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着,这两个字的含义,不能算哲学。活着,仅是一种本能。但,如果有,我该怎样活着?怎样活的更好?这样的思索和设问,这可能就有哲学在里面了。 谈到哲学,我们会想到诸如;苏格拉底,帕拉图,笛卡尔,康德,黑格尔也可以加上我们的孔子等等。所以,我们认为哲学该是很深奥的,这也是我在为自己的标题“哲学”两个字加了引号的原因。我想,以我的浅薄是不配谈哲学的。但,翻看关于哲学的定义;“哲学,是对基本和普遍之问题的研究”似乎,“我该怎么活着,该怎么活的更好”真可以算在哲学的范畴了,所以,“活着的哲学”也不为过。
好像有一位作家,写了一部小说,名字就叫“活着”,他所要说明的是,生活的艰难,生活的压迫,使人的欲望只剩下活着,这种本能的欲望,发人深思,令人催泪。现在,制度优越,生活富裕,人们所想所思是,“该怎样活的更好?”我想,无非两个方面:1,活的有质量,2,活的更长寿。于是,许多过去陌生的词,成为人们嘴边的时尚;抗衰老,旅游,保健,有氧,暴走,营养,户外,驴友,面膜……“你清血了吗?”“排宿便,清肠毒”……于是,各种保健品遍地开花,各种养生专家应运而生。这其中,购买力最强,信奉最痴的是,那些白发苍苍,七老八十的老年人。据说,人已经死了,所有的遗产就是满屋子的保健品和不断敲门的保健品快递,我真的无法定义,这是人生的悲剧还是喜剧。
问题的关键是,你不知道该听谁的,多少年来,在专家的引导教育下,少盐清淡已成共识,许多人谈盐谈肉色变,这样的习惯一直坚持着。忽然一天,有更权威的站出来说;“低盐区,更容易发生中风,心脏病发作和死亡”,“来自日本肾透析治疗库的研究发现,盐摄入量越少,死亡率越高”。人民日报:“盐吃太少,有健康隐患”……这真让人发懵!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全国著名健身教练**30多岁因病去世;***著名养生专家因病去世,也只有50多岁;更不必说,“吃茄子包治百病”于是,让国人猛吃了一阵茄子……这可真让追求时尚健康的人们,一时找不到北了。
人们相信,注重这一切,都是希望健康和长寿。但欲望太强烈往往使人盲目。我很喜欢和推荐这样的调查数据,对百位百岁老人的调查显示;有不吃肉的,有吃肉的;有不吸烟不喝酒的,有即吸烟也喝酒的;有性格柔顺的,也有性格急烈的;有勤劳的也有懒散的……总之,没有可比性没有规律性。
所以,由此,有思辨有判断有主见的人,不会轻易相信“专家”让你怎么活。假如,有人问我“怎样活的更好”,我当然知道“言轻莫劝人”,会无可奉告。因为,我认为每个人的健康和寿命,就像没有相同的树叶一样,都有自己独特的密码,绝不会相通。能使人健康和长寿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没有可比性学习性。那个活了一百多岁的山里的老太太喜欢吃的是豆腐渣而不是蛋白粉,没有专家告诉她怎么活……好了,我可以知道自己该怎么活了——随性随意,适当适量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自律但不自虐,用“中庸”的方法管理自己,不苛求不极端……剩下的一切交给天。我是相信命运的,包括我的健康,寿命和得失。
不知道,这算不算活着的哲学。
——2021.1.14.位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