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叫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这里的习,指的就是我们常说的习惯。
孔子的意思是说,人性情本相近,因为习染不同,便相距悬远。
这句话除了表明了习惯的重要性之外,还体现出习惯的一个重要特性
——所有的习惯并非天生就有,而是后天习得的。
以睡前玩手机这个习惯为例。
当你是个婴儿的时候,是不可能有这个习惯的。
为什么?
从脑科学的角度看,人出生后就能看、能听、能吃喝拉撒睡,因为他们属于本能,是由爬行脑控制的。
玩手机不同于本能,它属于一个技能。
它需要理智脑进行一些复杂的认知活动才能掌握。
然而,作为婴儿的你,理智脑还没有发育完成,根本无法进行复杂的认知活动。
简单来说,你连手机是什么都不知道、都没见过,怎么可能会玩手机呢?
那这个习惯是怎么来的呢?
你晚上上床后一时半会儿睡不着,就会拿起手机刷短视频、朋友圈……
久而久之,就养成了睡前玩手机的习惯。
知道习惯是后天习得的有什么意义呢?它的意义重大。
你想,既然习惯并不是天生的,那就说明你是习惯的主人,始终都拥有选择权。
你可以有意识、有目的的培养好习惯,克服坏习惯。
很多时候你嘴上说的改不掉坏毛病,其实只是你内心有抵触,不愿意去改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