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大家知道,彼岸晓吾是我的笔名。我的真名是一个非常男性化的名字,我出生时家里已有两个姐姐,父母怀着对儿子的殷切希望给我取了一个男孩名,希望可以招来一个弟弟。都说名如其人,从此我的命运就像这个名字一样,开始了千锤百炼的过程,在苦难里开放出希望的花来。
我的生活曾多次被高高抛起,又狠狠摔落,满地狼藉。第一个被摔碎的是我的音乐梦,从9岁起,我就每天凌晨站在楼下的小房里开始练小提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但是直到我考入了部队文工团,我才从井底爬了出来,见识了海阔天空之后,方知我成为贝多芬的几率是万分之一。
就这样,我转行考入了军校,开始学习护士,不再做音乐梦了,我把时间和精力放在阅读名著上,哪想到这也是在错误的时间里升起的另一个白日梦。军校生活是整齐划一的,就像我们叠的豆腐块被子,因为沉浸在小说中,无论是紧急集合,还是突击考试,我都漏洞百出,狼狈不堪,被队长批得体无完肤,每天都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家部队医院,开始接触临床病人,当时来我们外科就诊的患者多数是癌症。大家想想看,一个刚毕业的女生,性格敏感脆弱,社会大课堂给她的第一节人生课,就是死亡连续剧。
那个年代癌症是绝症,死者看得多了,感觉自己也病了,脆弱的小心脏经常处于抽搐状态,于是我开始试着写作,希望自己能从痛苦中超脱出来。各种各样的死亡以及病人痛苦的挣扎,迫使我思考生命的意义,写作陪我熬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第一篇文章寄给了一个护理杂志,得到20元稿费的那一刻,我心情激动,两眼放光,握着汇款单感觉握住了全世界。
但是,我很快就感觉到了部队的局限,于是转业到了地方工作。
部队虽然培养了我军人的意志,但是我转业后的工资却低到连我女儿的零食都买不起。罗锅上山的感觉十分难受,我只好忍痛割爱,抛下三岁的女儿和单位的铁饭碗,飞到广州开始打工。
从小练琴的经历,以及后来军校和医院的磨炼,养成了我顽强的精神,我花了5-6年的时间,从一个被广东人嘲笑的土老帽,蜕变成一个月薪过万的市场部主管。
一次,我带客户在瑞士进行商务访问,行程结束的当晚,客户建议把带来的好酒喝掉,于是,我们一行7-8个人干掉了三瓶茅台。第二天清早我发现手袋不见了,里面装着机票,护照以及很多现金,几个小时后飞机即将起飞,没时间补办护照,只好拿着身份证到机场试试运气,结果机场同意我离境前往香港。
到香港时,我高兴得无以言表,结果却被海关卡住了,宛如一盆冷水从天而降。当时的香港没有回归,我必须在机场住三天,等着公司帮我补齐所有手续。我睡在机场的椅子上,饥寒交迫中,反复默诵着天要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往事不堪回首!
花花世界,纸醉金迷。随着我的能力日渐提高,公司里的陷阱也相继出现,最后,我只能独自一人抱着一个纸箱,离开了奋斗了几年的公司,赴美留学。
30多岁的我再一次重头开始,心里唱着“心若在,梦就在,一切不过是从头再来”,带着一本英语900句,登上了前往纽约的飞机。
不记得谁说的,如果爱一个人,就带她去纽约,如果恨一个人,也带她去纽约。刚到纽约的第二天,我就走丢了,一个黑人胖警察叽里呱啦一番询问,我一句都没听懂,忍不住问他,你说的是英语吗?一个路过的中国人当场笑喷,同情地把我带回了法拉盛。
在纽约,我学会了登山打猎河谷漂流,也习惯了路过的陌生人朝我吹口哨。我交到了世界各国的好朋友,知道了精彩可以有一百种打开方式。
当我沉浸在纽约多姿多彩的学习生活时,震惊世界的911惨案发生了,而我,当时就在姐妹塔附近,亲眼目睹了两架飞机把天堂变为炼狱的过程,简直是一部活生生的好莱坞大电影在身边上演,到处都是满脸血泪的逃亡,冲天火光和母亲病重的消息一起袭来,像子弹一样射穿了我的心脏。
当我以最快的速度逃回北京,母亲还是因心脏病突发永远地离开了人世。虽说后来我在国内创建了公司,过上了还算成功的生活,但失去挚爱亲人的痛苦从未离开过。
我的人生,就这样大起大落了好几个回合,除了有一颗坚强迟钝的心脏之外,唯一能在无数个难捱的日子里给我安慰的就是写作。因为写作,世界以痛吻我,我却还之以歌。写作让我内观自己,从痛苦中抽离,用思考和理性去洗刷人生,让我更加自省并热爱生活。
02
通过我的经历,大家可以看出问题所在,我虽然拥有丰富的生活经历,但在写作的路上,我却一直在走弯路,为什么会走弯路,因为一直没有找到自己。
首先, 我们为什么要找到自己?
