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来老师说“七年就是一辈子”。我想说,10个月就是一辈子。因为从2016年8月到2017年6月,这10个月的成长大于过去20年的总和。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方面阐述我这段时间的成长与进步。
认知升级
操作系统分为三层,最底层是概念以及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联,往上一层是价值观与方法论,最后一层是践行。因此,如果你脑子里尽是些错误或混乱的概念,那么你的行动力再强也是徒劳。过去我的脑子里就是一团浆糊,很多事情都想不清楚。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无知和迷茫,所以过去20年我走了很多弯路。好在我这个人有一个优点——“爱学习”,正是这一点救了我。
2016年8月初,我订阅了《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属于最早的一批读者。刚开始脑子仍然没有开窍,没有足够重视这个专栏。后来慢慢地开始留言,开始学会只字不差地阅读,开始学着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长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发现这个专栏的潜在价值“高不可测”。其功效就是将我的操作系统拆散重组——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不适,但现在看来,所有为之付出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挑我践行最好的一个概念——付费就是捡便宜——说说吧。虽然笑来老师在第二周就讲了这个概念,但我当时其实是没什么感觉的——不去践行,你只是“知道”而已。我实实在在的用这一概念指导我进行决策是在2016年12月,那时我身体微恙,加上体型偏瘦(用一个词——皮包骨头来形容都不为过),思来想去,我萌生了健身的想法。12月11日我与私教做了深度交流,然后就毫不犹豫的付费了。
第二天我开始健身,那时的我是一个小白,对健身一无所知。最初身体素质特别差——主要体现在肌肉力量上。就拿最简单的俯卧撑来说,教练要求做四组,每组12个,我做完第一组就累得够呛,而且做的过程中伴随着胳膊颤抖——很明显,肌肉力量严重不足!在进行其它力量训练时,很多动作我都需要教练辅助才能完成,自己一个人根本做不下来。
初始阶段的训练,痛苦和挫败感满满。但已经掏了大把银子,半途而废的代价极为惨重,于是我从去年12月一直健身,到现在根本停不下来,后来也不觉得这件事有多么痛苦了。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只要你熬过了最初的起步阶段,坚持下去就很容易。
年后接着训练,教练示范的动作很多都是以前做过的,然后我就发现,同样的一组动作,做完后肌肉没有之前那样酸痛了,之前做起来很费力的动作,现在做的时候也没那么吃力了——捕捉到这些微小变化后我万分欣喜。
截止5月30日,我长了5斤不说,肌肉力量大增,整个人精神状态比之前好了不知多少倍。你敢说这钱花的不值得么?我在健身上面花的钱,累积起来买一台不错的mac电脑都绰绰有余了。行动之后我真正体会到了践行的好处,正如李笑来所说:
道理这东西,说再多也没有用,貌似理解了却实际上左耳进右耳出是最普遍的现象。践行,才是改变的根本——把道理想明白,按照那道理去做,看似简单,做到的人却少之又少,可做到的人,就必然已经升级换新,甚至脱胎换骨了。
撩妹技能突飞猛进
我之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直男”,唯一擅长的就是呛别人一鼻子灰。再加上自己性格内向,故而平时极少和女孩子聊天,即使有机会也不知道怎么“撩”。自从读到《如何有效提高元认知能力》那一周内容后,我才知道原来人的性格是可塑的,原来撩妹技巧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提高的。笑来老师给了三种刻意练习元认知能力的方法:坐享,兴趣和反思。我主要着眼于坐享和反思两方面,其中又以反思做得最好。接下来梳理一下:
2016年8月3日和4日,这两天记录时间结束后,我简单地写了当天的反思,剩余的29天,只有时间记录没有反思。这说明“记录完时间后写反思”的想法,始于2016年8月初。
从2016年9月20日开始,反思就比较持续了,字数不是太多,一般50字左右。到了10月份,反思的质量和数量都提高了一个档次,很多时候能写近200字。
2016年10月到2017年5月——8个月的时间,我的反思深度逐步提高。刚开始写的内容只能叫“流水账”,后来开始有意识地结合之前所学进行反思总结。
