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气是心里有底气

作者: showhand | 来源:发表于2017-07-26 23:19 被阅读0次

你好,我是showhand,苏轼在《留侯论》里面写到:“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段话是对勇气的最好的描述。

我们通常以为勇气就是敢做敢为,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

但是在苏轼看来,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不见得就是有勇气,一个人受辱,拔剑而起,与人相争,并不是真正的勇气。

真正的勇气是 “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面对一件突然的事情,不惊慌失措。面对别人对你的无端指责和责难而不生气。

所谓的勇气就是内心强大的一个表象而已,内心强大了,待人接物就会自然显得敢做敢为,有担当。

什么叫“卒然临之而不惊”呢?

《三国演义》里面讲了一个非常生动的故事,有一次诸葛亮,带着老弱病残的兵丁驻扎在一个小城,突然司马懿大兵来犯。

身边的小伙伴们都被吓尿了,都催着丞相说:“赶紧跑,赶紧跑,再不跑老命就没了”。

此时此刻诸葛丞相面对这么紧急的境况,只要稍微一慌张,就会选择逃跑。

但是诸葛丞相听说了这个消息,赶紧喝了一杯82年的雪碧定了定神,心里理了一下思路:

第一:如果此时此刻逃跑,带着这帮老弱病残的兄弟逃跑,肯定跑不掉,被追着,肯定会被砍的一个都不剩。

第二:靠搬救兵肯定是不行的了,司马懿马上就兵临城下,远水救不了近火。

第三:肯定不能打,眼下跟在身边的兄弟们砍人的技术不行,硬砍的话,不但兄弟们的老命保不住,连自己的老命也保不住。

怎么办,怎么办呢.........

突然间他灵光一闪,发现自己以前在司马懿心中留下了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那就是自己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根据这一点他就是设计了一套方案。

什么方案呢?那就是吓唬司马懿,把司马懿吓跑, 在司马懿跑的过程中,他就腾挪出自己逃跑的时间。

于是他让士兵们都驻扎在城里,城门大开,还安排一个老兵在哪里悠闲的打扫,而自己则悠闲在的城投弹琴,琴声悠扬,表情平静,额头上没有流出一滴汗。

果然司马懿兵临城下,看到这幅情景,司马懿心里暗想:“诸葛亮是这么谨慎的人,今天这幅情景,肯定是有埋伏,还想用这些假象骗我么?”。

于是为了不中埋伏,调转马头,就往回跑。

诸葛亮果然得逞,等司马懿反应过来的时候,诸葛亮已经带着兄弟们跑了。

这就是著名的诸葛亮大摆空城计的故事。

故事真假是存疑的,但是却把”卒然临之而不惊“这种勇气描写的淋漓尽致。

什么叫”无故加之而不怒“呢?

韩信的故事特别具有代表性,韩信是秦朝末期的一个屌丝,家里面条件不大好,但是他却是个有志青年,爱好兵书,是个爱好学习的小伙子。

大约历来爱好学习的人总是会被欺负,现在的人把这个叫”校园欺凌“。

韩信就遇到过这么一件事情,跟他在同一个屯的一个哥们儿长的膀大腰圆,是个杀猪的,就经常带着小伙伴们欺负他。

有一次,这个哥带着几个小伙伴在街上晃,突然看到韩信迎面走来,哥们几个就商量一下,捉弄一下韩信。

于是就大摇大摆的走过去,挡住了韩信的去路。

韩信问:”有什么事儿吗?麻烦让一下路,我要从这里过去。“

他也不叫韩信的名儿,两条大腿张开,指着韩信说:

“二狗呀,要从这里过去么,好呀,从大爷胯下爬过去。”

他身边的小伙们一边看着韩信,一边跟着起哄,看韩信怎么做。

这个时候韩信扫了他们几眼,然后俯下身来,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

当然此事过后,他也再也没有为难过韩信,因为已经做到这一步了,大家乡里乡亲的,再搞就过分了。

但是时光荏苒,他继续做着自己杀猪的生意,优哉悠哉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不知道其间有没有也让别的人从他的胯下爬过。

可是有一天,韩信做了齐王,手握天下兵马,他得知这个消息,想到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想要自己要像被杀猪一样被杀了,不经就被吓尿了。

最后韩信也没有杀他。

所谓的无故加之而不怒,就是即便是你让我从你的胯下钻过去,我要做的就是钻过去就好了,没什么可生气,我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这两个故事虽然各不一样,但是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当事人非常清楚自己该干什么,该怎么做。清楚自己该干什么,该怎么做,就是心里有底气。

当我们心里有底气的时候,自然就会忽略那些无关紧要的担心和面子,直面问题。

打个比方,我上高中的时候,见过一个例子,给我以非常大的震撼。

有一次,我们学校的校长和几个校领导在去学校的路上,看到了一个学生随地吐了一口痰,校长马上从兜里掏出一张纸巾把这口痰擦干净,然后叫住那个学生说:

”同学,以后不要随地吐痰。“

他把纸巾丢到垃圾桶,然后就跟着几个校领导谈笑风生的走了。

后来关于这件事情,我听到一些不同的解读。

有些人说:他是在表演,装腔作势。

但是在我看来,他是一个非常有勇气的人,他心里面知道,随地吐痰这件事情是不好的。看到了这件事情时候,他没在意别人觉得怎么样,然后就处理了,然后也没有问那个学生是哪个班的搞点处分什么的。

我相信,他遇到不平的时候,也会出手相助的 ,因为他心里清楚自己该干什么。

当我们遇到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我们一个劲在哪里较劲,跟人急,或者我们悄悄的躲过,逃避内心的茫然。此时此刻,我们内心是没有底气的,不知道该做点什么,所以就变现的没有勇气。

当我们表现的没有勇气的时候,不要急于否定自己。

我们该问问我们自己内心,我们真正该做的是什么?

最后欢迎你留言分享你的经历和见闻。

相关文章

  • 勇气是心里有底气

    你好,我是showhand,苏轼在《留侯论》里面写到:“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

  • 恃气不是勇气

    恃气的事情,经常发生,身边的人呢,都有恃气 自己也是恃气常在,自己被恃气引入歧途 小时候,因为吃饭,挑食,而恃气;...

  • 无题

    学得多心里有底,站得多身体有底。

  • 心里有底啦!

    春节期间执行任务不停。 为了消除队员们的后顾之忧、稳定队员们的思想,结束了一周的封闭值班后,今天上午到委里向Z书记...

  • 勇气

    勇 气 文∕蒋小毛 勇气 是独自一人睡一间房间 勇气 是生病时看着针头戳进血管里 勇气 是刚学骑自行车时 让妈妈放...

  • 2017-05-03

    刚看到一个预告上面说勇气和恐惧是共存的,最近气场太弱,勇气流失,恐惧一点点增长,

  • 勇气

    删掉每天写的信是勇气 一口气补回那么多天的信,应该也是勇气吧 但没有勇气寄出, 有点可悲…… 我并不把这些书信当做...

  • 导图分享——成语《一鼓作气》

    《一鼓作气》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勇气要如何使

    多数时候,勇气是有,却只有无声呐喊的勇气。气一泄,便罢了。 这是否比“呐喊了却无回应——寂寞的呐喊”更加可悲?

  • 心里有底,遇事不慌

    今天有客户过来验货,虽然这个客户已交还给原来的同事,但是这个订单是基本上在我手上完成的,所以我答应她会一起来验这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勇气是心里有底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oo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