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心里颇不平静。
夫妻相处,有如唇舌相依,相生又相杀,逃不了的是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恨纠缠。我感觉迷路了般。
《亲密关系》这本书樊登老师的解读,如及时雨般让我如同迷雾中见到一丝曙光,拨开重重叠嶂,重新审视亲密关系中的彼此。
书中颠覆了人们普遍以来,对婚姻问题中解决的惯性思维-互相忍让甚至委曲求全的“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样的退让或许能换回一时的风平浪静,但是碰到类似的矛盾再次出现,退让的一方是否还能继续忍让,彼此能否再次看到所谓的海阔天空呢?
是否该退?为什么要退?什么时候退?应该怎么退?或许,我们思考的太少。如果没有从内心深处真正觉醒,我们还是会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
或许,所有问题根源的背后都如书中所说,一是我们对婚姻里的那个他/她抱有的期望值过高;二是在彼此有着难以理解的言行中,都隐藏着童年时代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痛。
一段婚姻,似乎都是以心心相惜看对眼的那一刻开始,经历了最初的甜蜜走向婚姻的殿堂,然后就像齿轮运行般按部就班的开始过柴米油盐、生儿育女的婚姻生活,在朝夕相处里谁都是初学者,犯错、试错、改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相爱容易,相处难”这句话实在一点不假。两个有着独立思维的个体,来自不同的原生家庭,他/她的前世你已无法参与,而他/她的今生你却需要不断融入,并期待合二为一,这个逻辑从一开始就有些不合理。
放下对彼此过高的期望,这是我学到的第一个理念。书中说,亲密关系认知上的偏差有三种表现情况:
⑴引起对方注意,当你发觉自己被忽视,感受不到对方对你的爱意时,就会用发脾气或伤害对方言语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或愤怒,这种情况类似小孩子买不到糖时的哭闹行为,如出一辙;
⑵权力斗争;当第一招引起对方注意没有奏效时,很自然我们就会开始划清界限,彼此的应该或不应该,对与错就变成了争论的焦点,胜与负变成了争论的方向,也就远离了我们原本解决问题的初心;
⑶报复心理;你怕痛吗?那么的不幸,我真知道你的痛点。于是在婚姻问题争执不下白热化状态下,夫妻彼此更能敏感捕捉到对方的痛点而予以还击,这也就是问什么感情最伤人的地方。
⑷自我放逐。如书中所说,当我一个人付出100%所谓的努力改变后,看不到对方50%的改变后,筋疲力尽的自己开始想,我那么努力有什么用?反正在你眼里,我一点都不重要。这样无奈消极的思维的结果可能就是冷战、不愿再跟对方沟通了。或许在外人看来,已是风平浪静,但是今后某一偶然事件再次触发,或许又会重新跌入认知偏差的死循环里找不到出路。反观我自己,就是如此。
那如何跳出认知偏差呢?我学到的第二个理念:认识投射在婚姻生活里彼此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痛。
很多时候,我们把亲密关系的分歧归根在具体事情的表象上,或者认为彼此性格不合或不够深爱,事实上远非如此简单。之所以想通过激烈的情绪表达不满或愤怒,是因为我们对他/她的渴求没有满足,这个渴求来自我们童年时对“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期望。
这的确很颠覆我以往对婚姻问题的认知,从来不曾想过童年原生家庭彼此父母对自己爱的表现会延伸到自己成人后的婚姻关系维护上。童年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父母尽可能多的爱,来确定自己对这个家庭的归属感,我们也会做很多能让父母引以为傲的事,比如学习优异、懂礼貌等来博取自己存在的价值感。或许父母一句责怪或一次不经意的忽略在当时并不会产生什么记忆深刻的伤害,但是却在年幼的孩子心灵的某个隐秘的角落变成了潜意识压抑着,我们没有发觉甚至意识不到,却在成人后的婚姻生活里,因为对方的一句话或一个行为将尘封多年的潜意识受到的伤痛惊醒了,这样唤起了积压已久的负面情绪一触即发,我们才会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说出最不想听的话来。
静下心来想一想我和先生婚姻一路走来的摩擦和挫折,似乎真的如此神奇般找到彼此童年时代的痛点,这样也就能心平气和理解对方的话不由衷和无心伤害,也就对彼此的感情不再产生爱或不爱的质疑。
或许,如书中所说,其实我们每个人并不缺少爱,我们对亲密关系的渴求很多不是必需,而是源自我们童年时代对归属感和价值观的缺失,才让我们更想从亲密关系的那一方得到弥补,认清这一点,我们才会从感情困顿的迷雾里释然并解脱出来,用更豁达和理性的态度去珍爱枕边人。从另一个侧面看,我们又是孩子面对今后亲密关系时链接到的原始家庭,为了今后的孩子不再犯我们认知的偏差或伤害,我们更应该维护好自己的婚姻生活。
感谢本书的作者倾心分享,感谢樊登老师的温情解读,感谢那个犯错又知错并愿意从此改错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