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定势与偏见

作者: 443442c35d24 | 来源:发表于2018-04-10 16:07 被阅读21次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楠木说”

我们总以为自己清楚而客观地看到了事物的本质。

 在感知、理解以及诠释世界的时候,我们往往很快就能得出一定反应,这种反应又多半是基于每个人的成长背景、经验及选择而产生。简单说来,便「定势思维」。

 史蒂芬·柯维把定势思维比作了地图。地图不代表地域,只是对地域的某些方面进行说明,而思维定式就是这样,它是关于某种事物的理论、诠释或者模型。 他解释道,每个人脑中都有很多地图,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依据世界本来面目绘制的地图,反映现实情况;另一类是依据思维定式绘制的地图,反映个人价值观。我们用这些地图诠释的所有经验,从来都不怀疑地图的正确性,甚至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我们理所当然地假定自己的所见所闻就是真实的世界。 

那么定势思维有哪些影响呢? 

其中一条便是带来偏见。比如对于有些人和事,我们会经常套用心里固定的想法和模板,来诠释我们的观点和看法。就像《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初识达西先生时的种种印象和误会。

 我们的大脑时时刻刻都在接受不同的信息,可并不是时时刻刻都会去重新针对这些信息建立不同档案。大脑会偷懒,会不自觉地朝向自己熟悉的路径和方向思考,而不是另辟蹊径。 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个很深刻的例子。

 写作者有一个七人的聊天群,里面的人各居异地,平时聊点家常,扯点闲话,按理说也应该是其乐融融的氛围。可是后来却发现大家总是动不动就会争吵起来,然后发生今天你退群,我把你拉回来,后天她又退,又有人给拉回来的事件。如此反复,搞得人特别头疼。 

仔细观察,其实每次参与者或者导火线都是那一两个人。所发生的情况也是:每次有人抛一个观点或者想法的时候,她们都会极力地站在自己那面诠释自己所认为的事件的真相与本质,去毫不留情地反对别人的看法,加上性子特别急躁,言语一过就导致了大家心里的不畅。 那些口头禅也让人觉得头疼,比如“我觉得”、“你应该”、“她总是”。 

别人的观点虽然有异,但也是清楚而客观的。

 聊天群不是心理咨询,不管是自己还是对方在征求一件事情的意见或者寻求看法的时候,并没有透露出所谓的「完全信息」,往往都是带有引导性地只说了部分更偏向自己内心观点的信息。而恰好有这么一群喜爱发表自己意见的伙伴,在信息完全不充分的情况下,就这么迫不及待地拿出自己的地图开始指手画脚。 

诚然,我们都喜欢相信自己的“经验”,企图很快地给出对于事务的判断,但如果不多主动思考一些问题,我们势必会变得越来越单一,越来越狭隘,并且反过来影响自己的思维能力。 认真观察、分析本质才是我们应该有的做法。

 只有我们能够清楚地认知到我们有什么样的定势思维,感受到它在生活中带给我们的无形影响,我们才能认真地去审视它,在现实中进行检测。善于聆听别人的意见,接受别人的看法,才能帮助我们走出我们的小天地,从而获取更广阔的视角和更客观的看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维定势与偏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rdn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