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世界文学,诗歌,共享。
【随便写写】关于《局外人》《变形记》《人间失格》《西西弗神话》

【随便写写】关于《局外人》《变形记》《人间失格》《西西弗神话》

作者: 芒菠萝 | 来源:发表于2019-06-04 10:08 被阅读3次

    随想

    总有人混淆小说与现实,认为现实小说就不能有虚构的部分,现实主义的小说便一定要是完全的社会真实情节,而不能掺进去一丁点虚构的东西,或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虚构情节,稍稍有一些想象的成分放进去,就会背上不切实际,狗屁不通的骂名。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多与少我不并不知道,但一定存在,因为我遇见过。

    使用一些写作方法来达成自己的目的,这并不是什么投机取巧的不好的方法,这就像是,水杯的水少了又不想端杯子,于是找来吸管,或者喝汤用勺子一样,是可行性的简便的方法。严肃不是刻板这一点要知道更要记住。

    这世间多得是偶然,人每走的一步就是把偶然想办法定义为必然.

    笔记

    “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在昨天,我搞不清楚.我收到养老院的一封电报:“令堂去世,明日葬礼。特此慰唁”他说的不清楚,也许是昨天死的”看完整部小说之后,再回过头来看小说的这第一段话.未免思绪万千,又不知从何说起。

    主角说起来自己的母亲去世仿佛在说一个外人一样。这是大部分人看到这里的第一感受。这个感受没有错,但是文章就是单纯通过这些话来谴责主角这样的人吗,是或者不是,我们接着往下看。

    《局外人》的篇幅比较短,比较仔细的看完的话也就是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接着上面的开头来说,我们对整个故事进行一下复盘(围棋术语,指对局完毕之后,复演该棋盘的记录。这里我们以之表示对故事进行重新讲述。)

    (1)母亲去世,默尔索请假参加葬礼

    (2)从养老院回到家里,与玛丽卡尔多纳发生关系,正式成为男女朋友。这期间还看了费尔南多的电影。

    (3)老头与狗,雷蒙(默尔索的两个邻居登场),并和雷蒙成了“朋友”,还答应了帮助雷蒙写信报仇的事情

    (4)玛丽和默尔索约会,并听到雷蒙房间的争吵(雷蒙的计划被打破,两人发生争执并打了起来),默尔索答应帮雷蒙作证

    (5)沙拉马诺老头丢狗

    (6)受到雷蒙邀请去海滨木屋度星期天

    (7)杀死阿拉伯人.(接着,我有对准哪句实体开了四枪,子弹打进去,没有显露出什么,这就像我在苦难之门上急促的扣了四下)

    (8)审讯,律师到来,对默尔索进行询问这中间便提到了默尔索在母亲死后所表现出的无动于衷.默尔索天性(生理上的需要常常干扰他的感情),律师说我从未与司法打过交道,并且很生气的走了””

    (9)被再次带到预审员接受预审,提到默尔索是不是爱他的妈妈,最后因为默尔索不相信上帝而生气.

    (10)玛丽来看望默尔索,

    (11)正式开始审理,在进行默尔索的辩论审理后将进行一桩弑父案的审理)

    (12)证人上庭作证,被忽视,最终定罪——以法兰西人民的名义,在一个广场上将默尔索斩首示众。

    以上便是整篇小说故事情节层面上的大致描述(定有缺漏,望请见谅),至于情感表达,以及精神层面的小说因素,我们之后会一点一点地填到上面的梗概里面去。

    讲故事这种事情很容易便会跑偏,造成一种罗生门似的窘境,并且这种错误是仅仅通过自己很难意识到的,一步错后面便会步步错(不排除中间有什么大的变量,突然又“歪”回了正道,你还以为是大错特错呢,其实早轨迹回来了),很难再纠正回来。

    这种情况大部分是在描述现实发生的事情的时候才会产生的。由于大部分人对于一件事情很难看到或者说观察到所有的细节,于是某些细微但是关键性的细节便有可能会导致所描述的故事的走向与真实发生的事情的走向差别巨大。

