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小学那会,清明节假期只有一天,但也都是跟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度过。在这天,我们都会集体去学校旁的烈士祠扫墓。这座烈士祠是为了悼念抗日烈士而修建的,祠堂院门的牌坊式门楼顶上高高的塑着一座抗日战士持枪的站像。
上学路上总会经过这里,每次看到这座塑像的时候,心里都是毛骨悚然的,不敢直视塑像的眼睛。因为经常听大家讲这位战士的眼睛,如果有年轻男子不幸死在附近,可能是因为这个男子曾经跟战士的眼睛对视过。等到翻新塑像的时候,祠堂里的人就会把死去男子的模样塑上去。小学五年,塑像不知道翻新了几次,每次翻新后,胆大的男同学都会瞪鼻子挤眼睛的吹嘘各种传说。
除了令人畏惧的塑像记忆犹新之外,印象最深的还是清明节那天的碰鸡蛋游戏。同学们都会早早的揣着自家鸡蛋来到学校,先来一场碰鸡蛋游戏之后,全校再集合一起去缅怀抗日烈士。虽然是老师要求带鸡蛋,但这天却成了一年一度的蛋类观赏、科普外加擂台大会。比品种,比大小,比成色,比硬度等等,大家好像是把攒了一年的稀奇蛋类都带到了学校似的。鸭蛋、鹅蛋、鹌鹑蛋都不算什么,各种鸟蛋啊,乌龟蛋、鸵鸟蛋、甚至还有比鹌鹑蛋还要小的蜂鸟蛋。这一天,这里只有你没见过的蛋。
当然,这些稀有的蛋是不可能拿来碰撞的,更不会舍得吃掉它们。于是,碰蛋的对象自然是几块钱一斤的鸡蛋。先是各自吹嘘自己的鸡蛋一番,什么鸡下的,下了几天,如何坚硬等等。然后再与提出挑战的人进行擂台,很快教室里自由组合扎成好几堆。每堆完好无损存活下来的鸡蛋再进行两两相碰,最后决胜出蛋王。但往往总是会有戏剧发生的,常常是几连胜的蛋会让人意想不到是会被某个已经破裂了一端的蛋的另一端打败,或者,鸡蛋自己滚到地上粉身碎骨。
而我在这一天,从来都没有跟同学碰过鸡蛋,要么是鸡蛋总是被我先吃掉了,哪怕是带三个还是四个。要么是因为迟到,急匆匆赶去学校的路上,蛋壳已经牺牲了。这是一种遗憾。
破裂的鸡蛋,当然就只剩下吃的价值了。所以,大家会选择把鸡蛋吃掉,或者有的带去烈士祠放在他们的墓碑前。四年级的时候,那次吃鸡蛋,把我吓到了。意外不是发生在我的鸡蛋上,而是后桌静静的鸡蛋。她的那枚鸡蛋,也几乎是完美胜出。在各种嬉闹声中,很平静的剥蛋壳时,一声尖叫,随后各种尖叫的把大家都聚拢在一起。我们看到了什么。看到了一只还没成型的小鸡在蛋壳中。这才是真正的蛋王,一个永远让人忘不掉的蛋王。
一阵兴奋喧闹之后,两列整齐的红领巾集合步行前往烈士祠。这里的氛围显然肃穆,再加上那位具有神秘色彩的小战士,我们总会掩着眼睛偷偷的看他一眼。
小学之后的清明节,就变成了三天的假期,我也没有再去过偷瞄过那位战士了,更再也没有一天吃过那么多的鸡蛋了。
�C��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