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爱写文
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作者: 7af9f76a12b1 | 来源:发表于2018-06-08 10:26 被阅读1次
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王阳明先生是明代的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和哲学家、军事家。他的阳明心学影响了中国、日本甚至东南亚。也是中国的三大圣人之一。

王阳明年轻的时候曾经对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论进行过研究实验,希望用自己的行动来了解朱熹的格物致知。

他和几个同伴一起上演了一出“格竹子”事件,王阳明七天七夜目不转睛看着竹子,希望能悟出其中的道理,但是并没有成功,于是他就对朱熹这个“格物致知”理论产生了怀疑,并且开始自己琢磨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

王阳明经过多年实践和专研认为“格物致知”要求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切身去体验事物然后获得道理。

王阳明理解的格物致知就是,“格心中之物”,提倡我们自己要回归自己的内心,把自己心中种种不正常的思想、欲望、情绪、观念纠正过来,这样我们做的事情才能做得正,做得好。

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如果事物本身我们无法控制,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念头。比如,你和人交往,有时候双方都很和谐,而有时候却闹的不可开交,交往的人还是那个人,你用的交往方式还是从前的方式,但就是出了问题。

又比如在生活中,我们无法控制一位美女被我们所用,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念头:要么欣赏,要么是发自真诚的去追求。

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问问自己的内心,其实良知就在自己的心中,并且经常擦拭自己的心境,只有这样,才可以凭着自己的良心去做事。

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qvo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