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摊,很多年以前我摆过,大概持续不到一周时间,带着玩的心态。那时,我和梅子都是花朵般的年纪,为的是挣一支口红钱。我真正的地摊职业生涯,要从2007年的那次经历说起。

因当时我就职的酒店装修,员工整体放假半年。在家闲不住的我很是煎熬,尽管单位每月依然发工资,但我有种荒废了的感觉。
朋友虹燕在9月下旬联系了我,得知我在家闲着,就给我介绍了个工作,去百货交流会上卖衣服。地址在省体育场展览厅,我感谢她并欣然接受。
我的东家是一个很阳光的大男孩,叫小勇,他胖胖的脸上写满了真诚。我们似乎一见如故,作为老板的他也就领导我一个员工。
对于之前干过商业的我来说,这种交流会形式的练摊就是小菜一碟。我的销售额不错,业绩天天增长,东家看在眼里,乐在心里,而我也充分发挥了自己在销售这块应有的价值,真的不为打工挣这几个钱,我只是想有事干,充实自己。
那个星期五的下午,东家小勇接了个电话后,满脸兴奋地看着我说:“云姐,帮个忙好吗?帮我管几天摊位,我媳妇快生了,我得赶回河北老家,去陪她。”
我说:“恭喜!恭喜!真没看出来,你都结婚了,而且就要当爸爸。谢谢小勇信任姐,放心回家陪媳妇吧!我会守好咱的摊儿。”
小勇交给我2188元备用金,我接过钱时,身上突然之间有了种叫使命感的东西。
小勇的摊位主打中老年这个板块儿的衣服,主要是价位低,以勤进快销为主旨。虽然中间利润薄,但量化,收入确实不错,至少每个月纯利润顶三个人的工资。
2
当我以一个老板的心态经营这个摊位时,我的算术越来越好了。
清晨六点半,我坐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去康复路批发市场进货。穿过人潮人海,眼睛辨识着衣服的款式和色泽及流行性。嗯,我相信自己的眼光,“老板,把这个款式的棉袄每个码来10件,多拿点红色的。”
脸上挂满热切汗珠的我出门挡了出租车,大包小包地运回展览中心。
这批看着贵气且进价不贵的大妈款棉袄果然大卖,不到一天时间被疯抢一空。于是,我在第二天清晨继续去康复路进货。
星期六的中午,我挎着小勇的腰包上完洗手间后,顺便在露天吸烟区抽支烟。这一整天一整天地上通班,确实有些疲劳。腾云驾雾后,仿佛满血复活。当我穿过人潮汹涌的通道,一双含笑的眼睛盯着我“哇!云儿,你当老板了,这气质也太牛了,小腰包塞得满满的,挣了不少吧?”
“亮子,再别说笑了,我就是给朋友帮几天忙,真的没有自己干。要不要给你妈妈带两件衣服?今天才上的新货,特漂亮。”
“哈哈,你这是赤裸裸地宰熟呀!不厚道。”
“去你的,不识好人心,走你吧!”
没想到亮子真的去我们摊位给他妈妈挑了衣服,还是两件。他满意,我也满意,这就是传说中的双赢。
几天的相处中,我和左邻右舍的销售者已打成一片。我们相互竞争卖货,相互照应看摊。某些类似塑料属性的笑容、言谈流淌在展厅里。也有个别比较真诚的人,那天中午,我吃饭的时候,右邻小爱就帮我卖了一件衣服。人心换人心嘛!我把加倍的好回馈给她,帮她卖了三件衣服。
听小爱说,这个展厅的摊位基本上都是河北帮垄断,难怪我听到各老板都操着好听的河北方言。
之后,在我的留意中,发现以赶会为生的河北帮,他们天南地北地跑,真像是地摊中的游牧民族,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把生意经发扬光大到天涯海角。
虽然都是销售便宜的货品,但展厅监委会有专门的质量监管部门,而走南闯北,历经风雨的赶会族们也早已练就了一双慧眼,不管是外地的货,还是就地补货,都会严把质量关,这也是地摊赶会族的生存信条,没有人会傻得砸自己的饭碗,所以,销售的绝对是物美价廉的良心货品。
3
我的东家小勇在一周后的上午回到展厅里,开心地让我们看他儿子的照片,小宝贝真可爱!大家都送上美好祝福。
当我把厚厚一沓钱交给他时,他面带感动,说要给我发奖金,我说不用,你也不容易。一个月后结工资的时候,小勇多给我发了500块。
一个月的地摊打工生涯短暂而美好,让我见识了不一样的世界,也体验了一把当老板的快感。
听小勇说,他们下一站去内蒙赶会,快冬天了,那里很冷,我提醒他多穿点衣服,照顾好自己。小勇满怀感激地说:“遇见云姐真好,你帮我大忙了!谢谢你!”
我们分别在11月的街头,那天风很大,却晴空万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