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重温了《伊豆的舞女》,距离上一次阅读已有两年之久,很多情绪涌上心头。
不同时期看同一本书,感觉真的不一样。
伊豆舞女《伊豆的舞女》被誉为“昭和时代的青春之歌”。它曾先后六次被搬上银幕,其中最著名的是1974年由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共同演出的共同影片。
影片剧照作者是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是他早期的代表之作,在他的文学创作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部小说以悲与美为两种基调穿插在整部作品当中,淡淡的悲伤与优美的景色相结合,通过爱情无果之悲,情景交融之美,爱情纯真之美创造出一曲清新淡雅的哀歌。
是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读书人,对于当时的那个背景年代来说,有着很高的地位。他独自一人穿着高齿木屐前往伊豆旅游,我可以想象得出那是一场孤单寂寞的旅途。没有激情,且过于平淡。
一个舞女,她不过是一个14岁的女孩。她善良,美丽,纯真,她还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与她相配——熏子。她是随哥哥为生活奔波却倍受人歧视的流浪艺人,屈服于无情的现实。
他们的相遇是意外的,本是绝不会有交集的两个人,但偏偏他们遇见了。
第一次见面是读书人在前往汤岛的途中,在汤川桥附近遇上了正赶路去修善寺的舞女一行人。从此,读书人再没有忘记过舞女水灵灵的眼睛。
相互吸引后来,天下起了大雨。读书人急急忙忙地从雨中跑进茶馆里躲雨,但看到舞女等一行人之后却呆立在门口。
这个时候,舞女马上让出了自己的坐垫并把它翻了一面才推到读书人的面前。读书人惊慌失措,连谢谢都忘了说。当他开始慌慌张张地掏出香烟时,舞女又马上把与她随身女子前面的一个烟灰缸拿到他的面前。
她的谦谦有礼,她的腼腆细心,让读书人感受到了巨大的温暖。
川端康成认为:“山川草木,宇宙万物,大自然的一切,以至人的感情的美,都是有传统的。”
世界上人那么多,何其幸运遇见你。
他们相识之后,住进了同一家旅店,相处的时间多了。
舞女应哥哥之命去叫读书人一起去浴场,却发现读书人那里有棋盘。她情不自禁的与读书人一起下起棋来,不小心便着了迷,完全忘记哥哥一行人还在等他们。
之后她说:“要挨骂了!”
但她还是跟读书人请求着:“我马上就回来,等我一下,还请继续下棋。”
趣味相投读书人跟荣吉在浴场泡澡,之后站在窗前聊天的时候,舞女忽然从微暗的浴场尽头裸着身体跑出来。
她赤身裸体,伸出手臂,听不清口里到底在喊什么。
但能够想象她见到读书人有多激动。
小鹿乱撞当读书人给舞女读《水户黄门漫游记》的时候,舞女就靠着他身边。
读书人一开口,舞女就很认真的把脸靠过去,几乎可以碰到他的肩头。
舞女的表情一本正经,眼睛闪闪发亮。
你读我听当他们一行人要离开旅店前往另一个地方时,舞女小心翼翼的为读书人摆好高齿木屐。
在去下田的路上,林木下铺着落叶。
这时候读书人已经戴上在公共浴场旁边随便买的帽子,并把高等学校的学士帽塞进书包。
显得他跟舞女没有那么远的距离感。
山上一步一滑,道路陡峭得挨着胸口,读书人走得气喘吁吁。
感情升温但并不是所有的事都是按想象发展的。
等他们到达下田的甲州屋小旅店时,读书人身上的旅费已经要用完了。
读书人意识到,他不能够在伊豆多逗留了。他还得回家,需要完成学业。
读书人要离开的那个清晨,舞女在船码头的海滨前差不多蹲了一夜。在读书人发现她并走进她以前,她一直在发愣,沉默的垂着头。
太多不舍舞女的神情愈加牵动着读书人的心情。她脸上的胭脂,使她那像是生气的脸上多了一股幼稚的冷峻神情。
读书人跟舞女说了许多话,但舞女只是望着运河入海的地方,一言不发。只是读书人的每句话还未说完,她就连连用力点头……
读书人与舞女的相遇,相识,只是短短的一段交集。就像是火车上的陌生乘客一样,也许旅途寂寞,会相互聊聊天,但谁也逃不掉是要到站的。
当读书人因为旅费全部花光而不得不乘船回东京时,两个情窦初开的俊男靓女,都选择将最初的那份情愫深藏心底。
他们之间没有牵手拥抱,连一次好好的告别都不曾有。
读书人甚至都没有叫过舞女的名字。
最后,他们不停地隔水挥手告别。
虽说他们最后分别,但同时他们又都是幸运的。
舞女浅尝了爱情的滋味。
读书人独自旅行的初因,忧郁,悲伤,孤单,寂寞,也全都在途中被舞女洗尽。
读书人和舞女。
他们相识于伊豆,相忘于伊豆。
感谢曾遇到彼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