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世间大多数心病

世间大多数心病

作者: 简夷山人 | 来源:发表于2023-03-21 14:41 被阅读0次

 心病还须心药医,这句话从影视剧里听来的就不少。什么是心药呢?又显得高深莫测,又显得平易近人。对症下药,解除心灵的负担,便是最好的心药。近来回温历史大剧《大明王朝1566》时,其中有一片段可做注解:因为朝廷改稻为桑的政策推行,所以需要用富商的粮食低价换购受灾百姓的粮田改种桑叶喂养蚕丝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而时任浙直总督的胡宗宪却清楚的认识到这是把百姓逼向流离失所,官逼民反的境地。他立即向好友也是隔壁省的巡抚赵贞吉调粮,赵贞吉怕得罪朝廷,借故迟缓推诿,胡宗宪这时竟然也一病不起了。这时,手下人为他寻访到了名医李时珍的踪迹,邀请为胡治病,期间赵也来探访,询问治病良方。只见李时珍卖个关子,说我这治病容易,但必须遵照执行,才能痊愈。赵立即请方,李时珍只要求赵立刻调粮过来,胡的病便能痊愈了。言罢,胡宗宪立刻精神振奋从床上惊坐而起,直称李时珍乃真神医。

我又想起了佛教著名的借假修真喻。话说,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前,在树林里修行。为达到超越世间痛苦的目的,佛陀遵从古印度的瑜伽士的指导,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就在佛陀以为要进入大道的时候,身体却已然不能跟上思想的脚步,承受不足这虚羸的状态,变得摇摇欲坠了。这时,一位采集牛奶的女人从旁边经过,看到了佛陀,并把牛奶供养于佛陀,佛陀选择了接受供养,渐渐恢复了些体力。成佛后,在僧团中确定了不能一味苦修的准则。此事,也被许多佛教的大德反复提及。告诫后来的学习修行者,修行不是折磨,证悟不是伤害,要能够在痛苦中放下 心理负担 ,让自己内心强大,目标明确,绝不是放弃目标,放弃修行,伤害自己。在佛教戒律中,自伤和自杀都是严重犯戒的。自杀,更是违犯了根本戒律。

上述所载可能会让大家觉得心里一紧,更显沉重。那就说一个更轻松的吧。有一个寒山问拾得的对话想必不少人听过,就是那句著名的: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后面还有一段弥勒菩萨偈,我抄录前面的一部分,大家更可以赏味一下:

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

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

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

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干了。

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

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

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看起来很不积极还逆来顺受的样子,很不招人喜欢啊。但是这里有个很重要的点就是:随缘。随缘吧。说起来很随缘,做起来总是违缘。因为总是不能明白世间的东西都是不恒定的,随时变化的。我们希望追求什么,大多数时候就是不能事与愿成,大多数时候就是事与愿违。就像这两句说的: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不纠结,不抱怨,不沉沦,不强迫,不折磨,不折腾。省力气,无烦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世间大多数心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sjm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