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的婆婆去世了,我们前去吊唁。
我们大概知道小区的所在,以为这就可以了。根据以往的经验,要想找到办白事的地方并不难,一会放哀乐,二会打纸幡。
但是,车在小区里转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他的家,只好打电话询问门牌号。
我们问同事为什么会把白事办得这么悄无声息。同事告诉我,她的婆婆是一个处处为别人着想的人,临终前,她特意嘱咐,在她死后,千万不要放哀乐,也不要打纸幡,因为楼下的婴儿刚刚满月,隔壁的小夫妻结婚还不到半年。
这个小故事让我动容!一个即将离世的老人,有多少事可以牵挂!家里的大事小情她放不下,血脉相连的亲人她舍不得,知道自己快要离开,心里该是多么悲凉恐惧啊。
可是,这个小故事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安详淡定、沉静温良的老人。弥留之际,她想到了楼下刚刚满月的婴儿,想到了结婚不到半年的小夫妻,她不想因为自己的离世影响到他们的生活。
闭上眼睛,想像着这是怎样的一位老人。她一定是慈眉善目、优雅亲切的老人吧,走在小区花园里,一边走着一边微笑着,阳光洒在她身上,让她显得格外温暖格外明亮。
她会俯下身去嗅花香,她也会弯下腰去抚摸流浪猫;她会轻声慢语地和所有人说话,包括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她会温柔地看着孩子们笑,她会让心情不好的孩子轻轻靠在她怀里……
得多么美好的老人,才能在即将辞世的时候,心里还记挂着邻居,叮嘱家人:不要放哀乐,不要打纸幡,楼下的婴儿刚刚满月,隔壁的小夫妻结婚还不到半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