尼采说,生命中最难的不是没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每个生命都是一颗藏着伟大潜能的种子,但是初学写作的人,都仿佛进入了一个黑暗的迷宫,唯一想做的就是找到那根灯绳,一拉,通明透亮,豁然开朗。但是,什么是我们写作中的那根灯绳?找到自己就是找到了那根灯绳。
我们今天探讨的找自己,就是找到自己文学创作的偶像,随之,找到自己的写作方向以及属于自己的文风。
找自己,就是找到自己与生俱来的东西,找到那个绽放的时刻。我们知道,一堆干草对准太阳,无论多久都很难燃烧起来,但是,当我们拿一把放大镜对准太阳,干草顷刻间就被点燃了。
我们就是那堆渴望被点燃的干草,我们终生的使命就是要找到那把放大镜。多数人的一生都是捡了一堆干草,只有少数人找到了那个放大镜。
在写作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偶像,能大大减少我们的试错成本,可以减少走弯路的时间。
漫画作家蔡志忠说,我们需要尽早找到自己喜欢和擅长的点,明确具体方向,朝着这个方向果断瞄准,集中火力开炮,持之以恒坚持10年甚至一辈子,应该会小有成就。
简友们不难发现一个现象,在我们身边有些人已经写了很多年,但是,你把他今天的文章和十年前相比,并没有发现显著的提升,这便是没有找自己的结果。
也有一些作者,文风已经非常成熟,连载的故事一经登出就吸引了大批眼球,很多人以为他们天赋好,够聪明,但实际的情况是:他们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偶像,并且把偶像的风格渗透到了自己的创作之中。
写作是需要有天赋的,有的人天赋好,不需要思考,直觉上就知道自己该往何处奔,但是,大多数人是需要刻意寻找,才能给自己定位的。
兴趣是基础,好奇心帮着规划航线,重要的是你是这艘写作之船的船长,只有你才能决定它的航向。
王安忆最爱的作家:香港作家李碧华
玛克丽特杜拉斯最爱:法国文学家儒勒.米什莱
他们反复研读自己喜爱的作家,不断地在偶像的作品中吸取营养获取灵感。
然后,他们把亲身经历和自己想表达的内容融为一体,写出了激动人心的故事,让读者欲罢不能,唏嘘不已。
其次, 怎样找自己呢?
从感兴趣的作家切入,在他的作品中用兴趣扎住根基,找出自己和他的契合点以及匹配度。一个典型的现象是,偶像的作品会让你兴奋起来,产生出一种类似多巴胺的效果。
有的人天生对环境敏感,有的人则是对人物心理活动有觉察,有的人擅长讲故事,有的人对评论文章见解独到。
在找自己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不要给自己设限、也不要让情绪左右你的思想。画出一个思维导图,找出关键词,选一个作家开始尝试,感觉不对,换一个再试,说白了和找对象有点类似,谁也不是一下子就遇到了自己的“Mister right"。
选好了作家以后,开始质疑自己,为什么喜欢她?是什么东西打动了自己?弄清楚以上两点后,再研究一下她的生平,看她最初发表的文章以及最巅峰期的文章,找出她的成长脉络,研究她是受了谁的影响?你的经历和性格同她相比,有多少相似?从骨子里做一个分析,就像医学专家做基因测试那样。
当然,这有点难,需要耗费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那个古老的哲学问题:“我们从何而来,我们身处何地,我们将通往何方……”这个哲学问题,用在写作上,就是明白自己几斤几两,现处于哪个阶段,有可能达成的目标和成就。
罗胖讲过一个“飞轮效应”,大概意思是说,如果让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起初你必须使很大的力气,一圈一圈重复地推。当达到某一临界点后,不用再费大力,飞轮依旧会快速转动。万事难在开头。
确定了目标之后,给自己来一个考核,把同一个故事,自己去写一篇,写完了之后,再去跟偶像作家做一个对比。如果直接和偶像作家相比,感觉路途过于遥远,可以先在简书里选一个。
对比之后,我们会发现问题所在:我们对现实的表达还停留在故事层面的起承转合,没有向着深处探索,缺乏一种批判的眼光,还有我们思想深度不够,文字不够精炼,对人物描写不够生动,就像秃子头上的虱子,我们一目了然地看到短板和差距。
这个练习是开始向偶像靠拢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跟学习所有技能是一样的,比如,我们学英文,我们会先听老师说,然后我们跟读。学英文是由老师帮我们发现问题,但是写作需要自己发现问题。
找到短板之后,开始不断缩小这个差距,目标是把偶像最厉害的东西变成自己的风格。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找到了偶像,还需要看清楚自己。
要了解自己,也有一个方法可以尝试,哲学上有四个字:神、智、气、识。
“神”指的是一个人的精神,品格和心灵。
“智”,是一个人的智商,指人的领悟力以及聪明不聪明。
“气”,指的是才能、本事和天赋。
最后这个“识”,指知识和眼界。
认识自己包括以上四个方面。如果每项内容各占25分,四项相加之后就是100分。比如,有人分析自己,最大的问题是,写作天赋不是很高,但是,如果其他三项还可以,也能及格。这个总分数就是一个人可以冲刺的最高分。
最后,写手被分为两类,一类是你需要什么,我就写什么。另一类是,我的内心有话说,不吐出来我就被憋得很痛苦。天赋不够的成了写手,天赋足够的成了作家。
那么,你是哪一类呢?
