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消失的家乡

作者: 珈蓝青羽 | 来源:发表于2021-04-23 09:42 被阅读0次
    坐标

    河南偃师,我美丽的家乡,是一个环山绕水,风景秀美的古城。它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地区,南屏嵩岳,北临黄河,原野平坦,河谷纵横,自古便为洛京畿辅之地。偃师在时叫西亳,之都城。

    据《读史方舆纪要》:“周武伐纣,回师息戎,因我偃师”。周武王伐纣之后,回师西亳,息偃戎师,马放南山,牛放桃林,表示不再用兵,偃师因此而得名。因此,西亳从代时始称“偃师”。

    洛阳十三朝古都,偃师就有七朝,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七个朝代在此建都。境内有二里头——最早的中国夏都遗址、尸乡沟商城遗址、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和唐代帝陵唐恭陵。偃师还是客家先民首次南迁出发地和丝绸之路东方起点之一。

    偃师境内伊河洛河两条河流环绕着美丽的古城,河水缓缓东流,静谧慈祥,它用宽阔的胸膛和肥沃的土地,哺育了河两岸一代又一代的居民,比起远在三十多公里外的黄河,它更像沿河两岸人们的母亲河。

    就是这样安静而古老的小县在2021年因洛阳扩展而被撤县建区,它将吏属于洛阳直辖,不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县城。更因为城市发展的需求:河南省重点工程,中原环保节能园工业园区,在伊河东南征地,规划达数万亩地,两岸许多村落需要迁移,人们要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这熟悉亲切的地方即将成为以后人们回忆中的历史。

    洛水

    清晨,初升的阳光照在安静的伊河上,水面泛起绚目的光芒,有水鸟掠过水面,轻轻带起一丝丝涟漪,垂钓的人们早早地待阵,悠闲的坐在岸边等鱼儿上钩,放眼望去,一片安静的田园风光。站在伊河宽阔的堤坝上,能清晰的看到远处古老的杨村河渡口。

    渡口

    小时候杨村渡口是孩子们时常闹着让大人带着去而且非常喜欢去的地方,因为伊河南岸去往北边的县城都需要渡船去,所以,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河岸两边商铺众多,有吃的和玩的,那时候物资匮乏,这里简直就是孩子们梦想中的乐园,把大人缠到这里,买几根泡泡糖和两勺青豆都足以让他们心生欢喜。后来修通了伊洛河大桥,渡口就几乎废弃了,如今繁华已不在,只剩大片的芦苇在回忆昔日的时光。

    站在堤岸再向远处眺望,地里的麦子已经开始抽穗了,绿油油的长势旺盛,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记得上中学那会儿,因为家里的生活来源全靠地里的粮食和种菜的收入维持,而我们家劳动力少,所以在放学后和周末总会跟着爸爸妈妈去地里干活。那时候没有机械化,全靠人工,好几亩地都要一锨一锨的翻土,然后用自制的大刮板再把翻上来的不平整的地推平。通常情况下都是爸爸在后面扶刮板,我们兄妹几个吭哧吭哧在前边拉,一番操作下来,累的脸红耳赤直喘粗气。但是等到收获沉甸甸的麦穗和金澄澄的玉米时,那种丰收的喜悦又让人觉得以往所有的累都是无比值得的。

    肥沃的土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我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是无法用语言所能表达的。如今,收了这茬庄稼,这些田地也将消失。从此以后,后辈的孩子们会不会也像城里人来乡下不知道玉米棒子是长在哪里的,看到麦苗说是韭菜,看到生菜说是莴笋呢!

    老年人对这片土地的依恋是年轻人不太能理解的,老人们三五成群的白天在街头巷尾痛苦而又忧伤的谈论不想离开的感受,晚上整夜整夜的失眠,失魂落魄般的承受煎熬。年轻的一辈倒无所谓,觉得迁往城市住高楼,享受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也挺好,但是老人们的祖祖辈辈都在这里,他们已经在这里牢牢的生了根,从这里搬走,无疑得承受巨大的撕心裂肺的痛。多年以后,他们还是会透过高楼的落地窗,望着喧嚣热闹灯火通明的街道深深的想念泥土的气息和故乡的安静。

    沿着伊河大桥缓缓而行,暮春时光的天地绿的鲜翠欲滴,微风轻轻拂过脸颊,温柔的像妈妈的手,已往在这片土地上行色匆匆,觉得一切再是平常不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停下脚步,仔细的巡望每一处角落。我望向远处的山,仰望头顶的蓝天和白云,贪婪的大口呼吸熟悉的空气,闭上眼,让温暖的阳光抚摸每一寸肌肤,不知还能享受多久这样的时刻。泪水不觉间模糊了双眼,总以为它会一直都在,以为它会一直默默的承载我的喜怒哀乐,却难料世事变迁,它将要永远的存在于我今后的回忆里。

    家乡的云

    作者简介:珈蓝青羽,河南洛阳人,爱好文学,尤其喜欢古诗词,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里的点点滴滴。有一颗至纯的心,向往美好,坚信付出的善良里藏着未来的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即将消失的家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qvl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