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4984412/128f5f99c894ade0.jpg)
修行中的重要问题
不管你用的是哪一种法,总之,能用的是心,所用的才是法。法是为了对治这颗心的。如果心不散乱,也不需要法。
自性就是佛性,就是本来面目——六尘。
现在大家并没有真正走进去,更谈不上走出来。如果真的走进去了,就是处在三摩地中。如果再从里面走出来,就是处在无相定中。就像我们的脚,一只在门坎里,一只在门坎外。如果你真的走进去了,在屋里停留一个时期,最终一定会走出来。走进去意味着定,走出来意味着慧。我们现在的状况是一只脚在里面,一只脚在外面,处在散乱中。
通常大家连第一阶段都无法走完,更不用说走第二阶段了。当你走完第一个阶段再出来,就会把屋子里无始以来所收集的宝藏,带到外面与大家分享。这时候你带来的宝藏才是你内在的真正心经,而不是悉达多的经。
祖师大德们开悟以后,不看佛经,也不讲佛经,但他们开示的自然符合佛经的教义。佛陀当初也是走进这间屋子,又从这间屋子走出去,把屋子里的宝藏带出来,分享给大家。
当你走进这间屋子,就是走进了自性,也就是见到了自己的佛性。当你从屋子里走出来,才发觉外面就是里面,里面就是外面,原本没有内外。或者说外面就是里面的显现,外面虽然不是里面,但也离不开里面。这只是对过来人而言。对凡夫而言,之所以有内外,还是“我执”把内外分隔开了。
假如现在大家都没有我执了,身心内外已经全部放松了,整个身体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不分内外,宇宙的阳光、空气都呈现在莲花里。这时候周围有任何声音,你都听得见,有任何形象,你也看得见。
真正融为一体了,是哪个声音、哪个形象都不停留,不住在任何声音和形色上。此时的境界是绝对的整体,绝对的专一。就像一台打开的录音机,周围所有的声音全部录进去了,而不是只录一种声音。
“小定”是定在一件事情上。正是因为定“一”,而失去了“万”。若“一”也不定,自然能与“万”融为一体。果真能定一,就已经有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的集中了。
实际上修行的第一步,能定在一项上就不错了。但这针对中、下根器的人而言。上根器的人,听到的当下即是。之后都需要经过多年地实修,才能真正功夫圆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