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中文的样子”写作课上,王佩老师建议大家读经典,多读那些很老很老的被时光过滤的名著,一百年以上的,甚至一千年以上的。
1
《论语》成书于2700多年的战国初期,是中国人的经典,虽然读原著的人越来越少,却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液。
新的一年,选读一本经典,我是《论语》。
孔子长的很难看近代中国,《论语》的地位有点暧昧,诋毁棒喝、奉为圭臬、漠不关心,各种态度同时存在着。比如,我们曾有“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孔子的儒家传统全盘否定;我们又在全球设立“孔子学院”,打着孔子的旗号,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我们还有国学热,送孩子上国学班,听于丹讲鸡汤式的《论语心得》。《论语》的原初内容,以及孔子的形象,在二手三手的传递中,反倒模糊起来了。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尊孔的会说这是特指部分女子;反孔的会指出这是覆盖了女人整体,是歧视女性的明证;唯独孔子保持着沉默。有些人跪着仰视孔子,有些人低着头藐视孔子,独独少了借着《论语》与孔子平等对话的姿态。
“四海之内皆兄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朋自远方来”、“富贵于我如浮云”等等,这些中国人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来自《论语》。孝敬父母,人分亲疏,早已成了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中国人精神内核,这也是因为《论语》。由于古汉语的文字隔阂,现在少有人读《论语》原著,我们常常满足于断章取义的鸡汤式论语,分不清哪些话来自《论语》,哪些话来自后世的官方儒家。
所以,若要回答为什么要读《论语》,我们至少有下面三个理由。
- 反对鸡汤式论语,寻找一个真实而完整的孔子,我们要读《论语》;
- 回到中国文化的源头,理解中国人的精神内核,我们要读《论语》;
- 走到中国人的心底,了解我们心的羁绊,超越自己,我们要读《论语》;
上面三个理由,也成了我们读《论语》的目标。
2
读《论语》,首先要有一个平等对话的态度,不必跪着,更不能俯视。读法有两个:一是,横向对比不同版本的《论语》译注,从中辩驳出自己的理解;二是,纵向对比不同时期不同文化源头对相近问题的看法,从中辨析不同思想的异同。说具体点,如下。
横着读
挑了如下几本书,每读一则论语,同时翻看所有版本的解读,对比注释、译文的不同,思考后,试着译成中文,选定自己的理解。其中,李零和张居正的译注,帮助很大。
- 杨伯峻,论语译注
- 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
- 李零,去圣乃得真孔子:《论语》纵横读
- 傅佩荣,论语之美
- 张居正,论语别裁(Kindle)
- 吴新成,论语易读(Kindle)
- 许渊冲,论语(中英对照)(Kindle)
纵着读
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
对待“众生平等”这样一个命题,孔子、耶稣和佛陀有不同的看法。
在孔子眼中,人与人之间的爱是有等差的,倡导“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是和谐,是把不同的东西调和到一起。“同”是平等,是大家都一样,一切都拉平。君子追求的是各安其位,有上有下,有亲有疏。对孔子说句玩笑话,母亲和老婆同时掉到河里了,你先救谁?孔子的答案肯定是,先救母亲。
耶稣是从神的位置看待众生,所有的人类都是渺小而无足轻重的,对神要无条件的服从,所以众生平等,是所有人类在神眼中的平等。
佛陀认为世上没有凌驾于一切的神,梵天与
胎生卵生都在六道中轮回,所以众生平等,是六道中一切有情都是平等的受苦与轮回,人类与高级一些的梵天,与低级一些的卵生,都是平等的。
纵读《论语》,古往今来的各个思想家与孔子,在大脑中辩论与对话,有时针锋相对,有时各说各话,留下的回响是自己的收获。
3
若问《论语》对写作的帮助,我没有什么成功经验,只能说一点主观感受。
头脑中的念头纷杂无序,通过写作,输出成线性表达的文章,所传达的信息,必然以共知的旧信息为基础,逐步铺排到新信息或新观点。《论语》正是中国人共有的文化之源,其中的信息脉络和人文观点,在中国人的生存环境中,每个人都切身体会着。《论语》所体现的中国精神,正是我们写作所不能忽略的,比如,塑造一个地道的中国人,所言所行与《论语》毫无呼应,那只会是一个黄皮肤的外国人了。
读懂了《论语》,能够看清我们仍是孔子时代的老人,还是全球化的现代人。
《论语》是语录体,其中的文字全部是古朴简洁的,没有一个字的浪费,也是我们写作的典范,比如。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最后,《论语》中,孔子具体而明确的告诉我们,圣人不可及,人活着至少努力做个君子,不做小人。或许,我们应该想一想,今天中国人自己的理想人格应该是什么呢?
4
下面是我最喜欢的《论语》几句话。
子曰:君子不器。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以上。
ASKA东海
20180104 14:55 初稿
20180104 21:10 修订
L06E0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