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3日
阅读内容:学校文化建设相关文献、文章
学校文化驱动模型忠实服务于学校改进的四点目的:
一是引导学生持续乐观地投入学习。促进学生学习和进步是学校改进的首要目的与核心目的,这是学校管理的“定海神针”,绝对禁止“漂移”。二是鼓励和帮助学校掌握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抓手进行系统思考与整体改进学校的方法论和认识论工具,提高学校管理的平均水平和进行学校改进的平均能力。三是建设价值驱动型学校,进一步形成优质教育群
落,帮助政府达成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孩子能够上家门口的好学校。四是引导学校成员过一种气质优雅、举止从容、内容完整、精神健康的美好教育生活。
模型始终坚持四个立场:学校文化是学校教育生活的全部,学校文化就是学校教育生活本身,学校文化建设就是学校日常管理过程,学校文化建设就是学校改进过程。
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创造和经营的文明、和谐、美好的教育生活方式,是学校核心价值观及其指导下的行为方式和物质形式的总和,包括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即学校办学理念体系,也称学校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学校核心价值观和校训、育人目标和办学目标、校徽和校歌等要素;学校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合称学校办学实践体系,包括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党建文化、管理文化、公共关系文化和空间环境文化。
学校文化驱动模型创建了五步工作法,这是应用于学校整体改进的框架性知识,包括准备、诊断、策划、落实和见效五个方面十七个办法。
第一步是准备,包括四个办法。一是成立小组。学校要先成立一个校长亲自领导的学校文化建设小组或学校改进小组,由学校干部、教师代表、大学专家等组成,有时也有目的地邀请学生、家长和校友等人士参加必要的环节。建设小组要利用上下结合的民主方式,制定学校文化建设工作计划,其内容包括背景、目的、原则、做法、分工、负责人、成果形式、时间节点、日程安排等。这项工作计划可以用2~6 个月的时间完成,其成果形式是形成学校文化建设方案和系列成果。二是收集校史。学校文化建设小组的第二个任务是收集和整理校史材料,也可以另行成立校史建设小组,完成校史调查研究报告。利用查阅文献、口述史和实物收集等方法收集材料,包括有学校文化痕迹的老物件。通过这些来描述学校文化的发展阶段,理清学校发展过程的关键人物、关键理念、关键事件,利用元分析、内容分析等技术分析和整理这些材料,逐步还原,获得学校成员所珍爱的价值和文化密码。材料充分之后,可以建设与学校文化表现一致的校史馆
或校史墙。三是做好调研。这项工作可以由学校文化建设小组或学校研究部门负责,可以与校史工作同时分头进行,完成调研报告。鼓励有研究经验的教师寻找和选择诊断工具,做好前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完成前期调研,写好调研报告。常用的抽样方法是目的取样、方便取样,随机抽样更好,需要做好抽样框。常用的数据收集的方法是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其工具是调查问卷、量表和访谈提纲、试卷等,源于成熟的研究、由相关专家提供或源于当地教研部门、教育行政部门,也可以在专家指导下学校自主研制,后者成本较高。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和基本工具主要是Spss、Nvivo 等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和质性数据分析软件,就能够满足中
小学的研究需要。四是召开大会。学校文化建设工作计划、校史材料收集和前期调研结束后,召开学校文化建设动员大会,全体成员参加,议程包括:一是校长的动员讲话或报告,可以20~60 分钟,意义明确,框架清晰,激发员工的热情和兴趣。二是负责人汇报校史调研报告和研究发现。三是负责人介绍学校文化建设工作计划,明确分工,布置任务。这三个报告可以人手一份或用电子稿供大家浏览;发言人需要做好 PPT。
第二步是诊断,包括三个办法。一是安排日程。诊断小组成员以学校文化建设小组成员和大学专家小组为主。现场工作日时间和成员都应在学校文化建设工作计划中写明。现场工作日开始前一周,提前做好工作日五个环节的精确安排,形成简明表格。这五个环节是:课堂观察、校园观察、校长汇报、四组访谈、头脑风暴。二是观察和访谈。现场工作日包括五个环节:(1) 课堂观察:40 分钟左右,同时平行提供 2~4 节课供观察。(2) 校园观察:30 分钟左右,观察学校空间和学生活动状态。(3) 校长汇报:30 分钟,介绍学校文化发展情况,并陈述需求。(4) 访谈:60 分钟,对教师、学生、中层干部、校长、家长和社区等几组访谈同时进行。(5) 头脑风暴:90 分钟~3 小时不等,诊断小组成员逐一汇报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与学校互动沟通。三是头脑风暴。这是现场工作日集中会诊和交流环节,集中在下半程。任务是:汇报前期学校文化调研报告15 分钟;诊断小组成员轮流发言,每人 10~60 分钟不等;学校参与者发言;组长或项目负责人总结,布置下个阶段工作;形成学校文化建设初步思路,包括学校文化定位,学校文化建设方案框架等;学校文化建设小组与专家诊断小组交流意见,如果达成共识,以文化建设为主题的学校改进方案基本定调。
