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齐悦梦想大型社群
跟随毕飞宇看汪曾祺的《受戒》

跟随毕飞宇看汪曾祺的《受戒》

作者: 清如几许 | 来源:发表于2018-07-31 06:15 被阅读26次

超喜欢《受戒》,它太美了,纯净通透,超凡脱俗。

跟随毕飞宇看汪曾祺的《受戒》

毕飞宇的《小说课》在成悦读书会本月书单里,因此买了这本书。这本书中包含有《受戒》的解说,为了看懂解说,肯定要看过原文,因此有机会拜读汪曾祺的短篇小说《受戒》。

01

《受戒》的故事很简单。十七岁的小明子四年前为了生活出家当了和尚,即将受戒了(受戒就是在头上烧戒疤)。小明子与同样十七岁的小英子暗笙情愫。两人在小明子受戒归来的船上,芦苇丛里私定终身。

这篇短篇小说出版于1980年《北京文学》第十期,一出版就惊艳了整个小说界。毕老师说它“简单名了,平白如话,有特殊的味道”。

首先,《受戒》的结构很独特:总共有十五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前面七页写明子所在寺庙的生活。第二部分,中间八页写英子家的田园生活。第三部分,最后两页写名子受戒回家,两人在水面上私定终身。真正“点题”的内容,才占了不到七分之一。

02

先来看第一部分。都说汪曾祺是幽默的,小说的开头他就戏谑了一把:

就像有的地方出劁猪的,有的地方出织席子的,有的地方出箍桶的,有的地方出弹棉花的,有的地方出画匠,有的地方出婊子,他(明海)的家乡出和尚。

在“和尚”这个词出现之前,汪曾祺一口气罗列了六种职业,显得比较啰嗦,但这个啰嗦是必须的。这个啰嗦一下子就把“和尚”的神圣给消解了。这里的“和尚”突然和宗教无关了,和信仰无关了,它就是俗世的营生,干脆就是一门手艺。

讲到庙宇里面的和尚,仍旧是会心而戏谑:老和尚是“吃斋的,过年时除外”;仁山这个CEO方丈整天摆弄账簿和算盘;仁海“是有老婆的”;仁海的老婆“闷在屋里不出来”;仁渡年轻帅气,嗓子好,“他有相好的,而且还不止一个”。

这四个和尚聚在一起“吃喝嫖赌”,但汪曾祺轻描淡写地总结道:“这些人都是‘正经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汪曾祺写作的立场,那就是基本的人道主义立场。汪曾祺笔下的和尚都是日常生活里的人,他是站在“生活的立场”上写作的。他不批判,也不谴责,更不憎恨。在汪曾祺的眼里,这些和尚们真的就是“正经人”,是有毛病的正经人。

汪曾祺的这种写作风格跟张爱玲的很像——衰败的大时代,精致的小人物。

跟随毕飞宇看汪曾祺的《受戒》

03

再来看第二部分。汪曾祺用了一句话起到“起承转合”的作用:明子老是往小英子家里跑。从明子“往小英子家跑”开始,汪曾祺的笔端离开了庙宇,来到了真正世俗场景。这是一个“风俗画”,是一个世外桃源,诗意、唯美,是中国古典诗歌所特有的意境。

来看看人物的出场。第二章的人物关系比较简单,除了小英子、小英子的父母、姐姐四人之外,汪曾祺着力描写的却是庙里的人物,17岁的明子,那个即将受戒的小和尚。小和尚是怎么出来的呢?是小英子的姐姐需要画图样,这样一来,明海就被请出来了,他离开了庙宇,来到了世俗生活。

那么第一章里,小英子是怎么出场的呢?第一章写庙宇,应该都写和尚才对。但是小英子必须要出现,如何才能把小英子“请”出来呢?这才是“写”小说的关键。——让小英子来烧香?然后,让小英子和小和尚眉来眼去的?汪曾祺不会这么写,这样写太猥琐了。

汪曾祺是这么做的:三个和尚(老和尚不参与)要打麻将,三缺一,结果呢,“打兔子兼偷鸡”这个人物出现了。他偷鸡的工具,铜蜻蜓,引起了明子的好奇。他想试试,就“试”到了小英子家,小英子同样年轻,对铜蜻蜓同样好奇,这一来英子就在小说的第一部分出现了。

