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看《十三幺》采访李誕那期的一点感想

看《十三幺》采访李誕那期的一点感想

作者: 瘦八戒007 | 来源:发表于2019-06-21 23:57 被阅读0次

最近翻看《十三邀》,看到许知远和李誕的一段对话,觉得很有意思。

李誕问许知远想过用什么样的方式结束生命吗?许知远说死在女人身上。

李誕3.jpg

李诞说他就是想但他也不会说,因为三点:

1,少赚很多钱,;

2,不要讲太多真话,不要挑战大多数人,在屏幕上不要说,可以包装了后说。

3,不要使用“女人”这个词,中年男人用这个词很油腻,这来自他作为从事跟大众娱乐口语相关工作的直觉,但他没给出原因。

这个评论出了以后,很多键盘俠都针对第一条和第二条对李诞进行了负面评价。

不知道是剪辑的原因,还是当时的谈话环境过于轻松,感觉李誕讲的有些乱。直接把“少赚很多钱”这句话讲出来,本身就犯了自己说的第二条——挑战了大众的接受度。如果改成“少很多工作机会”可能观众的直观感受就会不一样。

而”女人“这两个词之所以会引起大众种反感,个人认为可能传统文化和汉语讲究雅。直接讲“死在女人身上”,不够雅,太粗鲁,而”女人身上“从某种语义上有性的含义,容易让电视前面的人尴尬,尤其刚好是不熟的人一起看节目时。

如果这是群人私下讲讲都无所谓,但一个公众人物在公开渠道讲出来,就会引起不适感。当观众不舒服时,自然会反感你,进而导致你少很很多工作机会和少赚钱。

所以李诞会说包装了再说,就是让他雅一点或者说婉转一点。比如你:死在温柔乡里,可能观众的感受也就不一样了。


李誕.jpg

至于后面李誕提到“我是艺人,我最害怕的就是你让我做自己,我做自己,你就见不着我了。”从他的脱口秀节目来看,他其实是在某种程度上做了自己, 并尽可能的讲了真话,虽然是用看似戏虐的段子的形式。至于观众能不能从中听出真话,那全取决于观众自身。如果因为你自己没有听出真话的部分,或者觉得人家不够直接,就动辄叫嚣“(你说脱口秀的)你要做自己!“ 我只能说这种人可能从来都不知道现实、无奈、妥协这几个词的意思。

再说说,整个节目看下来的感觉,许知远的采访一直给人一种尴尬的感觉,我隔着屏幕都感受到不舒服,但是看多了渐渐觉得可能正是这种尴尬的间隙,让我们看到采访者与被访者之间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不同。

相关文章

  • 看《十三幺》采访李誕那期的一点感想

    最近翻看《十三邀》,看到许知远和李誕的一段对话,觉得很有意思。 李誕问许知远想过用什么样的方式结束生命吗?许知远说...

  • 小記 2019-01-28

    一、怎麽想就怎麽活 李誕那期《十三邀》提到“自洽”這個詞,倒是很認同。現在的人多得是怎麽活就怎麽想,解釋自己爲什麽...

  • 李诞这样的佛系青年,只有他自己做得了

    《十三邀》,许知远采访李诞那期,李诞反复说“我就是一个艺人”。 许知远皱着眉头任性,李诞嘻嘻哈哈地小心。一个根本不...

  • 《十三邀》——许知远对话李诞

    重新看了《十三邀》许知远采访李诞那期节目,整个访谈下来,他们两个人的谈话像一场互相的较量。许知远想要挖掘李诞的内心...

  • 弱者?!强也!?

    在看奇葩说10月13号那期的时候,很多感想。其中一个最大的感想是强弱之势异也。因为在这次比赛前,从明面上看,我觉得...

  • 李普曼

    其实还是在读《李普曼传》,沃尔特·李普曼( WalterLippmann,1889-1974),他是《十三幺》许知...

  •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战友说:十三幺没有价值。那时我的心或是无力或是……。 十三幺没有价值? 我们开始加入007的时候,直接降落在十三幺...

  • 尴尬

    今天看圆桌派,采访周迅那期,全程都在围绕着说为什么她那么真实,而且她的真实很多人都在保护,因为这个话题,又说了一些...

  • 受高等教育者缺乏的,是表达愤怒的能力

    最近在重看许知远的十三邀节目,印象深刻的是采访俞飞鸿的那期。 俞飞鸿说自己一直在探索自由的边界。 在国外,有一次过...

  • 做音乐传递表达工具的张亚东,拥有心流的人离幸福更近

    十三幺有一期采访张亚冬,有这样一段对话: “我不懂音乐,从小做到现在,如果音乐想通过我表达什么,我荣幸至极,”(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十三幺》采访李誕那期的一点感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lwp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