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范围和要求
今年的考试说明依然以考试大纲为指导,结合北京教学实际情况,在2018年考试说明基础上进行了修正。本次考试说明延续了总体保持稳定的要求,在稳定的基础上,重视创新。
首先,试卷结构和知识内容上没做新的调整。结构依然是13-20题8道单选题(共48分),21题为实验题(18分),22-24道解答题(共54分);知识内容的要求与2017年考试说明一致。
其次,核心思想依然是强调了对学生基本科学素养以及学科能力的考查,利用有利于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的情景来设置问题,重点考查学生对物理核心概念、核心物理思想的理解和应用。
总的来说,2019年延续了北京高考一贯的在稳中求变的特点,向着素质教育、向着适应高考改革方向逐渐转变。
二、高考说明样题变化
2019年参考样题有调整,延续了2018年仍然删除3道题,新增加3道2018年试题,其中2道选择题、1道非选择题。
题型删除新增
选择题原第33题(2010年北京卷第15题)新第35题(2018年北京卷第17题)
原第36题(2012年北京卷第18题)新第56题(2018年北京卷第20题)
非选择题原第91题(2011年北京卷第23题)新第92题(2018年北京卷第23题)
样题延续了之前删除3年份较久的试题道题,新增3近年的高考道题,试题的更换属于正常的“新陈代谢”。样题中没被替换的试题值得关注,新增的样题也更应好好关注,从新增的试题中我们可以看出:
1. 重视教材,回归科学本质,注重对物理思想和研究方法的灵活运用
近年来,重视教材,回归科学本质,注重对物理思想和研究方法的灵活运用一直是北京卷物理试题的典型特征。新增的第35题(2018年北京卷第17题),为教材中万有引力定律的验证。第92题(2018年北京卷第23题),也以教材中的学生实验“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为背景,计算论述功率、电动势问题。都进一步阐释了重视教材,回归科学本质理念。
2.联系实际,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京卷一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真实实际情景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量,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和学习兴趣。除了新增的第56题(2018年北京卷第20题),以“落体偏东”的实际问题,考查学生对竖直上抛模型理解应用。今年的《考试说明》还保留了之前的大量联系实际的样题,如“子弹穿苹果”、“高层电梯”等联系生活的样题,还有“多光子光电效应”、“光镊”等联系科学前沿的问题。都突显试题的应用性,所以19年命题仍然少不了与生活实际、科学前沿结合的考查。
3.重视函数图象的处理
北京高考对图象的考查一直是各界的共识,18年北京卷不但在实验题考查了学生利用函数图象的处理数据,还在解答题中也有对图象的解题,即新第92题(2018年北京卷第23题)。这点也需要我们注意。
4. 试题呈现形式创新,丰富能力考查方式
新增第92题(2018年北京卷第23题),以计算加论述的形式考查学生描述解释探究结果的能力。体现了北京高考物理以创新的试题呈现形式,探索学科能力考查新方式的探索。
三、物理备考
1.重视教材,重视物理基础概念公式、基础定理定律、物理模型的理解和应用。
2.注重学科知识整体认识,形成严密的知识结构体系。
3.关心物理热点相关知识,关注理论实际应用,从生活中发现分析解决物理问题。
附件
一、删除样题
1.原第33题(2010年北京卷第15题)
2.原第36题(2012年北京卷第18题)
18、关于环绕地球运动的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行的两颗卫星,不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
B. 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一颗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
C. 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有可能不同
D. 沿不同轨道经过北京上空的两颗卫星,它们的轨道平面一定会重合
3.原第91题(2011年北京卷第23题)
二、新增题
1.新第35题(2018年北京卷第17题)
2.新第56题(2018年北京卷第20题)
3.新第92题(2018年北京卷第23题)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