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小尤妈妈看着桌上的剩下的蔬菜叹了一口气,转头对老尤说:“就剩下一口了,别放到明天了。”
老尤端起自己空碗,连连摇头,一只手在脖子处比划了一下说:“我已经吃到这儿了,再也吃不下了。”
“都说每人每天要吃一斤菜,怎么到了我们家,三个人一天都吃不完一斤菜呢?”
小尤无辜地看了看妈妈:“那你也要看每个人一天吃多少东西吧。你瞧我们家,一天每人吃一斤菜,估计其它啥也别吃了。”
小尤妈妈想了想,又叹了口气,放弃了继续劝吃的打算,在小尤家劝家比不吃难。
前几天小尤在网上看到一个提问:“如何看待每次有东西吃都会分你一半的人?你会和这样的人做朋友吗?”
好多人都觉得这样人的简直是小天使,一定要真心相待。小尤把情景在脑子里演绎了一遍,表示完全没有心动的感觉。
小尤从来不具备成为一名吃货的潜力,无论是刚生出来,还是长大以后,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吃。小尤和朋友出去吃饭,惯常的套路就是“看着别人吃完”,而且喜欢能吃的朋友,特别熟悉的还会“殷勤”地给她们夹菜,鼓励她们吃光光。如果有人反过来对小尤这么干,那她很可能消受不起。
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去别人家吃饭,主人特别热情好客,在饭桌上一直劝吃劝喝,你和他说吃饱了他以为你矜持,不顾你的拒绝坚持往你的碗里添菜,而此时不能效仿老尤的做法,把碗一端,远离桌子,拒绝被投喂,就只能硬着头皮接受,小尤最怕去这样的人家做客。所以遇上每次碰到都会把吃的分她一半的人?小尤是不会被一点吃的打动的。
一个人要表达友善有很多种方式,分享吃的是其中一种,但每次都分享就不得不让人疑惑了?为什么每次都要把吃的分给她?她要不要回礼?碰上不喜欢吃的是拒绝还是收下?这样的交往挺有负担的,次数多了她会选择绕道走吧。
所谓拿别人的手短,吃别人的嘴软,从小小尤妈妈就教育她不能随便拿别人家的东西,这个观念在她心里已经根深蒂固了。而在中国社会中,人情往来也讲究一个有来有回,否则不仅不懂道理,可能还被人认为不识好歹。所以别人自愿分享就能心安理得接受吗?回答当然是不能,那这么愿意分享的人成为了朋友就能厚着脸皮接受了吗?好像答案还是不能。做朋友只是单纯地分享吃的,那就没这么多爱恨情仇了。
有一首歌叫《我的果汁分你一半》,里面有几句歌词唱道:果汁分你一半,爱相互分担;果汁分你一半,爱相互扶搀;我果汁分你一半,我结账你买单谁跟谁别细算。
瞧睢,分了一半果汁可不是接受就好的,要互相分担、扶搀、请客,喝一口果汁容易,喝一口别人的果汁得问一下能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否则啊这果汁肯定是要烫嘴的。
所以大家会因为别人每次有东西吃都会分你一半而和他做朋友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