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对于参加高考的学子来说,填报志愿是一项重要且令人费神的事。前几天,三叔发来信息,说是二女儿今年高考成绩不错,不仅上了重点线,还超出近一百分。要报志愿了,让我给参谋参谋。
好为人师是许多人的“优良”品质,我也不例外。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控制自己。每每遇到他人征求意见建议时,我总在内心提醒自己:不要以自己的好恶去影响别人,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生活做出选择,面对并承受他们选择的结果。所以,我就从自己的经历,结合查询的资料,给他们提了一些意见。最后重点强调,这只是我个人的建议,决定还是要他们来做,尤其是应该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
忽然想到了自己十几年前填报高考志愿的场景。
我们个人的生活也如教科书中宏观的历史一般,只有经过时间的沉淀,才能发现当初选择的意义。经过十几年时间,再回头看当初高考志愿的选择,确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当年高考,分数和批次出来,开始填报志愿。我们三个要好的朋友,一起商量填报什么专业。当时大家还都没有接触互联网,不知道度娘,也没有上过大学的亲戚朋友,大学、专业的一切对我们来说都如雾里花、水中月。对于那一长串的专业名称,如计算机科学技术、自动化、机械设计等究竟是干什么的,没有一点概念。
我虽然学的是理工科,但对于数理化其实不太感冒也不是很精通,就打算选择语言类的文科专业了。
X君和J君所学均为文科,X君其实也不知道选什么专业,大抵选了思想政治之类的专业。只有J君不知道从哪里获得的信息,认准了要选市场营销专业。于是,大家嘻嘻哈哈地选了自己要选的专业。
结果出来,X君考上了一个普通的专科,思想政治专业。J君也顺利上了市场营销专业的专科院校。我最初选择的多为语言类专业,但由于分数不高,又服从调剂,最后被调剂到一个工科类专业。于是,大家各奔东西,开启了各自的不同人生。
后来,X君三年专科毕业,接了两年本科。本科期间,全力考研,又考取了一个名牌大学哲学专业研究生。这一步是他求学生涯的一个转折点,因为对他来说,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专科院校生一举考取名校研究生,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硕士毕业后,他继续考博士。第一年没有考上,全职复习一年后,再战,终于如愿以偿。如今,他已经顺利拿到清华博士学位,即将到一个211院校哲学系当大学老师。
X君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向自己事业的顶峰。就像《阿甘正传》中的阿甘最后决定跑步一样,跑到了一个驿站,他就想,既然已经到了这里,为什么不再多跑一段呢?于是,多一点,再多一点,最后,他获得的成就连他自己都难以想象。可以说,X君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与他的不懈坚持是分不开的。可能最初起点很低,但始终不放弃追求最高点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总归可以到达最初仰望的高度。
再说J君,专科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工作后还跟同学一起创业,搞过一些项目,最后效果也不是太好。但他就是这样一个有想法的人,能够不断地尝试新的东西。后来,到帝都找工作,还是做市场营销工作,一路从底层做到中层管理。后来逐渐有了人脉和资源,开始自己创业。目前,经营着自己小公司的同时,还在为朋友的公司做事。由于公司刚起步,就他一个人在做,但是像他这样一个喜欢折腾,有想法又自信的人,前景应该是一片大好。
最后说到自己,本科毕业后,考研究生到了一个研究院,毕业后留院工作,一路按部就班走到今天。没有大起大落,没有激情澎湃。专业是随机安排的,没有所谓的热爱,也不是很排斥,就这样平平淡淡、波澜不惊。
十几年前,我们彼此选择了自己的方向,已经决定了我们各自不同的人生。现在回头看,我仍然相信,选择没有所谓的对与错,只有适合不适合。能够尽早找到自己的所爱是一种幸运,跟随内心,坚持自己的方向,终会取得不一样的成就。如果像我这样,没有明确的方向,就容易被选择,只能被生活推着向前走。这样人容易疲惫,也不容易有激情去追求更高的成就。但是即使这样,我想还是应该适时纠偏,既然不能选我所爱,就想办法爱我所选。随着时间的打磨,随着业务的熟练,我逐渐开始喜欢上自己的专业,也希望在这一块土地上尽力耕耘好。
现在的孩子选择更加自由,更加多元化,或许我们现在纠结的东西,到他们那一代就不算什么事了。
想当初,我们父辈们还是毕业分配的年代,哪有所谓的自主选择;我们这一代开始有了选择,我们的下一代,只会是向着更加开放自由的道路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