    当我们看完一部小说,想要复述它的时候,哪种小说容易产生这样的状况呢?这是很难用种类这个词来一概而论评价某一种小说的。我们只能就单独的一部小说来讲。就《局外人》来说,看过的朋友都知道,这是一部以第一人称为视角以时间顺序为叙述顺序,并且单线叙述的小说。再仔细看进去,可能会有一些朋友有这样的感觉,虽然表面上的描述视角是第一人称,但是内里总觉得是故事中的主角在讲别人的事情,也就是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讲述别人的故事。

    我们心里面是这样想的,人总会沿着自己的路线走,不由自主的就想那样去走,讲故事也是.于是像局外人这样第一人称的小说,总是会有这么一个感觉,故事中的主角自己的描述一定是片面的,作者一定埋藏了许多的细节在文章里,最后揭露出来,给大家一个措手不及.于是每个读者都成了侦探,看主角是什么样的人,从他所做的事情发掘他的性格,通过性格这个线索推断他后面可能会做的事情。但是,这篇小说,之前也提到了,给人的感觉好像是以第一人称讲别人的事情.于是当我们看到最后,恍然大悟,回过头去像自己最初的想法,哦,原来自己也难逃世俗的束缚,也只是个荒诞大众中的一个普通人。

    现在我们来正式看《局外人》这部小说,首先要有这样一个前提需要记住,可以说是设定,关于主角的性格,在小说中默尔索自己“我”是这样说的“我有一个天性,就是我生理上的需要常常干扰我的感情,安葬妈妈的那天,我又疲劳又发困,因此,我没有体会到当时所发生的事的意义”。对于小说主题来讲,这句话,是需要记住的。加缪就是通过描述这样一个与世俗格格不入的个别的人与后面发生的审判甚至演变成了全民的审判营造出荒谬的氛围。

    可以说,默尔索是一个没有“人性”的人,这样讲起来太过难听,也未免带了太多的偏见,所以换一种说法来讲,默尔索没有常规的人性。他对所有的事情都是一种无所谓的状态。所有的事情都在他这里都是基本无意义的,唯一有意义的事情便是自己的感觉,饿了,不吃饭就会死,于是便去吃饭;困了就去睡觉;麻烦的事情懒得去做;事情发展到哪就顺势而为…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母亲葬礼上表现的无动于衷;母亲葬礼后不久便和玛丽发生关系,看费尔南多的电影;玛丽问他想不想结婚,他说没有意义;和雷蒙这样的人作“朋友”;宣布死刑后,法官问还有什么话要说,自己说“没有”;放弃上诉。用默尔索自己的话说便是“有朝一日,所有的其他人无一例外,都会判死刑,他自己(神甫)也会被判死刑,幸免不了。这么说来,被指控杀了人,只因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哭而被判决,这又有什么重要呢”

    我们看默尔索说倒数第二句话“只因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哭而被判决”,这句话也是全篇小说荒谬感的源头。也就是说,默尔索最后被判决死刑并非是由于法律,而是因为司法之外的大众审判上,审判的标准也不是由司法决定,而是由默尔索的人格来决定。由检察官的话来讲“是的,我控告的这人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埋葬了以为母亲”这样一来,杀死阿拉伯人也变得好像是蓄意为之,裁决的结果由臆想与主观推测来判定。司法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其实是可以这样说的,司法不仅仅是被告的保护伞,司法更是案件双方的“保护伞”,说保护伞不太合适,司法是案件双方的规矩,谁也不能超脱出去。超脱出去本身便是不尊重法律甚至违法的事情,但是在小说中又有了这样的异象,默尔索最终的判决事宜法兰西人民的名义,也就是说,事实上仅仅是过失杀人的默尔索,由于对生活中的事情表现得不关心,对母亲去世表现得无动于衷而变成了全民公敌,这样的由道德宣判为“死刑”的事情,最终由司法(即政治强制措施)来最终实施。

    古斯塔夫在其著作《乌合之众》里提到了道德该如何定义,他这样讲“如果“道德”依此指的是持久尊重一定的社会习俗,不断抑制私心的冲动,那么显然可以说,由于群体太好动,太多变,因此他不可能是道德的”

    由此来看,小说中虽然说的是以法兰西人民的名义判决死刑,但并没有进行全民公投类似的事件,如果安排一个这样的事件发生,想必也是类似的结果,或者更甚,默尔索甚至可能在法庭外面就被愤怒的法兰西人民拿石块砸死。

