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门外

作者: _小有 | 来源:发表于2016-08-12 12:53 被阅读25次

    大学里三年了,走遍学校各个角落,最感亲切的可能要数“南门外”了。

    大学里有三个气派的大门,北门、东门、南门。南门是最简单的一个,而最简单的一个却成为了晚上最热闹的地方。

    北门、东门、南门门口都是大道,晚上时,南门前的路车辆最少,交警城管管控较松,再加上两条车道间的空地较大,晚上十点左右小吃摊贩便聚集于此,形成了一个繁华的小吃集市。校内学生时时惠顾,这“集市”便可延续至凌晨两点。

    每日晚近十二点时,从教室回寝室,路过南门,时而也去南门外看看。这时的南门外到了繁华的尾声,但此时的景象仍是灯火辉煌,人声鼎沸,热气腾腾。这里有烧烤,有炒饭炒面系列,有土豆泥,有豆腐,有花甲,有鸡翅包饭,有猪耳朵、精武鸭脖、鸭架、鸭舌、鸡爪、鸡腿、鸡翅,有手抓饼、鸡蛋灌饼、肉夹馍,还有各种水果、冰淇凌、冰糖葫芦。光顾这里的有喝酒划拳吃烧烤哥们兄弟,有成群结队的社团同学,有成双成对的情侣,有直来直去背着书包独自一人的学霸,更有三三两两团战后出来穿着拖鞋背心的玩霸;有校内的老师,有附近工业园熬夜的白领,有送客暂停歇息的出租车司机,有开宝马车我无法判断身份的“顾客”……

    每个小摊的主人也各有特色,有朴实的不停炒饭、炒面、炒河粉的大叔,有歪着身子给美女同学烤鸡翅包饭小哥,有热情大方,高声叫卖臭豆腐的“豆腐西施”,又默默坐着没有生意的大妈,更有放弃自己生意,直接在别人摊前唠嗑阿姨……

    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能持续到凌晨两点,风雨也无阻。每个小摊,都是由小三轮车改装而成的,每个车上,都带着一把两把巨大的伞。小雨时最有氛围,红的黄的大伞被灯光照得分外鲜艳,大伞的边上升起袅袅的水汽、油烟,伞下人头攒动。此时如在伞下的小桌坐着,点几串烧烤,几碗茶,与朋友长聊一番,格外惬意。不要太多人,不要酒,不要划拳,不要喧哗。

    为什么我对南门最感亲切,因为这里最接近我的家乡。我的家乡没有吃夜宵的这个习惯,但家乡赶集的氛围在这儿见到了一点影子。家乡的小镇上,有一个大棚,每当赶集,棚下边聚满了人,买卖各种生活所需商品。小镇附近的农家带着自家要卖的东西往集市上赶,如小菜、扫把、斗笠等,也有屠夫宰好了几头猪,几头牛等着乡下人。城里的商人也会往这边来,带上要卖的衣服、鞋子、桶、玩具、水果等货物;住在城镇边的老太太们就喜欢在集市边搭的小摊,煮些面条、米粉、米豆腐之类。乡下人节省,饭店吃饭嫌贵,中午便在这些地方垫一垫肚子。

    乡下人在集市里除了买东西,还有两大乐趣。一是把集市当成展览馆,看看各家的农产品,也看看那些城里人带来的新奇玩意。二是平时难得见得朋友、亲戚等都可能在集市里遇见,谈谈家常往往耗费最多的时间。老太太们摆的小吃摊最是先聊的好地方。一是有吃的,也便宜;二是老太太们会多带一些桌椅,让她的顾客有地方做。其实,你累了,借她地方休息一下,不买她东西,主人也不会嫌弃。老人家图个热闹。

    南门外与家里的集市相比,是小巫见大巫。但大城市里不常见到这样的场所,所以分外珍惜。

    南门外的人,也最像家乡的人。小摊的主人都是下层人民,看见他们,最亲切。我光顾得最多的以为卖炒饭炒面的大叔。他看上去是一个很老实的人,脖子上搭着毛巾,不时的擦汗。他总是在不停的炒。他与妻子一块儿来,妻子在旁边的小摊上卖饼,生意不如他。我经常看见大叔炒好一份饭就轻声招呼妻子,妻子则像兔子般蹦过来打包结账。

    最近一日我去买炒饭时,大叔一人坐着看手机。我因心有所思,在他炒饭过程中没有说一句话,沉默冷清。最后他递过炒饭时,说:“没回家呀?”这句话暖暖的。

    有时一些摊主会打上自己的孩子,小男孩喜欢玩,大人时常呵斥;而小女孩可怜,黑黑的脸蛋,乱糟糟的头发,擦有鼻涕的衣袖,她默默地站在妈妈身边玩头发。他们凌晨两点收摊,回到家打理好在睡觉,估计三点多了。

    我是一个正在城市化的农村人,现在对农村怀有无限的留恋。曾与同学说:你愿意在办公室办公,还是在这里摆小摊……

    ����~�5m��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门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ste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