进入2017年,我早已养成了每日反思的习惯——这一点从时间开销记录簿上能很明显地看出来。我发现,每天的反思促进了输出,因为很多写作灵感都是在反思过程中蹦出来的,甚至部分反思内容可以直接拿来作为素材使用。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问:你说的反思和撩妹有啥子关系呀?关系大着呢,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元认知能力在沟通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打磨元认知能力,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在提高沟通能力。你想啊,谈话的时候,同理心或者说同感能力是不是很重要?谈话时我们需要把自己从对话中“抽离”出来,仔细体察对方的情绪状态,这归根结底不就是元认知能力在发挥作用嘛。
举个例子,健身房前台有个姑娘长得很漂亮,我每次去健身房,只要她在,总会有一句没一句的聊几句。在微信上聊的时候我发现,有时她的反应很热烈,有时就很平淡。我平时总是建议她多学英语,可每次问她“你学英语了吗”她都说没有。那天我特意用英语写了几个句子,大意是说你长得很好看,她看到后立即给我发了一个表情(表示她看懂了而且很开心),后来我问她,果然不出我所料。看吧,聊天也要“对症下药”才行,不是么?这就是元认知能力最简单的应用。笑来老师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我是如何做到不和老婆吵架的?》,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开始打造个人品牌
人致“践”则无敌。一切不落实到行动层面的学习都是耍流氓。事情还要从反思说起,今年2月份,我设计了一个反思日志模板,刚开始我只是自己用它来写反思日志,后来一部分小伙伴对此很感兴趣,于是我专门建了一个群,3月6日,我在群里做了“如何通过反思日志不断精进”的主题分享,当时的反馈还是很不错的。
随后大家便聚在一起写反思日志,一段时间后我发现群里气氛不是很高,后来和员员讨论后,我决定将这个群升级为一个付费社群。从有这个想法到落地执行,只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
5月31日,“不反思就出局”社群开营典礼完美谢幕。短短7天时间,会员人数从刚开始的不到10人增加到现在的40人。社群筹备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细节问题,我们都逐一克服了。
经历了这件事之后我意识到:人往往会高估遇到的困难进而迟迟不肯卖出第一步。其实如果你迈出了第一步,就会发现事情没有你想的那么难。办社群就是一个升级打怪的过程,这个过程会潜移默化地提高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一点不得不提:只有开始行动,才可能遇到贵人。因为你不行动,别人不知道你要做这件事啊,想帮也帮不上。5月31日,群里一位小伙伴帮我做了一幅宣传海报,后来很多人扫海报上的二维码进了群,一天之内人数激增了1倍多,这不是惊喜是什么?正如笑来老师所说:
如果你有一个想法,虽然现在还不成熟,自己的能力也不够,但就是愿意先做起来再说。今天做一点点,明天做一点点,最终日积月累下来,可能结果会比想象中要好得多。
我只想说:很多事情不是等机会成熟了才去做,而是做了才有机会啊。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所有不落实到行动层面的学习都是耍流氓。
附录——2016-2017付费记事
2016年8月中旬,参加易效能时间管理初阶课程;
2016年11月下旬,参加易效能时间管理进阶课程;
2016年12月中旬,开始付费请私教健身;
2017年2月17日订阅《精英日课》;
2017年2月21日订阅《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
2017年3月2日订阅《关系攻略》;
2017年3月8日订阅《超级个体》;
2017年4月8日订阅《熊逸书院》。
彩蛋:扫描下面二维码,加入我们的“不反思就出局”,众人拾柴火焰高,一起来写反思日志,进而提高元认知能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2307462/25ad48e8dd0ec6bb.jpg)
我要为别人的生活增添一份“光亮”,这篇文章“照亮”你的生活了吗?如果是,请随意打赏,因为好的方法论是无价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307462/d98a96a6bd304101.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