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年纪,最好的你—
在朋友圈里活得精致的姑娘,私下里是什么样?
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连在朋友圈都活不成一个精致的女孩子。
我的上一条朋友圈还是写的关于东北人的段子,再往前翻,还是段子,每天拿自己取乐,强迫着自己笑对苦逼的生活。
前几天与一辆公交车擦肩而过,车蹭脏了我的衣服,那一刻我连呼吸都停止了,距离死好像就是我在向前轻轻的迈一步。
我构想过自己死之前的样子,要说什么,要见到谁。可是这一刻真的来的时候,我居然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都没有想,也想不起来。
但还好只是弄脏了衣服,否则,被撞死在这里,可能都没有人来收尸了。
也许这辈子第一次上新闻,就是四处寻找我的家人来遥远的南方认领我回去吧。
于是我发了个朋友圈嘲笑自己一下,惊魂未定,但已打开电脑,继续工作。
事情没过几日,我又在路上让自行车撞到了。
说来可笑,我靠右侧走路,自行车想从我的右侧穿过,也不知道他怎么就对我如此信任,招呼不打的从我右边穿过。
就这样,我用我的右脚踝别停了他,也可以说他撞到了我右脚踝上。
我不知道他是有意的还是无心的,但是在他逃之夭夭的那一刻,我发现我那么无助。
这么一点小事,不至于报警吧;大街上那么多人,我也不能用力嘶喊叫一个逃跑的人良心发现般的回来,说一句:对不起。
太不现实。
和朋友说这事以后被朋友骂一顿,说我太好欺负,但是说真的,那一刻我不知道除了这样以外,还有什么更好的解决方式。
于是一边丧,一边安慰自己不会一直这么丧的。
要到圣诞节了,大学室友们都让我赶紧买机票回家,参加他们的圣诞狂欢,后来才发现,原来是整个宿舍都去,而独自在外的我,势必要一个人藏在被窝里,挨过南方寒冷的圣诞冬夜了。
用陈奕迅的歌词来形容就是:我住的城市从不下雪,记忆却堆满冷的感觉,我爱过的人没有几个留在身边,寂寞他陪我过夜。
记忆里堆满冷,现实也是处于冰冷之中。
东北人的我在南方见到了十二月份还绿的树,也听着外面下了一天的细雨,在继续抒写自己的丧生活。
与生活了二十几年的城市有着太多的不同,一个人经历着,感受着,一个人丧着。
于是打开朋友圈试图找一些存在感
结果发现:前男友的儿子都长那么大了
曾经和我争班委职位的她已经买车了
好朋友kitty已经和男朋友领证了
在国外求学的妹妹已在国外安家了
这些也许对有些人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可是就目前的我来说,每一项都那么可望不可即。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环顾四周,再看看银行卡的余额,发现自己活得更丧了。
基本找不到继续活下去的理由在哪里,朋友圈有毒,要不我关了吧。
关了就能不丧了吗?当然不能。
我不去看,不代表别人活得不精彩,我过得丧也许是更该去做一些改变。
记得前男友送给我一个礼物时他说:怎么样,还不错吧,精致又有品质。
那一刻我愣一下,精致是什么?品质又是什么?
他拿着我的帽子对我说:你买个帽撑,否则帽子会变形的。
我心里一阵冷笑,老娘戴着舒服,那么麻烦干嘛。
于是今天我还是一个猪精女孩,而他已活成一个高逼格的爸爸。
虽然没有再联系过,连点赞之交也算不上,但是总能偷窥到他的生活。
虽然对他的活法不屑一顾,但不得不承认,他的生活肯定没我这么丧。
朋友圈有时候像是一个贩卖人设的工具,你可以做个励志女神,从月薪三千到年入百万的飞跃;可以是一个从矮矬穷进化成高富帅的成功男人。
你可以在文艺女青年与摩登女郎中随意切换;你也可以长着一张厌世脸,却有积极生活的乐趣。
但很显然,我哪种都不属于。
如果非要给自己归类,那大概就是像朋友说的那样:扫把星与倒霉鬼的结合体,什么霉运都能撞上,生活中的衰神,朋友圈里的逗比。
以前会将感动的事发到微信上,甚至会写篇日记在微信上记录生活。
后来工作后,微信成了一种工具,不再是我发泄心情的私密场所了,它更像是一张名片。
让很多人能看到你,透过只言片语来猜测你的处境。
不喜欢再去翻朋友圈,因为有很多工作时不得不去接触的人。
他们可能是繁华都市的女高管,是畅销书作者,是95后开工作室的女孩子……
这些似乎都与最初给自己设定的角色背离。
原来很多人并不是玛丽苏的剧情里能看到,而是真真正正的存在于这个城市之中。
他们与我的生活相差十万八千里,如果不是工作,如果不是朋友圈,可能我一生都不会与这样的人有交集。
微信让我们了解到很多与我们生活相隔很远的人,但同时,它又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孤立无援。
就像是一场戴着面具的狂欢,你穿着高跟鞋在舞池中跳得很开心,可是周围又有谁真心的给你掌声呢?又有谁能关心你的脚痛不痛呢?
朋友圈好友很多,真正的朋友有几个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