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L06E01
新年选定一本名著,说明为什么读,如何读,读完预计对你的写作和生活起什么指导作用。字数不限。
我选的名著是哈里斯的《教养的迷思》。因为我选的10万字的文章题材是有关教育的,正好又看到北大的何帆老师推荐看这本教育方面的书,就拜读了。
读完以后有一种愰然大悟,顿觉轻松的感觉。
哈里斯在这本书里主要阐述的观点就是:家庭教养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
这是一个很反直觉的观点。不是都在说孩子的教育,不能光靠学校,主要原因还是在家庭环境吗? 我原先想要学习的就是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那不是通篇都在讲,家长怎么做对待孩子,对孩子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吗?
可是这本书告诉我们,我们都高估了原生家庭家庭对我们成长的塑造作用。
最让我醍醐灌顶的一句话是"小孩子的目标是去变成一个成功的孩子",说白了就是孩子会把孩子看成是一个群体,这个群体是有别于大人。小孩子目标是去变成他们这个群体当中最成功的人,而不是去变成一个大人群体中认为成功的人。
我忽然明白了,我费了那么多口舌跟倩倩讲,不要去在意你们班上那帮小混混们的人缘好,那个不长久,可是倩倩还是根本不认同。她觉得他们那样不在乎学习的样子很酷,所以她也一点都不在乎她自己的学业成绩。
我们原来以为的同伴压力(peer pressure)是同伴逼迫你去做什么你不愿意做的事情, 你不得不做。哈里斯直接指出不对, 真正的同伴压力是主动想要去成为象这个群体中一样的人,得到他们的认可。 当这个群体的价值观和行为于家长。
完美解释了困惑我多时的倩倩的许多问题: 倩为什么越大反而在有些事情上越不明理了呢? 我对倩倩的教育中产生的许多困感都在《教养的迷思》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
让我顿觉轻松的是,倩倩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她会面临加入一个新的团体。我一定要选择一个她自己喜欢的学校,最好学校大部分同学的家庭背景和我家的类似,这样就不至于让她所处的团体的价值观和我们的价值观有太大冲突。而这个将会是她的人生转折点。
哈里斯的这个观点,当时1995年发表的时候,在美国也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但我觉得她的观察和研究非常符合实际情况,至少在我家冬冬和倩倩身上,完全得到了印证。
当然我也觉得,家庭环境和教养对于学龄前的儿童还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孩子进入学校,尤其是到小学高年级和中学阶段,家长所能起到的作用真是微乎其微了,真正还能够影响到他们的是学校的老师和同学。所以在这个时候,家长所能够做的最有效的事情,就是为他们找一个适合他们的学校。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能读到这本书,真是非常地感恩。强烈推荐家里有青少年的家长去读一下这本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