    再次引用《乌合之众》的话,“群体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提供给他们的各种意见,想法,信念,他们或者全盘接受,或者一概拒绝”这样来看,默尔索一开始给与大众的感觉便是一个冷血的,做事不考虑的“杀手”,所以他杀死阿拉伯人也就不奇怪了,杀人这件事对于默尔索来讲反而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换种说法,也就是说,对杀人不会感到悔恨的人便一定会杀人;也就是说杀了人之后,躲躲藏藏,尽量掩饰自己杀了人的事实,并努力寻找借口才是应该发生的事,说真的话,表达真的感受反而成了不应该甚至冷血的表现。

    加缪对默尔索的评价”他拒绝说谎””拒绝矫饰自己的情感””他是穷人,是坦诚的人,喜欢光明正大””一个无任何英雄行为而自愿为真理而死的人”这里的真理不指一般的真理,而特指加缪的哲理体系中的“荒谬真理”。加缪在《局外人》完成仅仅四个月后便完成了《西西弗的神话》(并非一次完成,而是1936年到1941年的几年间断续写成)。西西弗斯是希腊神话中一个因触犯神明而被惩罚,周而复始把石头推上山顶的人。这里面的真理便是,对于任何一个个体来讲,人生而必死,劳而无功。然而西西弗斯这样的人,面对着这样的生存荒诞,却又推石上山,永不停歇,这无疑是一区壮烈,悲怆的赞歌。在这一哲理体系中,对默尔索这个“毫无人性”的人仿佛可以有一些理解。

    写这篇读书心得查资料的过程中,在豆瓣中看到这样的讨论——药家鑫(已经过去了蛮久的事情)与默尔索的类比。对此我讲一下自己的看法。这两个事件中都存在着先入为主的状况。《局外人》中表现的已经很明显,检察官,记者,甚至说默尔索“自己”的律师,在进行询问的时候都是基本围绕其在母亲葬礼时的表现来的,司法的存在感被削弱削弱再削弱,对杀死阿拉伯人的具体事实不去详细了解,而是通过推论断定,他开过一枪后停顿的一下,又开了四枪是蓄谋已久的表现;而药家鑫呢,正好与此相反。人们认识这个人首先是通过事件本身,由于他的残酷行为,使得大众内心里就会认为这个人本身就是一个残酷无情的人。而事实上这个时候的对于药家鑫亲友采访中表示,都认为他不会做出来这样的事情,他是一个温和的人,都不相信他竟然会这样做。并且最终的审判结果也是以事件本身为依据来裁定的。

    当时这个事件发生之后,众多网友声讨希望判处其死刑,于是又有人拿此来做文章,说我国的法律就是这么的顺势而为,而没有自己的独立公正性。

    只说,谈论这个观点的时候,有多少人是针对这件事情本身去谈论,还是有经受了一些信息的袭扰,最终认为可恨之人终有可怜之处,而产生的泛滥的同情。这样一来,这些持独行态度做荒谬事的朋友和《局外人》中的荒诞群众又有什么区别了呢。

    总是会遇到这样的状况,遇到的并不多,听到的多,杀人犯,抢劫犯…在外面做出极端事情的人,当他被逮捕,对他的亲朋好友进行询问的时候,会有很大一部分人讲这样的话”哦,他在家里很安静的”或者”他跟邻居朋友关系都很好的,怎么会做这样的事””他们夫妻和睦,从没吵过架的”诸如此类的话,这些话当然不排除有些为了帮助嫌疑人逃脱或者减轻罪行,但大部分是真话,你会发现,原来这些人在家里和在外面是这么的不一样。与其说家里外面的区别,到不如说是平时和遇到突发情况(受到强烈外部刺激)时的差别。

    这样,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带有评价意义的词

    我是这样认为的,很多时候,对也好,错也罢,一个词的意思除了其客观含义,并没有现实的评价意义,或者说大部分的词(自带评价意义的词)是把其评价意义抹除掉之后才用到实际生活中.它们倒像是一些代词.这里面的一部分称为对,另一部分便成为错,或者其他的什么什么,好啊坏啊.就像,桌子板凳,杯子碟子碗之类的。只有在专门进行评价之时,才又开始正视其自带的评价意义并产生一些社会层面的影响,但这个时候不能把之前进行分类的词直接拿来用,而是应该通过具体的事情,详尽的线索来客观评价。说起来,这好像就是法律的一部分作用,何时才是有评价意义的时候呢,这个界限很难说,所以两种情况相互渗透到情况无法避免。这也没什么关系,可偏偏有人将两者倒转来使用,这便是个大问题了。

