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隐》|燕子归否?

作者: 680a1216f06c | 来源:发表于2018-10-23 22:16 被阅读67次

书名:《侠隐》

作者:张北海

阅读方式:kindle电子书

阅读时间:2018.9.3——2018.10.12

推荐指数:★★★★★

三句话感受本书:

❦自己的圈子,自己人料理。江湖有江湖的正义和规矩,王法不王法,民国不民国,都无关紧要。

❦要是你们那个江湖,你们那个武林世界,跟我们这个世间江湖,我们这个凡人世界……要是有一天这两个世界碰到了一块儿,你又该怎么办?

❦以前的王法再不是东西,还容得下我们,还尊称我们是侠义道,可是现在,法律取代了正义,第一个给淘汰的就是我们。

本书是姜文导演的电影《邪不压正》的原著小说,但是电影我没看,所以在这儿就不说电影了。

本书的男主角李天然原名李大寒,早年是太行派掌门顾剑霜的得意弟子,顾剑霜将掌门之位传给李大寒,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李大寒的大师兄朱潜龙因此心生嫉恨,于是伙同一个叫羽田的日本人杀了顾剑霜一家,只有李大寒侥幸没死。后来,李大寒被一个名叫马凯的美国医生救起,并随着马凯医生前往美国,改名李天然。几年后,李天然回国,意在找出朱潜龙,替师父报仇。

以上是《侠隐》的故事背景,看起来是毫无新意的报仇故事,但本书将时间选在了民国时期,男主角的形象也与以前的武侠小说相比有很大不同。

李天然初登场的时候一身西装,speak English,drink coffee,既不是白衣飘飘的公子,也不是江湖上的抠脚大汉,倒是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蓝兰还称呼他为“T.J.”,听起来更有种嘻哈范儿。

李天然是带着复仇之志回国的,但他与大部分武侠小说主角不同的是,他赶上了一个特殊的时代。在书中,李天然把人生比喻为“搭火车”,“搭上哪班就是哪班,好坏也就你搭的这班……”于是他与书中的其他角色一起,搭上了“民国初年”这趟车,并来到了1937年这站。

尽管李天然在美国生活了一段时间,但他的思维方式还是中国人的,尤其是关于江湖。在过去,江湖中人往往不屑于与官府为伍,他们甚至发明了一个词语专门用来形容给官府打工的江湖人士——“朝廷鹰犬”。于是当蓝青锋找李天然合作抗日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是拒绝。因为在他的观念里,蓝青锋是官府的人,他是江湖人,官府的人找他一定是拉他入坑,而他不能做“朝廷鹰犬”。哪怕是后来勉强答应下来,也不忘了叮嘱蓝青锋,不能让他做伤天害理的事。其实抗日和“伤天害理”丝毫不搭边儿,可当时李天然就是拒绝的,原因不过是不想与官府的人为伍。乍一看,是不是有点可笑?

这本书让人觉得有些遗憾的地方就在于,李天然从头到尾都没有正式参与过抗日(只给张自忠开了回车,还是被蓝青锋硬拉去的)。和李天然同在一个报社的小姑娘去延安参加共产党了,李天然从前不太看得起的大少爷蓝田参加了空军,后来牺牲了。就连一直活泼开朗的大小姐蓝兰都对日军侵华一腔愤懑,但李天然好像反应迟钝一样,一直无动于衷。蓝兰说自己不是参与战争的那块料,但是“是那块料”的李天然当时又在想什么?

将进酒仙在报纸上登了首诗:“燕子归时,更能消几番风雨。夕阳无语,最可惜一片江山。”我猜想,或许将进酒仙是想借由这首诗呼唤这位重生的“燕子李三”。只可惜李天然只不过是帮着医疗队和志愿者搬了搬货而已。由此可见,不作为的侠义道有时还不如普通人。江湖规矩又如何?如果大时代乌烟瘴气,您的“江”和“湖”也必定是臭的。

(关于燕子李三:李天然在复仇后故意借用了燕子李三的名头,目的是为了扰乱敌方视听,实际上真正的燕子李三早已过世多年了。)

