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宣王:目睹了父亲的流亡,于是在处事上谨慎,在政治上开明,有了召王等人的辅佐,革除了各种弊端。并重用毛公,毛公铸鼎记其事。宣王料民指的是计点人口,清查名户。之后也有了短暂的中兴。但是晚年的宣王固执己见,引起大臣的恐慌,以至于后来得了怔仲症,一次在外出游猎中大叫一声昏迷过去,几天后就死去了,此时是公元前781年。
毛公鼎:西周赫赫有名的重器之一,出土于陕西岐山(今宝鸡市岐山县),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毛公鼎铭文长度接近五百字,在所见青铜器铭文中为最长。铭文的内容大致是周王为中兴周室,革除积弊,希望重臣毛公能忠心辅佐周王,以免遭丧国之祸,同时赐予他大量物品,毛公为感谢周王,特铸鼎记其事。
周幽王:宣王之子姬宫湦shēng,宣王末年发生了旱灾和地震,再加上幽王无道,不听忠臣的劝,继续玩乐,并把申后和太子废了,亲近小人虢石父,周幽王为博美人褒姒一笑,虢石父献计,于是就有了臭名昭著的烽火戏诸侯。申国的诸侯听说女儿外孙被废,联合犬戎兵,杀了幽王、虢石父和褒姒生的儿子伯服,抢走了褒姒,原来的太子姬宜臼被立为周王,他就是平王东迁的周平王。
周平王:周幽王与申后之子姬宜臼
虽然继承王位,但是此时的镐京残破不堪,各地诸侯虎视眈眈,没有力量在关中立国了,于是在晋文侯的帮助下稳定局势并把国都迁到洛邑(今洛阳),因为洛邑在镐京之东,被称之为“东周”,追称镐京时代为“西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