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咖啡

作者: 牧子谦 | 来源:发表于2018-01-14 23:16 被阅读27次

           前几日,观止的读书群里给了一个讨论话题,关于“苦和甜”,问题是这样的——圣经中的两人人物,比起约伯的先苦后甜和所罗门的先甜后苦,你更愿意选择怎样的生活。使得我想起写一篇跟咖啡有关的文字。

           跟咖啡的结缘,当然是跟众多医学生一样,源起期末复习月开始的通宵达旦。有趣的是,医学院的图书馆的饮水处旁边的垃圾桶里,雀巢的包装袋是最显眼的。一支雀巢的速溶,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医学生期末复习必备上品,快捷价廉,开水冲倒入盛有黑白的粉末的水杯中,开水变得浑浊,还没来得及跟水分子接触的咖啡粉们聚集成一团和形成的气泡漂浮在表面,再盖上杯盖,施以猛力晃动,直至全部溶解,整个自习室都散发着迷人的香气,随之困意全无,全身心投入到期末复习中。这大概就是我对咖啡最初的认识。

            后来又接触到了现磨咖啡,大致分为两个阵营,连锁品牌,如随处可见的绿色女神星巴克,英伦风的Costa,另外就是精品咖啡店,一线城市居多,魔都上海是其代表。最初只好奶咖,觉得美式,浓缩之类的黑咖啡是嗜咖如命之人的饮料。直到有一位先生说:喝咖啡的时候,一开始点得最多的是卡布奇诺之类,直到喝多了,最后就只喝美式了。诚然如此,我尚不能领会先生所言。

           后来又有机会去咖啡馆帮忙,对咖啡的大致分类也算是有了了解。空暇之余,就去“逛馆子”,也就是去发现品质不错的咖啡店,后来也就时常带上背包包,装着电脑和书,泡馆子,当然看得都是阳春白雪之类的无用之学,以至于熟人问道去哪放飞自我,索性以喝咖啡为由回应。

           从前的日子很慢,车马,邮件都很慢;现在的日子很快,高铁飞机打破时空之隔,电邮光速送达。有些事情在每天的重复中成了习惯,例如,周六周末的早上抱着电脑去星巴克听齐先生讲散文,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驻足停留到巴黎的小旅馆满眼烟云繁华,在瓦尔登湖边的小木屋唤醒自己的独立日到葛底斯堡聆听林肯演说,在每当繁华落尽,黄昏到来的时候,看着约翰逊博士在煤油灯下,用鹅毛笔沙沙地书写的感动到千万里的东方,梁实秋先生辛勤翻译莎翁全集决绝。。。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咖啡成为生活的必然,甚至到读到普鲁斯特品鉴欧蕾咖啡的时候,满口溢津。选择连锁咖啡品牌的好处在于,不管你在哪里,它还在你的城市中,你随时都可以找到它。在时间的故事里,慢慢地,奶咖厚腻体现出来,开始更喜欢美式的纯粹,澄澈和通透。

            若回到“甜和苦”的思考,我不会选择约伯的先苦后甜,亦不会羡艳所罗门的先甜后苦。在我的宇宙里,它就像是喝咖啡,奶咖有它的苦涩和甜腻,美式一般是苦涩的,但是若你遇见咖啡师里的高手,可以品鉴到美式入口的瞬间,酸苦中会带有一丝的甜意,瞬间即逝,因为不要忘记,咖啡豆本身就是水果。

    所以对于这个相对的概念,“苦和甜”是生活中混杂出现的,甜即是苦,苦亦是甜,甜苦本无异,何来甜和苦。当然这些都是基于当下自己粗浅阅历的观点,尚不能概括这个宏大的命题,我期待通透的那一天。

           这大概就是我跟咖啡的故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与咖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tnl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