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进步一点点想法读书
梁山的终身常委——智多星吴用

梁山的终身常委——智多星吴用

作者: 十日十月Freddie | 来源:发表于2022-11-05 09:53 被阅读0次

        在《大宋宣和遗事》里面,智多星的名字叫吴加亮,《宋江三十六人赞》里叫吴学究,学究是对一般读书人的称呼。《宋江三十六人赞》给他的评语:“古人用智,乂国安民。惜哉所为,酒色粗人。”虽然只有短短十六个字,平心而论,这里“酒色粗人”的形象反而比今天《水浒传》里的吴用形象丰满得多。到了《水浒传》里,作者把他的名字改作“吴用”,有谐音“无用”的意图,这是一定的,但作者为什么要叫他“无用”,究竟是真把他视为“无用”的人,还是取“无用之用即为大用”之意?从《水浒》原文看,似乎后一种解释更为得当。

        先看他的“无用”。在《水浒传》中,对吴用进行了近距离刻画的场次有智取生辰纲、智激林冲、赚卢俊义上山等等。吴用这个人物对情节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场次还有双掌连环计、赚金铃吊挂、智取大名府和布四斗五方旗等。但这些情节只是单一突出了吴用的才智,并没有对吴用的性格有立体描绘,所以在读者的印象中他的性格特征并不太鲜明。有评论家指出,吴用为劫夺生辰纲而选中的黄泥岗没出郓城县境,而且他没有预先为可能的东窗事发寻找到对策,可见其智谋有限,绝不是算无遗策的。这倒是事实,不过要知道原先的吴用不过村头教书先生,并没有真正落草为寇的打算,而且初出茅庐,所以有失策自然难免。但吴用确实是山寨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宋江和卢俊义分别攻打东平府和东昌府时,宋江在东平府失利,宁可公然破坏游戏规则,也要让吴用归队。可见吴用并非“无用”,只是他发挥作用不在明处罢了。

      像宋江一样,吴用个人素质还是不错的。他读过书,有学问,又擅武,使得一手铜链。刘唐到晁盖村上,与雷横斗在一起,没有出色武艺的人是化解不开的。后来花荣结束吕方、郭盛的斗争,远远射出一箭,已经令人喝彩;吴用则是掏出铜链近身解围,更可谓出手不凡。但是吴用的铜链到了梁山上就不再被提及了。有人说吴用是“文人堆里扮武夫,武夫堆里充文人”,这话未免有些过分,吴用只是善于找到自己的位置而已。梁山上缺的不是武将而是文人,不是领袖而是智囊。吴用没有统率群雄的资质。首先,他的名望和资源远远不如晁盖和宋江,甚至不如后上山的卢俊义,不能靠他的名望聚拢人心。终一部《水浒》,吴用的人脉资源我们看到的只有一个戴宗。其次,吴用虽然擅长在具体战术上出奇制胜;但是在行军作战的宏观规划、梁山事业的发展大局等方面,他从不发表意见,完全听命于宋江。吴用缺乏全局掌控力,而这种能力,是领袖人物所不可或缺的。再其次,要成为领袖,必须承受得住压力,弯得下腰,舍得面子,狠得下心,而且要左右逢源,气度、格局都必须宏大。

      吴用在梁山上的地位之所以不能被取代,主要是因为他可以协调梁山群雄的分工,还长于在敌军安插特情人员。后来梁山与宿太尉等进行谈判,也是由吴用安排的。概而言之:宋江负责宏观,吴用负责具体;宋江负责内政,吴用负责外交;宋江掌握军权,吴用负责后勤。梁山的经济问题,《水浒传》里没有细说,我们只知道柴进和李应掌管钱粮,至于怎么建设和管理,我们不十分清楚,但也应该是吴用的功劳。

        宋江和吴用的初见是在宋江为晁盖舍命报信时,他们成为搭档则始于宋江第一次上梁山。彼时花荣提出要为宋江开枷,宋江拒绝,吴用与宋江的对话很值得玩味。吴用先笑道:“我知兄长的意了。”表明对宋江的认同,同时也暗示别人其实都不懂宋江,这样就拉近了自己与宋江的关系。“这个容易,只不留兄长在山寨便了”,是对上句话的进一步阐释,意思是他理解宋江这样做的目的是不留在山寨,保护自己的身份。“晁头领多时不曾得与仁兄相会,今次也正要和兄长说几句心腹的话”,表面上是说晁盖思念宋江,实际上是说梁山上的宋江旧相识们也需要与宋江叙旧,宋江需要稳固和这些人的关系,避免他们被晁盖拉走。“略请到山寨少叙片时,便送登程”,实际上是给宋江和各位头领一个台阶,既不驳头领们的面子,也不违背宋江的心意。宋江听了,果然觉得非常称心,说道:“只有先生便知道宋江的意。”其实就是承认了吴用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

        从宋江给梁山输送了很多人,自己却坚持不上山这点,吴用看出了宋江的志向不小。但他跟宋江的关系原本并不密切,所以不失时机地向宋江举荐戴宗。后来宋江写了反诗,戴宗上山报信,吴用故意让萧让、金大坚伪造蔡京的书信,并在当中留下破绽。这样,戴宗便会与宋江一道被羁押,两人之间就有了过命的交情。戴宗成为宋江的心腹,吴用也就有了在宋江面前说话的本钱。宋江刚上梁山时,尽管是二号人物,但已时时把吴用带在身边,两人的关系日益增进。

        我们会先入为主地认为,宋江的地位高于吴用是理所当然的,其实从梁山的发展史看,并不存在这样的逻辑必然。虽然宋江私放晁盖,也算是梁山集团的开创人之一,但他的上山时间远远晚于吴用。吴用早就是山寨的二把手,只是在宋江上山后,他主动将决策权让给了宋江,以确保宋江在梁山“三人团”中的核心地位。而宋江则投桃报李,始终没有将吴用逐出“三人团”。虽然后来卢俊义成了梁山名义上的二号人物,但吴用至死都居于梁山的决策层,是宋江格外倚重的人。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权力欲望极大的宋江无条件地信任吴用。早在梁山排座次的时候,宋江就安排公孙胜和吴用同为掌管机密的军师;等到发现公孙胜无意争名逐利,他又迅速将分权的人选调整为朱武,让朱武成为卢俊义的军师来制衡吴用。说宋江、吴用“风雨同舟,朝夕与共”的人,没有读懂梁山的历史。

        吴用这个人看上去鞠躬尽瘁,处处为梁山兄弟着想,但他并非真的笃信“忠义”。吴用对于众豪杰从来没有情感上的牵系,只有实用层面上的考量。他的撞筹三阮、智激林冲,开篇两场大戏都少了“义”的温度;而为了笼络宋江,置戴宗的安危于不顾,也足见他的冷血。这是他格局远不如宋江、晁盖的表现,也是他不能取代宋江成为领袖的原因。吴用也深知自己只适合做军师或丞相,为真正有本事的人铺路。高俅、杨戬害死宋江之前先杀卢俊义,也是因为他们清楚,宋江之死必定引发公愤,而在吴用的助力下,卢俊义必能迅速成为一呼百应的人物,仍旧会是他们的心腹大患。可以说,卢俊义的死与吴用的过人“相材”有些关系。当然,卢俊义和宋江都死后,只会充当他人智囊的吴用,就没有用武之地,只剩死路一条了。高俅、杨戬没有专门对付他的必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梁山的终身常委——智多星吴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srp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