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的下午,时间13点05。
我在自己学校的201班,已经准好了课前准备,这是第9次磨课。
麻木中又带着一点点兴奋。
麻木的是次数,兴奋的是修改。
我抬起手腕,看看了手表,时间又过去两分钟。听课的教研员王老师,匆匆走进教室,我们打了一个招呼,王老师说有点事情稍微耽搁了一下。
王老师走到教室后面,找了一把椅子坐下,打开听课本。我见王老师已经坐定,微微清了清嗓子,“上课”,“丁老师好”,……
40分钟过去,我们走到我的办公室,来不及喝口水,就开始评课。
“大的环节不要修改了,我们还是说说一些细节吧。”
“这一次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当学生上台分享第一次挑战经历的时候,你作为引导者是如何去细致评价的,我们分成两种情况来评价,一种情况是,如果上台的孩子分享自己第一次体验说得很完整,这个时候就不要追问了,需要对于孩子的整体分享做一个评价,比如一个孩子的第一次挑战是整理衣服,说完你可以用孩子你真是一个勤劳的孩子,你的双手除了能把衣服整理好,肯定可以做好更多的事情。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孩子分享第一次挑战说的不是很完整,这个时候,老师就需要去追问,追问一定要把握两个基本点,一个是去追问孩子的挑战时候的心情,一个是追问孩子挑战之后具体的收获。无论孩子如何呈现,这两个点你在心中一定要有数的。……”
关于细节,在多次的磨课中,王老师已经从教师语言、教师教室站位,谈到了这一次磨课的教师对于学生回答及时有效的评价。事无巨细,能够打磨到的任何一个细节,都不想去放过。
只要还有尝试的机会。
在这么多次的磨课中,其实我有好几次都觉得,这一次磨下来总是差不多了吧,这样上下来应该可以吧。想不到,一次课上来,一点评,问题还是一大推。
那怕已经摸到最后几遍了,问题还是不断出现。直到昨天正式需要上课了,基本还有很多需要修改的地方。
直到后来,我才开始慢慢明白,没有这些需要修改的内容,这个课就不可能再往前一点点。
每一次磨课的结束,也是下一次磨课的开始。随时做好没有尽头的准备。
成长的道路上,哪有什么休息喘气的机会,只不过那一刻你停在那里在思考罢了。
写到这里。
我的脑海中出现了两条路。
一条是从加拿大抵达北极圈,人类史上最北的高速公路丹普斯特(Dempste highway),路的尽头有这样一句话:到这里,路已经没有了,而你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另一条路,印在《The Whole Earth Catalog》全球概览杂志的封底,这本深深影响乔布斯的杂志在上世纪70年代停刊时,最后一期的封底是一张清晨乡村公路的照片,上面写着: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保持饥饿,保持愚蠢)。
愿每一次输出,自己都是保持一种开放的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