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石屏庭院午时聚,玉兰娇妍。旧阁暖茶,最是相叙好地方。
浅笑华发已成霜,岁月飘荡。再依楼栏,梦断难回那些年。
20150202 00:04
这个“石屏”指的是坐落在昆明翠湖之畔的石屏会馆。
石屏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已有两百多年历史。
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由当时石屏在昆明的行商者和学生倡议,石屏在昆同乡会发动社会各界人士集谷捐资,由云南唯一状元袁嘉谷先生和知名人士张芷江先生直接组织重建,主要目的是照顾石屏在昆明读书的无住房学生和旅游、行商之人住宿及商贸集会。
清末最后一任经济科状元袁嘉谷先生可以说是云南人的骄傲,他就是石屏人。所以在石屏会馆里,少不了有他的照片、作文等等一系列的纪年物件。
袁嘉谷先生亲笔手书题写的“石屏会馆”四个大字石刻在兹,更加显出这座老宅院的人文气息。
石屏会馆的三进院老房子,现在已经被修整成了一家特色饭馆。到这里来就餐会友的人们,无不为当年的古城历史风貌所折服。
这天,一群老友便来到这里,“石屏庭院午时聚”。
初春的昆明,玉兰花开是一个标准的景象。“玉兰娇妍”“旧阁暖茶”,和老朋友们在这里午时相聚,冬日昆明温暖的阳光下,香茶温润,真的“最是相叙好地方。”
既是老友相见,“浅笑华发已成霜,岁月飘荡”就已经成为了老友们少不了的的共同话题。
“再依楼栏,梦断难回那些年。”同是再一次在这古旧大宅二楼的围栏凭依,却也早已物是人非,难回绍华。想来这便就是自然规律吧,谁都得遵从和臣服。
想起十数年前,母亲曾告诉过阿玛,自己年少时,中小学上学、放学路上,几乎都是要由石屏会馆穿堂而过的......
想问一问此刻伫立在会馆老宅二楼凭栏的沐林人,是否也穿越了时光,看见了那个和同学们前后欢快奔跑着的小姑娘?
词从实景、实物说起,所描绘的老友相聚的景致幽美,用“旧阁暖茶”营造出了一种温暖的怀旧氛围。
上片虽一路只在描画自然的景物,均不涉及故人至交这个本体,但空灵的用笔,反而使得其境其人倍显亲切,那一片温馨深挚的故人之情,更是油然溢出纸外。
词从上片对场景的描画,自然转入下片对人心绪的勾勒。下片不说旧情,只从对华发的侧面着笔以及对旧梦难回的感叹,以虚涵实地映衬出故交情谊之久远,“再依......难回......”的句式,具有递进、加倍的作用。
结句的这种渲染,虽然说得是虚幻的梦,却回应了相聚这个主题,使得全词首尾相贯,浑然一体,又借难回之梦,将无形的旧日情怀衬出,收到了语深意长、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阿玛书于20170117)
采桑子
石屏庭院午时聚,玉兰娇妍。旧阁暖茶,最是相叙好地方。
浅笑华发已成霜,岁月飘荡。再依楼栏,梦断难回那些年。
查询 沐林人词鉴赏原创 关注
或者长按下面二维码识别并关注
即可自动收阅原创沐林人词
共享美好时光
如若相遇 唯有感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