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还乡连载建房记
还乡连载建房记1.4

还乡连载建房记1.4

作者: dd750f91d241 | 来源:发表于2018-06-04 21:07 被阅读1次

2014年我经由王狼狗加入谢英俊团队,因为我没有学过建筑,所以岗位一直很模糊,介于工务和业务之间。好在这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事业,和王狼狗作为两个诗人加入这个疑似乌托邦的团队,虽然也没人看过我们的诗,总归还是相得益彰的。

那年我先后呆在雅安震后重建工地、凉山州里的彝家新寨工地以及云南鲁甸震后灾区。我们的轻钢结构在成都新津的工厂里预制好,所有部件靠螺栓连接,运到山上工地,然后就是所谓妇孺都能操作的事情了,也就是谢英俊早两年的核心概念“协力造屋”。

不需要专业技术,所以不需要找施工队,不需要高能耗建材,因为可以用泥土作填充墙。因此,理论上不需要支付工钱,村民们“协力造屋”轮番帮忙修建,也不再需要购买砖瓦水泥,草土作为填充墙和抹面,这样,一栋房子的修建价格就仅仅是工厂卖出的一套结构的价格,可以低至四五百元每平米。

实际当然不是这样,现实和密密匝匝的钢结构一样骨感。对于这一点我没有“拨乱反正”的兴趣,世界上的“乌托邦事业”从现代社会诞生以来,其逻辑都是相似的错误——首先就假定了人是完美的,或绝对趋向完美。

而我见过的人性都是一开始可塑性极强,然后迅速塌陷成泥,并烂泥糊不上墙的。我自己也是这样的吧。挣扎是必须的,没有挣扎的人性收益都在耍流氓吧。哪有钢铁意志一般的人性呢,我爸爸那一代人曾经以为自己是,但那是工具性加诸肉身,而且不是工具理性,而是工具幻觉,致幻品是夹边沟一般的磨炼。

去了谢英俊团队,开始还不好意思说我想自己建房。有同事问起,我就说,是啊,难道不行吗?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可是轻钢房贵啊!

用标准化的工厂预制结构,辅以非标准的“协力造屋”,实际这就是双重标准,既是非完全集成式建筑,又是非完全发散式施工,得到的只能是一个非标准的成品。当然这也算不上缺陷,广大农村地区包工头造的房,不也是用标准化的钢筋水泥砖头,辅以非标准的工艺工序么。只能说难逃前工业社会环境之咎吧。

结果一整年我也没准备要建房,什么房我都没准备建。到了年底,从鲁甸回到陈林盘,我妈都在准备拆旧房了,完全没有臭知识分子的前怕狼后怕虎。然后谢英俊团队说,反正鲁甸也空手而归,最近工厂的机器都快生锈了,你要建什么户型啊?

微信订阅号Zhang3YongYong

相关文章

  • 还乡连载建房记1.4

    2014年我经由王狼狗加入谢英俊团队,因为我没有学过建筑,所以岗位一直很模糊,介于工务和业务之间。好在这是没有建筑...

  • 还乡连载建房记1.6

    在浩浩汤汤的城市化进程当中,中国的土地,分属城市和农村两种属性,二者之间不可轻易逾越,那么返乡建房,就不是以城市改...

  • 还乡连载建房记1.2

    我只是想简单交代一下,那时我是怎样的一个,没有身份,没有财产,和没有精神家园的人。然后就要说到为什么要建房的问题。...

  • 还乡连载建房记2.1

    我父母是临近1949生人,70年代生下了我们兄弟三个。我排行老三,大哥、二哥分别长我7岁、5岁。大哥腿残,光棍,在...

  • 还乡连载建房记2.3

    正是因为陈林盘有此前世今生,所以旧房3.0拆起来一定是令家人尤其是我爸妈感慨的,但谁也没有表现出来。我从云南鲁甸回...

  • 还乡连载建房记2.4

    2005年,成都农村在法律上取消了农民这一身份,也就是身份证上写“居民”而不是“农民”,从此开始,所有人得到的是拆...

  • 还乡连载建房记2.5

    我妈的准备工作只是让我行动了起来。我二哥一家三口像往年一样去云南老丈人家过年去了。他们决定和我一起建房是我拆完旧房...

  • 还乡连载建房记3.1

    我确定要建的户型是三开间带平顶耳房的二层带天窗住宅,在谢英俊最早开发的户型里,只是简单地编号为7号房,总建筑面积2...

  • 还乡连载建房记2.2

    张家人是陈林盘的外来户。1948年,在成都经营绸缎的爷爷返乡避祸,但他在陈林盘邻乡的老家是回不去了,因为40出头的...

  • 还乡连载建房记1.5

    像余华一个小说题目一样,《十八岁出门远行》,然后一晃就到了36岁,没有成为扎根“外面的世界”的凤凰男,我曾经说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还乡连载建房记1.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tfu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