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看清、看透、放下,心中无事,身上无病,一生安好。

那天晚上和先生散步,走出小区门,才意识到手机没带。先生让我在大门口等着,要回来帮我拿手机。我犹豫一下拉着先生的手,直接去往公园方向。
这样反常的举动,让先生有些诧异。
两人无声地走着,先生轻轻地拍了拍我肩膀微笑着。
心里明白,晚上的公园散步,如果家人有什么重要事情,先生的手机可以联系。外面的电话或者信息,回来也可以看见,如果需要可以回复,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这点得益于先生的启发,他因为工作持续几天把手机放在家里,中午回家回复信息或是电话,或是下午回来后集中处理。他说不带手机,甚是轻松。
也觉察着自己这份坦然,也或许是内在的安全感越来越足了。
自从卸载了微信运动后,真正的运动也不记步了。运动锻炼越来越不执着于数字记录,更在意自己的感觉了。
进入夏季以来,外面的行走在减少着。室内的功课倒多了,尝试打坐站桩,瑜伽或是跳操,室内的静心工作做得更多了一些。
日常的行走,支付宝上的运动也会有记录,日行一善的捐款也在随缘进行着。

先生调侃我修行功夫见长,似乎对好多事情少了挂碍,少了执着。
我觉察着这调侃的味道,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他在表达什么呢。
转脸看他,他脸颊的汗水在公园的路灯照耀下明亮亮的,他冲我眨眨眼睛:我在夸你呢。
这家伙,这表情姿势。
红尘中修行,才是最好的检验。
人是活在关系里的,亲密关系亲子关系的舒适自在,是最好的修行见证吧。
好多打卡功课渐渐放弃了,或许被动的他律已经成了自动自发,又或许是觉得意义不大了。
学佛的朋友有很多,大家常常会相约着做一些身体功课,还有一些集体活动。有功课做很深的,每天要好几个小时用于佛家的功课。
有人说大家一起能量更足,我却更喜欢一个人,安静地做着自己喜欢的功课,不愿意拘泥那些外在的形式。
一个人在家做功课时,更多的关注到自己的身体。爱上了和自己的身体对话,那份愉悦是真实不虚。
对于一些课程邀约也在有意识的筛选着,外出学习也越来越少了。明白所有学习,所有功课,其实都有着一个方向,向内探索。

越来越真切意识到,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就那么几个。
真真切切感知到父母的恩情,在和父母聊天对话中,一点点去觉察着,疗愈着那个内在的自己。深刻意识到,曾经排斥的部分,原来是最需要成长的地方呀。
感恩家族传承给我的优秀基因。
在越来越多陪伴婆婆的过程中,和婆婆的聊天对话对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真切意识到婆婆是我生命中重要的贵人,她总是要创造一些事情,来提升我的应对能力。
独处时间越多,越发现内在力量不断提升。发现无论遇见什么样的人和事,总可以淡定从容,不再惧怕。
这是修行的功夫提升了呢,还是过了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真的年纪大了呢?管它呢,反正自己的舒适自在最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