多么自然,一点痕迹都没有。在这里,铜蜻蜓那里还是作案工具?铜蜻蜓就是青梅,就是竹马。

第一章描写和尚,把小英子安排进来;第二章描写世俗生活,再把小和尚安排进来。这样的镶嵌就是《受戒》的结构。

在明子和小英子感情开始升温的时候,汪曾祺静悄悄地为小说安排了一条线索——明子的受戒。受戒与爱情是矛盾冲突,不可调和的。小说到了这个地方,戏剧冲突凸显,一个尖锐的矛盾出现了。种种迹象表明,一场悲剧即将上演。

04

第三部分。戏剧冲突出现了吗?悲剧上演了吗?没有。一点影子都没有。故事的结尾:

小英子忽然把浆放下,走到船尾,趴在明子的耳朵旁,小声地说:

“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

明子眼睛鼓得大大的。

“你说话呀!”

明子说:“嗯。”

“什么叫‘嗯’呀,要不要,要不要?”

明子大声地说:“要----!”

然后呢?两个年轻人兴冲冲地划船,把小船划进了芦花荡,也就是水面上的“高粱地”。再然后他们就有了爱的行为,“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苇,噗噜噜噜噜飞远了”。

这个结尾太美太诗意了。正如我们的古人所说的那样,言已尽而意无穷。这正是汪曾祺所擅长的,他已经深得中国文化的精髓。结尾这几个小英子的问句干净又单纯,晶莹剔透。可以说,汪曾祺是怀着一腔少年心甚至是童心来写这一段文字的,这一段文字充满了童趣,近乎透明了。

经典的作品,总是值得反复地研读。汪曾祺的《受戒》是这样,毕飞宇的《小说课》也是这样。

与君成悦写作新生班第二期

齐悦梦想社群第二十篇

相关文章

  • 跟随毕飞宇看汪曾祺的《受戒》

    超喜欢《受戒》,它太美了,纯净通透,超凡脱俗。 毕飞宇的《小说课》在成悦读书会本月书单里,因此买了这本书。这本书中...

  • 解读作品,亦是一种享受

    偶然间在公众号看到毕飞宇讲《受戒》,惊为天人,然后立刻找来《受戒》读,就这样喜欢上了汪曾祺。于是又把毕飞宇的《小说...

  • 读书

    读毕飞宇老师的《倾“庙”之恋 读汪曾祺的〈受戒〉》,解开了我的很多疑惑。《受戒》,讲的是明海和小英子的恋爱故事。文...

  • 毕飞宇解读汪曾祺《受戒》(金句迭出,建议收藏)

    毕飞宇解读汪曾祺《受戒》 文|毕飞宇本文系2016年5月25日,作者在浙江大学第二十三届DMB(登攀)节开幕式上的...

  • 《受戒》汪曾祺

    毕飞宇的小说课读到受戒的眉清目秀,王安忆的谈话录写到汪曾祺发现劳动里的乐趣,喜欢世间一切美的东西。全书共23篇短篇...

  • 《小说课》|再读《倾“庙”之恋》

    今年上半年,读了毕飞宇老师的《小说课》,他在《倾“庙”之恋》这一章里,重点剖析、解读了汪曾祺先生的代表作——《受戒...

  • 那些年,我们没看到的开头和结尾

    1. 受戒by汪曾祺 《受戒》by汪曾祺的结尾,一九八〇年八月十二日,写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 我看的版本里,“估计...

  • 读毕飞宇《小说课》

    毕飞宇《小说课》,是他在南京大学等高校的小说课讲稿,买回来10多天了,今天开始读。鲁迅的《故乡》,汪曾祺的《受戒》...

  • 夜读:毕飞宇《小说课》

    今夜读了毕飞宇《小说课》一书中的《倾庙之恋》,写的是对汪曾祺短篇小说《受戒》的解读。这个标题乍看便能够与张爱...

  • 《受戒》汪曾祺

    明海随舅舅到荸荠庵当和尚,庵里共6个人,并不十分守戒规,过着俗世的日子。明海在和小英子的相处中,两人慢慢产生了感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跟随毕飞宇看汪曾祺的《受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rqc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