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想法简书电影
北平版《鬼子来了》之《邪不压正》

北平版《鬼子来了》之《邪不压正》

作者: GB书含 | 来源:发表于2018-07-15 07:20 被阅读670次
一部戏谑的电影 , 道出的却是无言的悲楚。
姜文的电影,其实不好做影评,在他的这部《邪不压正》中就讽刺当代的影评,都是管家和公公,人丑个矬,只会修修摩托车的主。说实话我也有同感,诺大个中国大众看不懂也就罢了,怎会连个像样的影评也出不来,让吃瓜群众一脸懵逼地走出影院后回到家,还继续找不着北呢?
当年一部《鬼子来了》不能公映,这位“一身正气”、“有仇必报”的京城大爷们儿姜文导演,早晚还是要再来了一次翻版的,只不过这次挑战的国民性,不再是偏僻乡村的麻木群众了,而是那些所谓文化正统的社会精英。
大家看完这部电影,别以为是在塑造正气凛然的英雄,恰恰相反。无论是彭于晏饰演的“李天然”,还是姜文饰演的“蓝青峰”,都是在悲痛中挣扎的人,都是怯懦者,都是面对丑陋和邪恶,尿(sui)性十足的人。一个用拼命练本事,来壮胆;一个用所谓的老道计谋,来壮胆。归根到底还是和《鬼子来了》里,陈佩斯他爹饰演的晚清“刽子手”一样,耍一通大刀后,怯弱犹在。
“报仇”这么简单一个事儿,在中国人面前,怎么就变得这么矫情了呢?犹太人有仇必报、美国人有仇必报、苏联人有仇必报,怎么到了中国就那么难呢?当年《鬼子来了》中的姜文,没这么复杂,战争结束了仇不能结束。可这部《邪不压正》的仇,报得太花哨了,国家大义也显得太花哨了。
1937年7月7日前后的北平城,中国数千万亡灵哭天喊地的起点之城,怎么就出了个花里胡哨的“蓝先生”,花了十五年养了一个“李天然”,最后就干了一件两颗子弹可以解决的事情吗?日本人该进城进城,大中华该沦丧沦丧……还被人骗着杀了两个美国人,一个妇女、一个老人。
姜文这位中国电影的大爷,这是在自嘲吗?
再说这“李天然”,彭于晏是快好料子,可披在这位十三岁亲眼看见被杀全家的孩子身上,就显得太TMD“天然”了一点吧?一脸的美国式懵懂与稚气,怎么看也不像个有深仇大恨的人。十三加十五也二十八岁了,难道说在旧金山,恋爱谈太多,完全忘了家仇国恨了吗?很显然,姜文导演在闹着玩,在过自己摆弄小鲜肉的瘾。要电影好看,图个“漂亮”。
中国文化太早熟,荷尔蒙在秦汉时期就消耗得差不多了。等到工业怪兽来袭,这个老朽的躯壳完全没了杀气,除了一肚子花花肠子,也就剩下磕头的时候,有那么点霸气了。当然,这样的评价,不包括女人…
这部电影中的女人,个个英烈、人人豪情。连个女佣人,看见自己主人不体面地被人拖进房间,也会以死相搏。更不用说那买了两个岛的许晴(唐凤仪),眼见国之将亡,也纵身一跃,了断了70岁的青春……那周韵(关巧红)就不用说了,在电影院里一听她说仇人是军阀,我就想起了孙传芳,那个轰动民国的复仇案,那孑然一身的烈女子。
中国是个阴盛阳衰的国家,中国男人像被阉割了一样,怎么也提不起阳刚气。内斗个个是行家,外斗个个是孬样。这部电影,把北京的爷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一帮屏着贵族气,却懦弱无能的男人,包装得花里胡哨,屋顶上乱跳。
最后再说说那位“张将军”,那位在北平秉持不抵抗的“张自忠将军”,被这位爷“蓝先生”安全送出了城,最终在之后与日军的血战中,报效国家拼死战场。他也成了整个八年抗战中,拼死沙场的最高军阶的中国军人……这个结尾,到底是结得悲凉。
当然,这部电影还不仅于此…
对整个老北京的怀旧情怀,对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满心怀恋,在电影中溢于言表。老城墙作为北京市民的散步公园,这在1937年是没有实现的,此后也从未有过,这只出现在梁思成对后来的北京城市规划设计中。还有那些漂亮的牌楼、那成片的四合院屋顶,满目苍翠繁茂的大树连阴,更是老北京挥之不去的家园美梦。而今天的北京,已然没有了那份恬静,和古都的芬芳。有的只是满城的戾气,和怀才不遇的怨声。
与这部《邪不压正》有同样城市情怀的电影,是上海人拍的老上海《罗曼蒂克的消亡史》。这是两个城市的风格,也是两种文化的诉说。
中国这么拍电影的导演,实在是太少,所以有一个也就只能当个宝了。毫无疑问,姜文导演是个负责任创作的好导演,但世界级导演的评价,还差了一大截。能带着一些文青和愤青们过过瘾,也就非常非常难得了。毕竟当今中国的文化圈,遍地流着脏水,到处都是垃圾。
忍不住写下这么一篇潦草的观感,只为一个人在电影院里最后字幕走起时,落下的眼泪。这眼泪不是为了剧情,是联想到电影结束后,1937年7月7日的中国,死难的千万军民,百万妇孺。一部戏谑的电影,道出的却是无言的悲楚……
—— 《空间启示录》作者 龚海 写于2018年7月

相关文章

  • 北平版《鬼子来了》之《邪不压正》

    一部戏谑的电影 , 道出的却是无言的悲楚。 姜文的电影,其实不好做影评,在他的这部《邪不压正》中就讽刺当代的影评,...

  • 何以中国(一篇有些跑偏的读书笔记)

    为什么许多国人不爱国 ——《鬼子来了·现代中国之惑》 “鬼子”来了,天下不再,旧符未去,新桃竟发...

  • 手绘邪不压正海报

    手绘邪不压正电影海报 姜文的电影还是带劲的,如导演所言如图北平版的哈姆雷特,如图李小龙智取危机四伏的卡萨布兰卡。小...

  • 邪不压正:五句才顶过去一句

    稍有亮点的台词也掩盖不了感情戏的尴尬,邪不压正,正不起来。 喜欢姜文是从《鬼子来了》开始的,这也是他最经典的一部电...

  • 愚善与伪德——观《鬼子来了》

    借着《邪不压正》的热度,完整了解了一下姜文,于是补了补其经典之作,不得不说,姜文在拍《鬼子来了》的时候,那才华蹭蹭...

  • 太阳照常升起

    姜文的六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太阳照常升起》《鬼子来了》《让子弹飞》《一步之遥》《邪不压正》六部电影对于一个...

  • 2018-10-19 - 草稿

    今年代表中国内地参加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电影是姜文邪不压正 18年前他导演的鬼子来了,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最终获得...

  • 邪不压正,大爱永恒

    昨天去看了姜文导的电影邪不压正,他之前的两部电影让子弹飞和鬼子来了我并没有看过,看别人评论姜文是鬼才导演,而且还有...

  • 鬼子来了,鬼子去了

    人群中,总有一个撑着手掌倒立穿行的人,武断决绝。扎破手掌也要如此,并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是要走出一段血路...

  • 如何看懂姜文《邪不压正》这样的电影?

    《邪不压正》后,姜文作品前三强依然是——《鬼子来了》、《阳光灿烂的日子》、《让子弹飞》。 他的电影一向是很难一下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北平版《鬼子来了》之《邪不压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wu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