去看看我姆妈,不然等下她又要说我的不是。”说完,就竟...

  • 无意义

    生命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竟这般无味。

  • 2018-11-12

    到底是何时,你竟变得这般浮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放下手中的“农药”,竟看到这般山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emf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