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讲《孔子与春秋》时专门讲过《论语·泰伯》中的这个名句,同时批驳了今人无知的错误解读。今天又有朋友问这个问题,我就再讲一次。
先讲几个常识。
其一,什么是儒学?儒学是诗书礼易乐春秋,这当然没错。诗书礼易乐春秋又是什么?当然是商周礼乐文明的典范。所以,请记住我对儒学的第一个观点,儒学的精髓就是商周礼乐文明。
其二,什么是商周礼乐文明?是诗书礼易乐当然也不错,但诗书礼易乐又是什么呢?是讲商周时期贵族们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和政治伦理的对不对?因为“礼不下庶人”,所以这行为规范和政治伦理主要是针对贵族士大夫的。请记住我对儒学的第二个观点,所谓诗书礼易乐,所谓商周礼乐文明,其本质是商周时期的贵族精神。
其三,请注意《论语·泰伯》的原文,不要断章取义。原文是:“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子曰什么“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呢?
当然是指孔子倡导的儒学,也就是以“仁”为核心的礼乐文明。
其四,孔子传播儒学,目的是恢复商周礼乐文明、恢复贵族士大夫的行为规范和政治伦理,方法就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但是,孔子很清楚,贵族士大夫们早已经“礼崩乐坏”,这是周游列国的经历所证明了的。所以孔子才开杏坛讲学,把儒学向全社会传播,且强调“有教无类”。这也正是孔子三千弟子多为平民的缘故。当然,孔子希望其弟子们即便平民出身,受儒学教化后要尽可能入仕为官,以影响君主和贵族士大夫阶层。
好了,我们再回到《论语·泰伯》的原文。所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前提当然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套儒学传播的方法论。
其本义当然是:如果老百姓可以接受这套教化程序,就由着他们;若接受不了,就想办法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即让大家明白儒学为什么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使”这个字,在孔子的时代与“吏”同字同义,指受命专门做某件事的人。这里的“使”当然是指孔子的学生们,即承担传播儒学使命的儒生们。“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直译就是:他们行,你们就由着他们,他们不行,你们就教化他们。
儒学所谓“知”,即仁义礼智信之“智”。请注意孔子时代的“知”即“智”,“智”是篆书之后才有的字。儒学讲知(智),指的正是儒学以及儒学传播的方法,即“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所谓知之(智之),就是让大家不仅知道儒学,还知道如何传播儒学。
许多人说,如何理解此话关键在于如何断句。我告诉你,关键不在于如何断句,而在于你是否对儒学及其背景、本质、目标和方法论有一个起码的了解。对儒学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自然只会断章取义或望文生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