    《人间失格》完成时,太宰治39岁,与崇拜他的女读者在玉川上跳水自杀。他生前曾进行过五次自杀,最后一次他成功了,完成了最终对自我价值的最终否定。存在一些善于或者勤于甚至疲于思考哲理的人都有过自杀的行为,这里面的深层缘由在于,思考到最后发现所有的事情都无法控制,生命存在的意义难以寻找,或者去寻找本身就是无意义的行为,唯有生死,在生与死的边界上,自杀便成了唯一一个能够完全对自己进行支配的行为,一方面这是对自己人生意义与存在的完全否定,另一方面对自己来说这也是能够肯定自己存在的唯一方法。

    人间失格的主人公叶藏或者也可以说是太宰治本人,无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孤独者,在上一篇读书心得中我们讨论过孤独的含义还有孤独的存在方式,可以这样讲,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这句话是从客观层面上讲的,特指人与人的认知终究存在差异,你不可能被完全理解,同时也不可能完全理解别人。但是人这样一个客观世界的主观动物,便会主动寻找意义,主动延伸自己,主动展现自己,这其中展现自己会有两种缘由,其一,为了将内心剖开,希望与外界沟通,减轻孤独甚至消除孤独;其二,掩饰孤独。叶藏显然属于后者,他从很小的时候变掌握到了表演的真谛,这样的天赋给了他诸多好处,也使得他被这一天赋限制过深,以至于当他被竹一第一次被戳穿时“仿佛看到世界在那一刹那间被地狱之火挟裹着,在我眼前熊熊燃烧起来。我“哇”地大叫着,使出全身的力量来遏制住近乎疯狂的心绪”并且“那之后,我每天都生活在不安与恐惧之中”可以说,这种表演方面或者直白来说掩饰方面的天赋异禀,是叶藏自己给自己建立的只有出气孔的牢笼,与其说是牢笼,倒不如说是个玻璃箱子,保护了自己同时也与外面隔绝开来。当出现裂缝的时候,就好像天塌了一般,外面透进来的不是风,仿佛是刀子,甚至是水,毫不留情的灌进箱子里来。

    对《人间失格》熟悉的朋友,对于叶藏给出了这样一种比喻,形容他是丑角,是一个讨好人间的丑角。这样的说法中的形象在文学作品中是很常见的,最常见的比如说“孤独的小丑”,小丑知道如何逗别人笑,却不知道怎样能使得自己笑。就像那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心理医生给抑郁症的人出的方法是让他去看这个镇上最好笑的小丑,最后才知道,这个人就是那个小丑。我是这样想的,相对于叶藏,崛木正雄更像是这样的小丑。用叶藏的原话来说“尽管与我的表现方式大相径庭,在彻底有利于人世的营生之外,迷惘彷徨这一点上,毕竟属于同类。并且他是在无意识实施着都晓得丑角行为,全然没有察觉到这种丑角行为的悲惨,这正是他与我本质上迥然相异的地方”或者说孤独小丑是叶藏与崛木正雄两者的中间状态,他既不像崛木正雄一样,只享受的到表演带来的诸多好处,却感受不到这种行为的悲哀;也不像叶藏一样,享受得到好处,却感受不到,感受到的只有明晃晃的孤独。这样看来,对于崛木正雄的评价,文章中由叶藏来进行,如果换一个人,比如我,比如各位读书的您,或许便会有其他的评价措施,他也就只是一个平凡的没有多大力量的普通人吧。

    如果只是看过开始的话,比如手记之一和手记之二的前半部分,我们只会发现叶藏通过表演这种方式隔绝了外部,接着往后看,当叶藏来到东京开始一个人上高中,接触到了酒,香烟和妓女之后,一切开始有了变化起来“酒,香烟和妓女,是能够帮助人咱是忘却人的可怕的绝妙手段,我甚至萌发了这样的想法,为了寻求这些,我不惜变卖我的全部家当”。这时候,也是叶藏与崛木正雄认识,并且相互熟稔了起来之后,叶藏逐渐开始了麻痹自我,麻痹自己的精神。当时看过梵高的自画像之后所画出的妖怪的自画像,那些“来自地狱的马”被藏进了心灵的深处。叶藏难以再正视自己,逐渐失去了称为人的资格。他不仅有了一层坚硬的外壳,逐渐的,在他的内心之外,身体之内,灵与肉的夹缝中,一层更加坚硬的壳被建立起来,牢不可破,也破不得。