当你对自己有了这种了解之后,你才能够找到你的路,当你找到你的路之后,你可以专注的走这条路,向前奔跑,这是一种非常喜悦的过程,没有徘徊,没有迷茫,没有纠结,你会走得更远,登得更高。
然后有一天当你俯视脚下,群星在你脚下灿烂,这是一种非常愉悦的过程。所以人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底线,找到自己的边界,找到自己的路,然后沿着这条路心无旁骛,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走下去,直到成功。
不辞辛苦地寻找文字中那个最真实的自己,找到自己的风格,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在这样做了,但是人类的天性都喜欢蜻蜓点水,觉得大概齐就行了,我们每天都在挖山不止,像愚公移山似的,但是选错了地方就开始使蛮劲,永远也无法感动上帝来把山背走的。
想明白与偶像站在一起,向她看齐,对我们的短期和长期发展会有什么样影响?然后,一路监控自己。
最后, 找自己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动态过程,它一生都不会结束。
这里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华人作家李翊云是近年在国际文坛上升起的一颗新星,她的写作之路非常与众不同,读硕士时她的专业是免疫学,实验任务很重,大家纷纷寻找减压的方式,多数同学选择了园艺来放松神经,李翊云却报了一个社区写作班。
美国的写作班老师十分擅长鼓励新手,生动的教学方法每每令她灵机一动,豁然开朗。没想到,从练习写作文开始,她便一发不可收了。
李翊云的秘诀来自她的偶像:爱尔兰作家威廉.特雷弗
《出轨》是威廉·特雷弗的一部短篇小说集。他以收放自如、犀利敏锐的笔触,讲述直抵人心的故事,呈现了一个失落的世界。
受她的偶像的影响,李翊云从出道至今,一直擅长写短篇小说,作品常在《纽约客》上发表,获得了弗兰克国际短篇小说奖和海明威小说处女作奖。
李翊云说过的一句话几乎是砸在我的心上:“写作最重要的事情,不是练习写作而是读懂一本好书,就是吃透一个作家的精神。” 晓吾认为这点非常重要,你即使盲目地写了十万字,不过是一个熟练的码字搬运工,但是如果吃透了一本书的精神,你等于拿到了一个武林秘籍。
在写作的路上,不走弯路十分重要。聪明的人总是能够看到,两点之间的那条最短的直线,于是,他们很快抵达。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找到自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修行,每一阶段,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和判断都会不同。
写作对有些人来说,是追求一种永恒,是雁过留声的呢喃,空中靓丽的弧影,大雪下的足痕,以及记忆中的风雨。
找自己的过程中注意什么?
