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饮食对促进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帮助,反之,则会影响学习效率。
有一个叫张然(化名)的学生。他读初中一年级,每天上午后两节课都没法正常听讲,坐在座位上很难受,不停地要前后动动,和同学打闹说笑,老师多次批评也没有效果。于是,老师把他父母找来,告诉他们孩子有多动症。父母自然很担心,于是就来找医生咨询。医生问孩子上午前两节情况如何?他回答说,前两节很好,可以集中精力听讲。于是医生又问他,为什么后两节总想活动?他回答说,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就是到了后两节就有些烦躁。医生首先告诉他的父母,孩子不是多动症,因为,多动症的孩子不可能前两节很好,后两节才开始有多动表现。
然后医生询问了一下张然的早餐情况。孩子妈妈告诉我,他很喜欢吃鸡蛋蛋青和牛奶,通常早餐是吃4、5个蛋青加一大杯牛奶。于是,医生推测可能是由于早餐饮食造成的,因为蛋青和牛奶属于蛋白质类食品,早餐全部都是蛋白质,缺乏碳水化合物,孩子体内的葡萄糖含量整个上午都处在低水平状态。葡萄糖也可简称为血糖,当大脑出现低血糖时,孩子就会表现出注意力涣散,长时间记忆力下降,而且年龄越小,大脑对血糖下降的耐受性就越差。
很多老师反映,小学和初中低年纪学生在上午第三四节课出现小动作,开始开小差。
为什么低血糖会影响学习效率呢?我们知道,葡萄糖是人们通过饮食而摄入的营养成分。学习、记忆等高级脑力劳动自不必说,就连为生存而进行的呼吸,以及各种活动也都需要以葡萄糖为能源。早上睡醒后不久,每个人都会有头脑不清的感觉。这完全是因为葡萄糖不足的缘故,尤其是大脑,比身体其它部分消耗的葡萄糖更多,所以刚睡醒时头脑发木不清醒。
美国科学家戈尔德教授对葡萄糖与学习的关系做过深入的研究。他把学习者分为两组,一组在学习一段时间后注入葡萄糖,另一组则置之不理。然后,对两组学习者分别做了学习测试,结果表明,注入葡萄糖的那组学习者的成绩要好于没有注射葡萄糖的那组学习者。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早餐中葡萄糖的影响。以医科大学的住校生为实验对象,对早餐吃葡萄糖的学生和不吃葡萄糖的学生的成绩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早餐摄入足够量的葡萄糖的学生,成绩相当好。这就是说,进餐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一旦增高,记忆力也会与之成正比,相应提高。由此可知,饿着肚子坚持学习,是非常不讲求效率的。
另外,虽说葡萄糖能提高记忆力,但是饭后马上开始学习,却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实际上,进食后,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在体内转化为葡萄糖,大约是在饭后两个小时之后,然后,大脑可以高效率地工作3个小时。也就是说,饭后第2~5小时是最佳学习时间。
希望妈妈们可以调整一下早餐的品种,保证孩子们的葡萄糖摄取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