    需要提到这样三个女人,常子,静子,良子。

    常子是使叶藏第一个产生爱的感觉的女人,他是大酒店的招待,饱受人世生活的折磨,于是想到了去死,这个时候的叶藏刚刚从别墅搬出来,学业画业荒废,人世的恐惧和生存的烦忧,还有金钱,女人,学业,运动等等,使得他也无法忍耐着活下去了。

    这是叶藏第一次自杀未遂。也是叶藏后来内心羞愧,并最终失去做人的资格的现实缘由。

    叶藏难以在比目鱼家继续待下去,静子这个时候的出现,并且给叶藏以一个“男妾”的身份生存下去,虽然这样说,但是叶藏这个时候仿佛看到了正常生活(幸福)的曙光,最后还是失败了,他跑了出来,为了不继续影响她们。

    最后是良子,和良子结婚后,巨大的快乐使得他暂时忘却了孤独。然而这的确是暂时的…这中间的事情不去多说。说一下小说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段话,这个时候叶藏开始咳血“只见雪地上出现了一面硕大的太阳旗。好一阵子,我都蹲在原地,然后用双手捧起那些没有弄脏的白雪,一面洗脸一面哭了起来。这是何方的小道?这是何方的小道?一个女孩爱玩的歌声恍若幻听一半隐隐约约的从远处传了过来。不幸。在这个世上不乏不幸之人,不,尽是些不幸之人。”我们了解不幸之人对于不幸的感觉,大概这便是答案。

    这是叶藏,《变形记》的主角格里高尔·萨姆沙用了一种更加直白的方式,从这个荒诞的世界逃离(虽然他本人并不想这样),他直接变成了甲虫。

    仔细想来,第一次读《变形记》要回溯到八九年前。又是初中的时候。那个时候学校要求每周五的下午最后一节课为阅读课,于是我买了卡夫卡的短片小说集,小说集的名字采用了卡夫卡最负盛名的《卡夫卡》。这里面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变形记》《中国长城修建时》《在流放地》《饥饿艺术家》《骑桶者》,其他的我们不再讨论,只拿出来《变形记》进行分析。

    “一天早上,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这样的描述冷酷又直白。这样梦魇一样的场景发生在真实的世界中。重要的是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竟然不觉得荒诞,只觉的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就像风能吹起叶子,雨会打湿衣服一样,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这样的变成甲虫的事情是对于格里高尔这个人难以摆脱命运束缚,难以摆脱世俗控制的物化。您们可以这样理解,变成甲虫与生了一场大病,譬如瘫痪,成为植物人,或者其他的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金钱又毫无收益(注意这里的毫无收益是重点)的事情。于是《变形记》在艺术的荒诞与现实社会的残酷上达成了统一。

    什么是人呢,有人的躯体便是人,这是最能够受到普遍接受的看法;而另一种情况则是有人的思想,我们也知道他有人的思想,于是这个时候要通过一番思辨之后才能接受他是人这个事实。

    这里面的格里高尔与叶藏不同的地方在于,叶藏是被自己抛弃,而格里高尔最终的结局是被家人,或者引申出来的含义他最终被社会抛弃。并不是他非人的这种情况导致他最后被抛弃,他最终被抛弃的根本原因是他不能再有价值了,成了“累赘”的东西,这些东西使得格里高尔的家人最终难以再忍受他,而将他放弃。这里面表现最为明显的是格里高尔的妹妹,一开始她是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哥哥的,最终却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变,她哭着向爸爸提出“我们必须设法摆脱他”“他必须离开这”。这也是西方那个时代资本主义人本的表现之一。

