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拱一卒,第6天
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看一眼就觉得特讨厌的人,或者只瞄了一眼就特想买的衣服,具体问是什么原因讨厌或者喜欢,就怎么也说不出原因,最终就只能说:就是一种感觉。
这个感觉其实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经过人类大脑的不断进化已经形成了我们的潜意识,就跟一个雷达一样,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判断出一个人、事、物对我们是否具有“威胁”从而判断是喜欢还是讨厌。
01
凭感觉交友
书中提到了一个例子,林肯的朋友给他推荐了一位重要的阁员,可见面后,并没有录用,于是朋友来问其原因
林肯说:我不喜欢他的长相。朋友惊讶道:你怎么能以貌取人,这也太苛刻了,他也不能为天生的长相负责啊。林肯说:不,人过40岁就该为自己的长相负责。
这个例子乍一听感觉有点荒谬,仔细想来,其实也是有迹可循的,这背后的原理就是潜意识在作祟。
大家都知道不要以貌取人,可正当我们去交朋友的时候,第一感觉就在发挥作用,往往就是第一次见面的前三秒,就决定了你们后续能否成为朋友,这个做判断的时间特别短,短到我们都毫无察觉。
其中判断的点就有长相,衣着,谈吐,接人待物等相关细节会在大脑中高速运转做出反应。
而这些判断每次都会十分精准:
第一印象好的,后续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好,来印证自己的第一次判断;
如果不好,后续也会不自觉的发现让人感觉不好的地方,以此来反复印证自己当初的判断是正确的。
这种判断几乎适用于任何交友关系。
情侣:哪怕你认为你们是日久生情,那前提也是在第一次见面不讨厌对方的情况下,才会有后续发展。
交友:第一次打招呼就会感受到双方的气场是否相符,决定后面是发展成好哥们还是好闺蜜。
同事:有的同事见一眼就觉得后面不会打交道,有的同事,就莫名觉得有话聊。
只要涉及到社交的场合都会在初次见面的时候奠定后续发展的方向,如果想要深入发展,但是又不能留下很好的印象,那就最少保证不要让对方讨厌。
02
凭感觉学习
这个和咱们去逛街一样,街上突然看到一件衣服让自己眼前一亮的时候,就会一下相中它,并对它爱不释手;
如果挑来挑去,再三考量的时候,大概率,这件衣服拿不下。
读书也是一样,有很多书,一看书名就吸引人,就有阅读的冲动,那这本书你一定会阅读越兴奋;
如果一本书看了书名就提不起兴趣,如果强行逼自己读,那也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最终不得不放弃。
而吸收书中的知识点,就更要凭感觉了,读一本书,只要书中的某一个观点击中了你,让你灵光一现,恍然大悟。
这个时候就一定要反复思考是什么原因让自己触动?
这个触动对生活有什么改变?
对自己的成长有什么帮助?
经过多次思考总结,把这个点进行实践,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就发挥出来了,同时这个时候也是学习效率最高的时候,还不会因为记不住书中的内容而焦虑。
在反复训练自己的某项技能时,突然被一个点击中,说明自己技能有进步了,当我们累计越来越多被击中的点时,成长速度就会翻倍。
03
凭感觉寻找人生目标
小学时写作文,会写人生目标,那时候会编出来很多,当科学家,医生,宇航员,演员,歌唱家……
现在你再静下来想想自己的目标到底是什么,你会发现,翻来覆去都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目标。最后可能就是要买大房子,要赚很多钱,要周游世界……
这些目标也不能说不好,也可以当做是奋斗的目标,但大多数都不会持续性提供动力,未完成的时候可以继续努力,完成了以后呢?
或者不论你怎么努力,这些目标还是遥不可及的时候,可能就慢慢把它们淡忘,抛之脑后。最终回到现实发现:生活除了今天的苟且,还有明天、后天的苟且。
那么应该怎样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让这一生过得更有意义呢?
就这三个字:凭感觉。
凭感觉来给我们答案,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
一件事情做起来乐此不疲,废寝忘食,激情满满,那这件事你一定做得不会太差,再把这个事情放大数倍,做到极致达到利他的效果,就会形成自己的一个小目标。
通过不断完善,实践这一个个的小目标,最终会有一个大目标的轮廓,这样来指引自己前进,就不会迷茫,同时,不会失去动力。
“理智的分析和计算都无法解答内心的真正需求,只有感性的觉知才能找到答案。而且最终的答案往往都是利他的,因为长久的人生意义和幸福只能从他人的反馈中获得。”
关于交朋友,学习,定目标过程中,出现的感觉都比较缥缈,转瞬即逝,但是这些感觉又特别重要。
我们需要下意识的去练习捕捉这些感觉,多多留意大脑中突然出现的灵感,把他们抓住,为己所用,通过下意识的训练,从而让自己成长的更快。
最后,请相信自己的第一判断,把第一次的决定付诸行动,坚定不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再回首你会感谢当初默默坚持的自己。
以上
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