我不是那么喜欢看描写近代的小说,因为那个时代对于中国来说是屈辱的。但是如果一定要从里面挑出一部分来读,我喜欢读描写老北京的。作为九零后的北京人,我们看到的北京城早已不是过去的老北京。书里出现的那些地名还是熟悉的地名,样子却已经陌生了。

作者这本书写的是老北京的消逝和最后一批侠客,读起来令人有些伤感。之前见有人说过,看古代的武侠小说看多了,为什么没有以现代为背景的武侠小说呢?我想这本书就给了答案。在书中,李天然说过一句话:“以前的王法再不是东西,还容得下我们,还尊称我们是侠义道,可是现在,法律取代了正义,第一个给淘汰的就是我们。”随着社会的发展,正义所依赖的不再是某个人的替天行道,而是一套合理、严谨的法律制度。普通民众希望法律可以保护好人,惩罚坏人,法律制度越完善,社会上就越不需要“大侠”。

那么大侠在现代社会还有没有生存环境呢?我认为不能单纯地按照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来区分,凡是法律缺失的地方就是大侠生存的沃土。不过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自然是不喜欢这种“沃土”的。所以,动荡中的救世主,太平下的普通人,才是大侠们的道路。

小说的最后,李天然报了仇,还顺便送了两个汉奸上西天,但有一个细节我觉得有必要拿出来说说。李天然没用太行派的武功,而是靠枪报的仇。一个武林中人在最重要的关头,用枪取代了武功,不能说是讽刺吧,至少让人觉得惋惜。其实他内心里肯定是想用真功夫去战胜敌人的,但是最后还是选择了枪。因为他师父就是死在枪下的,四十多年的功夫,一颗子弹就报销了。并不是李天然放弃了传统,而是世界是变化的,不论你承不承认,愿不愿意,传统若是想在变化中生存,就势必要随之而变。但变化后的产物究竟还是不是当初的传统,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2018年10月16日于北京。

相关文章

  • 《侠隐》|燕子归否?

    书名:《侠隐》 作者:张北海 阅读方式:kindle电子书 阅读时间:2018.9.3——2018.10.12 推...

  • 念大侠金庸

    (注:打卡第464天) --燕子语呢喃 飞雪连天射白鹿, 笑书神侠倚碧鸳。 风情世间侠魂骨, 终归尘土隐世间 ​​​。

  • 燕子来时新社

    燕子来时新社 梨花落后清明 燕子来时新社归否? 梨花落后清明至呼? 燕子来时新社潮落, 梨花落后清明雨来。 注:今...

  • 归否归否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暴雨遇上泥石流。归否?归否?红花绿柳,昨日一去不可留。

  • 燕子侠

    北宋时,辽兵进犯,宋太宗让太师潘仁美挂帅前往瓜州御敌。 由于有杨业父子在前面开路。 宋兵一路夺关斩将,连克数城。 ...

  • 《侠隐录》壹:侠隐

    独孤冲说:秃鹫,我只想金盆洗手。 秃鹫:一生的血污你洗得掉吗? 一马一车,缓慢在崖边道路上行驶,崖边道路曲折蜿蜒,...

  • 侠隐

  • 侠隐

    秋,不是称谓,活在字典, 而是侠隐,黑纱蒙面, 凌晨两点,他来了,腰中悬剑,披风微凉,剑的寒光,抖落,杀声四起, ...

  • 侠隐

    这个小村座落于北部边塞,一条笔直的公路和一条弯曲的小河从南北两方怀抱着小村。村东头是大片的农田,除了冬天以外,其它...

  • 侠隐

    老北京的味道,在老舍的四世同堂里读的欲罢不能,而在张北海的侠隐里,感受到了那份闲适、淡然、静谧、美丽,胡同巷陌里的...

网友评论

  • 雨凉城:我一直觉得写好民国的故事很难,由其是民国武侠。
    雨凉城:@唐门幼主 对的
    680a1216f06c:@雨凉城 是的,因为民国距离我们说近不近,说远不远,想写成虚构的很难,写成现实的也很难

本文标题:《侠隐》|燕子归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sz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