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参加公司的一个会议,对公司发展的一个小片段深有感触,拿到这里做一分享。
我司是通信行业的国企,2012年正是运营商终端补贴如火如荼的阶段,彼时背靠电信承接手机的省代业务,我司日子过得极其滋润。作为江苏电信的战略合作伙伴,照理响应甲方广开营业厅的号召是天经地义的,不过经过公司的再三权衡,顶着主业的压力,我司象征性地开了4个营业厅,便基本放弃了线下零售的营业厅阵地。
做出这个决策,其实并不容易。一方面电信不仅给了开店指标,还专项给了扶持政策,于情于理,都无法拒绝;另一方面,开营业厅门槛低,业务扩张快,且贡献大量服务收入,公司的财报将更为光鲜。
那公司总经办为何抗住压力也要放弃这块业务呢?这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根据我司对手机行业的趋势判断,电信的终端补贴不会一直持续,一旦补贴减少甚至停止,营业厅的手机销售势必直线下滑,终端利润将无法保证;而伴随着运营商之间军备竞赛式的开店潮,单店号卡的发展量必然摊薄,酬金收入也会下降。终端利润和酬金收入未来都看跌,也就难怪我司视其为坑了。二是,终端板块我司擅长省代业务操盘,以小博大,总体轻资产运营,开200个营业厅并不难,但管理几千号新增的员工对公司就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挑战。
放弃了营业厅业务后,我司专注于省代业务,在运营商渠道式微后,继续和荣耀达成了战略合作,在公开市场保持了持续增长。为了摆脱终端业务对荣耀手机的过度依赖,我司于2018年开启了新的终端业务线——电商零售,经过2年培育,今年电商终端收入预计将突破10亿,形成了荣耀省代加电商零售的双腿格局。
2014年之后,运营商开始大幅缩减终端补贴,不再强势的运营商渠道失去了手机厂商的青睐,营业厅的生意也愈发的艰难,当年选择大肆开店的某兄弟单位甚至经历了一夜之间关停百店的壮士断腕。事后复盘,依然让人颇感惊心动魄。
我们太容易困于当下,只顾眼前,而只追逐财报的短期光鲜,这点于国企更甚。一言以蔽之,不畏浮云遮望眼,找准趋势,匹配能力,舍九取一,长期当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