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不紧不慢,十一月又过去了近一个礼拜。我在整理衣物时,手拿到床头柜上平时摘抄的诗词时,蓦地一惊,才想起上个月没有抄写<心经>。年初起,每月抄写一篇,不想十月竟给忘记了。在月底倒是有想起,当时延搁,临了最后那几天,却再也没想起来。
也不单是由于记性差,主要还是受工作生活的影响。月底与月初之间,如果不是日历标记划分,大概每个日子没有什么特别,一天接一天,连续着朝前过。

我是一个心里藏不住事的人,正如喜怒形于色,貌似情绪化。又是一个对新鲜事物环境有一种本能的陌生抗拒,我知道这是缘于缺乏安全感。就连搬家,重新找房子这样平常的事,也要让我惶恐一下。
事情总要历经几天,适应一下,心情才可渐渐缓和。然后,进入适应,到熟悉状态。与人交往,也是这样慢热。一旦认识,又极难忘。或许这就是怀旧,固执。
直接的表现是安于现状,所谓的现实安稳。在自己的生活圈子,世界里,完成生命的消耗。

近几天一直在找房子,这是今年第二次搬家。漂泊久了,几经流离的感受,大概只有自己能够体会。除此之外,落到实处,搬东西,搞卫生。新住处的卫生,总令人堪忧。不知道算不算洁癖,别人用过的东西,如讨厌的人,要退避三舍。提前三天搞卫生,晾一晾,感觉才稍放心些。
也有满意的房子,差不多如新房,卫生,光线,干净整洁。只是畏于房租,才不得已去另寻便宜。
现实生活大概就是这样。有钱过有钱的日子,无钱过无钱的生活。量力而出,不是安贫乐道,而是出于一种现实的无奈。
人大抵是物质的。天寒地冻,北风凛冽,穿上叼裘大衣,一定是舒适的。因此,安全感也可以来自物质,或者说是金钱。
有情饮水饱,尤其人到中年,怕是很不容易有的了。靠人不住,正如相信猪能上树。至少,不对等的关系,迟早会出问题。不相匹配的两个人,终了要分道扬镳。
世上没有相同的两条河,正如世上没有同样的两个人。也就不可能有百分百的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只是相对客观而言。
说来未免令人沮丧。活着究竟是人的关系,人的学问?还是个人与自己的关系?想逃,却无处可逃,处处有江湖的热闹。
在拥挤的人群中,总嫌喧嚣纷扰。可若是到了荒无人烟,人迹罕至之地,又渴望能遇见一二件活物。好似有许多话要分享,才不感到孤独。最好呢,市区有房子,郊外有别墅。这样,可以互相调节一下。

看来,人是复杂的,也是极难满足的。古话说,斗米养恩,担米成仇。其实,也是简单的,人生不过两件事:生与死。
成年人的世界,常常是在做减法。跟自己无关联的,观念相左的,各方面有悬殊的,有意识无意识中,如夕照流沙,渐行渐远。而不管你想什么,做什么,过什么样的生活,最基本首要的是生存之道,然后是生活。
不由得就写到这里。写着写着,感觉出写作的苦恼,困惑来。一方面不想写出来的文字,都如此琐碎不成章;一方面又逃不出现有的思维和境界。书读得少外,生活也无新意。只是告诉自己:要写,要写,接着写下去!直到豁然开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