第三步是策划,包括四个办法。一是整理记录。在现场工作日结束之后,学校文化建设小组在两周内完成现场工作日所有访谈记录、头脑风暴记录的整理。二是撰写方案。学校文化建设小组在2~3 个月完成文化建设方案,其内容框架包括学校文化定位及其缘由、学校文化定位的阐释、学校办学理念体系建设、学校办学实践体系建设。学校办学理念体系包括学校核心价值观、育人目标、办学目标、校训、校徽、校歌。(是否一并考虑在内?)学校办学实践体系包括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党建文化、管理文化、环境文化、公共关系文化。三是修改方案。学校文化建设小组或大学专家小组执笔的学校文化建设方案,都要进行反复研讨和修改,这是教师、学生和家长参与学校文化改进的好方式:征求教研组和年级组意见;征求学生及其家长代表意见;征求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意见;汇聚和分析这些意见和建议,方案修改5~10 次不等。四是通过方案。学校文化建设方案经过反复研讨和修改,在无大分歧情况下解读方案。方案解读会议流程是:解读时间一个半小时左右;解读的同时再次征求全校成员意见,这些意见以实名制方式表达和收集。一个月内完成最后一次修改,学校文化建设方案定稿,学校决策机构和大会通过。在方案通过大会上,要布置下一阶段工作,进入方案执行阶段。
第四步是落实,需要3~5 年,包括三个办法。一是分解方案。全校大会通过方案之后,学校文化建设小组进行方案分解,分成五个具体计划,把目标责任变成每个人的岗位责任。党建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部分由书记负责落实;管理文化建设部分由校长负责落实;教学文化、课程文化和教师文化建
设部分由教学副校长负责落实;学生文化建设部分由德育副校长负责落实;环境文化建设部分由后勤副校长负责落实。二是引导推进。接下来的几年,学校文化建设小组要保持思维和组织高度,引导组织进步,推进学校文化建设进程:负责人定期述职,每次会议有记录、有录像;每个学期做个简
报;定期召开研讨会,使用引导合作工具引导学校成员投入其中。三是庆祝小捷。学校文化建设过程就是管理过程及其改进过程,需要把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关键小目标的实现需要识别和庆祝,以此来鼓励信心和兴趣,让时间具有意义。庆祝是一种重要的文化领导力和建设力,其做法是:适时公开和分享每个小成就,这些成就是学生、教师、干部、学校的成长进步;利用会议、仪式典礼表扬和奖励榜样人物,强化学校办学理念和价值;绩效考核和评估遵循诱因与贡献平衡的管理原理。
第五步是见效,包括三个办法。一是方案使用。学校文化建设方案是学校改进地图,用得不好就找不着方向,用得好管理就活用处多:与学校发展规划合二为一;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经验发言稿;用来申报各级立项课题,研究与方案实施过程一体化;一个循环下来可以组织和出版学校文化建设专著等。二是科学评估。使用收集前测数据的工具,收集后测数据,完成数据分析工作,与前期数据对比,看看自变量干预后因变量的变化,中介变量是如何起作用的,计算学校文化建设带来的好处。学校继续利用这些研究数据驱动和指导科学决策,利用民主增加决策的合理性,科学制定教师分类培养计划和学生学习的干预计划。三是成果公开。公开方式有:记录、简报、录像、VCR 等媒介形式;一年或一个学期总结会或现场展示会形式;故事会和分享会形式;公开出版专著和发表论文的形式;论文获奖形式;立项为课题形式,等等。
综上所述,六项工作制度和五步工作法两项关键知识为学校改进的三方提供组织经验和框架知识,是取法乎上的标准化建设的结构化知识和参考路径。说起来虽然只有六项制度和五步程序,但其实每个方面都需要足够的专业功夫和日久天长的研究积累。对于学校改进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而言,使用这两项关键知识时,无须苛求一步到位,应量力而行,可有变化。这是学校改进相对完整的过程和一个周期,可以循环往复创造性地使用,走标准化的路径至少可以提升校长学校文化领导力的平均水平。以学校文化为抓手系统思考学校发展地图,不一定是最好的办法,也不是唯一的做法,只是很多路径中的一种做法而已。两项关键知识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学校文化建设方案执行结果如何,最终取决于校长的直觉、经验、科学和艺术等手段的综合运用能力,并不只是几步程序和几项制度的问题。(张东娇)
共计:3740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