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山里的人,总是向往大海的。我不是第一次看海,但仍然想再一次地走近它。
眼睛看到蓝色,就像喉咙里咽下了一片海。然而我去青岛的第二天,冷雨淅沥,天色昏暗,海水是一片别有格调的灰色。
人间四月去看海四月芳菲,天气转暖,这次下雨,是我没有碰到好运气。
民宿庭院里的紫玉兰、红樱缤纷摇落,铁栅栏上敲打的雨滴声粒粒入耳。
房东小姐姐一直没出门,猫被关在笼子里,茶案上的书有些发潮。我痛下决心起床,独自去烧了一壶水,饥饿难耐。
下午三点小雨未歇,我在小客厅踱了几步,看着手机上的天气预报,心情郁闷:这雨是停不了了!于是回到房间,望着窗外,一边慢悠悠化妆,一边观察水洼上的涟漪。
享受孤独,是我这次出行的目的之一。虽然我的生活并不那么热闹。
矛盾的东西太多,晦涩的感情太杂,我想走一条没有分叉路的小径,通往目的地的尽头,窥探真理。然而本质是,我只是换了一个心情品尝最平常的饭,不再像往常一样或狼吞虎咽或枯燥乏味罢了。
潮湿的空气里没有闻到玉兰的花香,也无法感受风中海味。平时上班的路上,碰见花开,总会觉得惊喜。花虽不懂我的体会,但我自认为两相愉悦就很开心。
小事是饕餮盛宴的佐料,它决定着这道菜的命运。一朵花开,细小的心情转换,一次次变得从容,人在小事里成长,大概如此。
我把窗户透开小缝,冷冽刺骨,像冬天的气候。还好带了三条打底裤,仍然后悔没带羽绒服。三条打底裤都套在腿上,保暖衣,卫衣,再加一层风衣,最后裹上牛仔外套,就这么“时尚”地出门啦!
先到楼下吞了一盘海鲜炒饭,就近去了鲁迅公园。
干净的弯道上,侧门停了一辆大卡车,一对情侣在黄色街灯下追逐打闹,身后的灰蓝色画幅海天相接。
从我站着的坡道街口的位置望去,真是绝妙的构图,绝妙的色彩!
人间四月去看海公园里没有人,遍植苍松。涛声在墨绿色的枝叶掩映下,滚滚袭来,白色浪花如蕾丝裙摆飘上沙滩,又优雅退去。
凭栏眺望,我的脚下,一片水流经一座城,奔赴遥远的星辰。在那里,大海未被人类文明和坚船利炮驯服,它们可以肆意掀起波澜,享受孤独而霸道的自由。这种自由是历经艰辛、磨砺洗练出来的天然品质,也正是我——一个弱小的人类所渴望的。
有这种想法,又多了一个来看大海的原因:重复的路,不重复的体验。
在潮湿的幽树夹道上漫步,观望城市的海岸线,一朵朵灯光鳞次闪烁。
风冷得刺骨,我钻进亭子里,扛着伞拍照,几张满意的景色拍完,手机被冻关机了……
回去时,猫依然被锁在笼子里,一只银渐层大猫,一只小花狸猫,首尾相蜷,呼呼做着美梦呢!
当猫真是好呀!至少不会在雨天伤感,噢!真正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记得以前有个同学说她最讨厌雨天,因为空气黏稠、到处都是昏幽幽的,而安静的屋子又总让人胡思乱想。那么这时候我会劝她别听悲伤的歌,会莫名流泪。当然她就这么做了,大多数人都会这样,安静地宣泄情绪,等一场雨落幕,等一份坏心情结束。
多年后,人变得多愁善感,成为一种习惯。
我自认为喜欢养动物的人在情绪方面会乐观一些,就像这家民宿的房东小姐姐一样。我们聊了很多话题,关于往事和未来。
我很迷茫,想在她身上取经。她想再租一套房子做民俗(她手里另外有两套),下个月打算去北京学花艺,已经交了学费……她的未来,她喜欢做的事被自己安排的明明白白,这样的日子谁不羡慕呢?
第二天终于放晴,我花了一整天差不多逛完青岛所有的景点。
红瓦白墙,街巷交错,文艺咖啡小店布满整个信号山。最让人惊喜的,莫过于穿插在这些德式建筑间的白净大道,适合散步,适合骑自行车,适合流连徘徊,每一处景都是复古的优雅,是文艺的风尚,是历史遗留的一袂裙裾。
人间四月去看海早上和中午逛完了信号山一带,下午去了步行街,人烟稀少;薄暮去了五四广场,依然冷清寂寥。可能是天气原因,我走过看过的旅行地,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热闹拥攘,反而像是一座被旅游狂热者遗忘的城。
沿着滨海路,看着海岸上一排排LED灯闪烁的摩天建筑,这才觉出了城市的现代化、国际化和繁华。
深入“繁华”几公里,而那些饭馆里清一色的特色菜,客人零星,基本无人光临。只好饿着肚囊匆匆钻进商场,吃了碗热腾腾的面,然后坐地铁返回。
累而充实的一天,拍了不少照片,这次算来过,只是一次尴尬的邂逅,没有深入了解。
早上急急忙忙出了院子,房东小姐姐穿着红色珊瑚绒睡衣冲到门旁:“这么早就走了?”
“嗯,赶高铁!钥匙放在留言簿上啦!”
“好的!慢点儿啊!”
“嗯嗯!谢谢招待!”
告别海,告别一段遐想,不必再回首往事,一步要踏入过去。生活是为了更好地衔接每一段旅程而存在,去行走,去感悟,去找寻真我。
人间四月去看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