一是独立思考
写作大潮仿佛火山突然爆发,看着冲天热浪,人们只有激动,却忘了探究火山爆发的原因和过程,更不会想起,火山也有它自己的周期,热量耗尽时,它会慢慢变成死火山。
写作赚钱的诱惑正在疯狂袭来。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不得不受到社会的影响。据统计,我们90%以上的决策,都是面对社会情境所做出的反应,而非通过独立思考。
此时,既要做到心在天上飞,也要做到双脚站稳大地。
二是注重有趣
王小波说,生命很短,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人们的压力正在日益加重,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有趣正变得日益重要起来。
找到自己的幽默类型,幽默也分很多种,黑色的,活泼的,当你找到了一款适合自己的,开始不断实践。
那个幽默,一定要修炼到完全融入你的骨髓,然后再写故事的时候他才会和你的文风浑然一体,这个地方一定要避免刻意的搞笑,为了幽默而幽默就会画蛇添足。
三是找对平台,找对笔友,找对编辑
这三项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世界上的问题,说穿了是人的问题。很多时候,人对了,事情便对了。
03
时间差不多了,结束之前,我把重点归纳一下:为什么要找到自己?怎样开始找自己?找自己的过程中注意什么?其中认识自己是一个重中之重。
我们都知道《人类简史》这本书,作者使用了幽默的语言探讨了人类是怎么一步步走向历史舞台的。其中一个新颖的观点是:人类是无法同狮子,大猩猩相抗衡的,但人类之所以能够站在食物链的顶端,是因为可以构建共同的“想象”,而共同的神话使得人类能够达成更大范围的合作。
800只大猩猩聚在一起,干不了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反而会引起大规模的混乱,但800个基于共同想象的智慧人类聚在一起,却能完成许许多多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现在简书把大家聚在了一起,我们正在完成能量传递的使命,作为个体,我们都是闪烁的星星,但聚在一起,我们会变成一个太阳。
希望我的分享对你有所帮助,谢谢。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写作秘笈杂货铺
网友评论
1、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首先是写小说, 如果你不是名家, 那么你写的小说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开头。 好的开始是 成功的一半, 很多人看到前面几百字觉得不好看就不会有心情继续看下去了。 因为看小说本 来就是一个享受的过程,别人不是做研究,一个繁琐枯燥的开头是不可取的。
很多刚刚写作的人总是会想在小说的开头就交代清楚一些事情, 剧情的需要?其实这是不必 要的,一开始就要引人入胜,交代的事情可以慢慢穿插在小说正文的里面。
2、人称与性格
一半新手都喜欢写第一人称, 其实这是不对的, 第一人称的确开头很简单, 但是写到后 来就会越来越难写, 因为在一部长点的小说, 第一人称是有很多局限性的, 比如要交代文中 的我没有看到的事情, 我不知道的内幕等等, 这需要一定的技巧把握, 第一人称小说最忌讳 的是一下子我啊我啊,一下子又来一段事外人的口气介绍一些。这是不可取的。
性格方便要塑造好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 很多人喜欢把主角当作完美的人, 这也好, 那 也不错, 这样做的特点就是主角回变得没有特点。 应该抓住主角一个特点而着重描写, 这个 道理和业精于专是一样的。想要什么都抓住反而最后什么都得不到。
3、伏笔
想要小说精彩还是要靠剧情,剧情的精彩就要靠伏笔了,但是伏笔一定要安排的巧妙, 明伏和暗伏我就不多说了。 很多人写作都是写着写着就来了一个突变, 这样是不对的, 读者 会极其反感这样的情况出现。 还有一个情况就是牵强的伏笔, 这也可以说是找伏笔, 比如你 现在写到后来觉得不怎么精彩了, 想要加料。 就看自己前面的章节, 觉得有些地方可以当作 伏笔, 然后就在后面加情节。 这样找出来的伏笔根本不能算是暗伏, 太牵强的感觉会让读者 觉得你穹庐技穷。
挖伏笔要从文章一开始就挖,如果是长篇的话解开第一个伏笔的时候就要挖好第二个, 解开第二个就要挖好第三个以此类推。这样情节才精彩,读者才会喜欢。
4、内容和大纲很重要
正式的作品一定要给自己做一个大纲出来, 根骨好了作品自然好看, 很多新手没有大纲 的习惯,都是一边写一边想,这样往往到后来都不知道该怎么发展了。 除非你是高手, 要么 要是列一个大纲吧。
觉得没有什么内容可以写的时候只能说作者没有观察生活, 其实很多有趣的事情是可以 写进小说里面的,现实加上适当的文笔润色就是绝妙的内容了。
不管有没有大纲的情况下,只要是发表了的作品千万不要弃坑,这样做是不道德的。 以上说的小说写作都是正剧的, 其他的可以借鉴亦可相通但是其他还有其他的各种特性。
如果字想看更多的技巧,请关注我。
遇见分享
静坐反思
真心感谢🙏
———————————☆——————————
「收录通知」恭喜!本文已被粉丝社群〖简书就是个圈〗和〖简书文章精选集〗专题收录!!!
最欣赏的作家是张爱玲和钱钟书,后来发现他俩太传奇……
从今天起,开始崇拜你,就把你当作我学习的榜样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