    再有其他的关于《变形记》的想法或者分析,我觉得和《人间失格》基本可以共用了,所以不再赘述。

    中间我突然想对《梦的解析》来唠叨一番。弗洛伊德这个人大名鼎鼎啊,即使不了解他的人对他的名言也应该有所耳闻,比如说“饺子要趁热吃”“镜子不擦干净就无法照清人像”“饭也要趁热吃,但是要慢一点以防烫嘴”…以上我们抖个机灵。广大的网友们对弗洛伊德这个人也经常抖个类似的机灵。诸如此类睿智闪着闪闪发光的智慧的名言绝大一部分出自弗先生,另外的一大部分便出自鲁先生。

    为什么弗洛伊德这么一个研究心理学这种“边缘”科学甚至“玄学”的人能做到在普通大众中家喻户晓呢。我来说这么几个词,你听过之后应该会有自己的答案。“潜意识”,“本我,自我,超我”。好了,这几个词包括词的概念就是弗洛伊德所创造的。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意识,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他所开创的精神分析学派为20世纪西方人文科学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柱,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他,《穆赫兰道》会晚几十年被创作出来,并且在这个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被视为垃圾。说实话《梦的解析》是在我看至少十遍以上的时候才勉强看完的。有网友说他还是喜欢《周易》。人家直接讲结果,不给你分析,省事儿多了。

    所以《梦的解析》这个大部头啰啰嗦嗦的到底讲了个啥。总结一下就是潜意识的大作用。你生活中的一些平常根本不会注意到的小事情,在梦中经由潜意识的拼凑整合,最终形成你的梦。第二天你经过同样的路,对路上某些之前忽略过的东西,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既视感便是潜意识的作用。

    一个善良的人在梦中也可能做出来一些杀人放火的事情,并不是说这个人就是坏人了,也有可能只是,这个人与生活中的压力难以调和。梦中的人与房子可能只是压力的物化表现。

    好了,现在我们重新回到加缪。本篇读书心得源自于加缪,也结尾于加缪。有朋友说“哟呵,这么巧合么?”是的,就是这么巧合,这还暂且是人力所能控制的范畴,比如说这篇读书心得,终究是我的作品,所以一切都是我本身的安排,包括前后结尾都是加缪的这一巧合。客观世界中,类似的巧合数不胜数,我出门碰到的许多人,认识的不认识的,熟悉的不熟悉的,朋友仇人,情人妻子…这些不也是变着法的出现在你面前的巧合吗,或者说是偶然呢。至于这些事情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这不好说,这就在于你如何去看待了,这就取决于这个世界戏剧一般的荒诞的客观存在了。

    在《西西弗神话》中一开始,加缪就给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并提出尼采的论调“如果一个哲学家要自己的哲学受到重视,那他就必须以身作则;要是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人们就会理解到回答这个问题是多么重要,因为这种回答先于最后的行动”。关于真正的哲学问题“自杀”这一结论,它由“荒谬”推论而出,这一点很明显可以看到,这一大篇(四篇文章)的总标题便是“荒谬的推论”。“不过,还有必要同时指出,迄今为止还被看作是结论的荒谬,在本书中是被作为起点提出的”

    自杀或是希望,是躲避生活荒谬的两种现实方法。

    关于这本随笔集中关于客观世界的荒谬事实,我们不再继续讨论,之前已经通过《西西弗斯的神话》谈过了。下面我们讨论一些关于文学与荒谬的事情。我们暂且给这一部分起一个名字“过头的读者赋予”。读者存在于很多情况当中,可以这么说的,人的基本属性便是读者,人类认识世界方法便是广义上读者的方法。如果把“读者”这一群体仅仅局限在文学作品,或者稍微扩大一些,我们将之限制在艺术作品当中(这里面包括音乐作品,戏剧…)。读者在这里起到的作用是什么呢。在《西西弗斯神话》中加缪给出这样的话来回答类似的问题,即“这种选择揭示了他们共同点的一种思想,即认为任何解释的原则都是无用的,他们笃信可感觉的显像的启示。他们把作品看做一种结果同时也把他看成一种起始”。显而易见“读者赋予”也是一个创作的过程。由上可知,你可以认识,但不一定过多的思考。

    也是说,未知给与人类最原始的恐惧与希望,我们给他换一个名字,诸如暧昧,这种哲学上或者逻辑上的暧昧给予人希望以及走下去的道路。

    也是说,像之前提到过的“在永恒欲望的愿景下,明白便是最残酷的惩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便写写】关于《局外人》《变形记》《人间失格》《西西弗神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qxl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