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一天,翻完了这本书。
现在看东西有一个习惯,在读《认知迭代》的时候有一部分讲到了冥想的力量,就迫不及待想要了解冥想是否是真的这么有效。翻完之后,反倒有一种释然。
《冥想的艺术》这本书的作者克里斯蒂.麦克奈丽是哲学与宗教教授,师从鱼印度、中国印度以及西方的很多佛教大师,是一位著名的精神导师、瑜伽大师。她在世界各地教授灵性修持与生活之道,获得了很多人的喜爱。
在这本书中,作者从“出离的必要,打开我们的心,意识铭印、入定、空性、秘密之法”这五部分介绍进入冥想的五个阶段。
或许是修为还不到,对书中的很多内容并没有仔细研读。但有三点,引起了我深度思考。
如果把每一天当做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来过,你将会如何选择?
这是每一个人都要直面的问题,但很多人都没有直面的勇气。
文中说到:“想想你用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来积攒的东西——汽车、房子、金钱、职位、权利、名分、你看着他们,全无任何价值,因为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帮助你;想想你所有的朋友、家人和爱人,他们的手都仅仅想要碰到你,但却无法帮助你。
你已经失去了四肢的功能,无法拿起书本,视力在衰退,不能再阅读了;头脑也在渐渐衰退,不能再做冥想了——为时已晚,你等的太久了,现在已经没有时间了。”
从来没有想象过这样的一个场景,当我们原有的能力一个个逐渐失去,我们的心将会受到什么样的打击。
前段时间在跑步的偶然间隙,突然想到一句话:“我为什么要跑步?或许是要在失去跑步能力的时候回想起来自己还曾经有过奔跑的经历。”
或许这就是我想不断突破最主要的动力。无论是积累一种谈资,还是长一分智慧,总是曾经经历过,体验过,感受过,就比以后丧失能力以后的懊悔有趣的多。
进入中年,很多东西都在慢慢失去,拥有的这些才显得弥足珍贵。只是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想清楚我们拥有什么,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感到无比后悔。
每一年的总结,或许更应该总结的是,我们逐渐在失去的那些能力,我们现在还拥有的财富,这比简单的年终总结要重要100倍。
通往快乐的路,到底是什么?
生命像海面上的泡沫。你没有时间可以浪费,每一刻都十分宝贵。
昨天在一个好友群里征集:2019年,你觉得最想坚持最想浪费时间的事情是什么?
大部分的人选择了“努力赚钱”。
确实,赚钱能带来精神的满足,但赚钱也消耗了过多的快乐。
书中讲到,人生有三种苦:第一种是显而易见的苦,诸如头痛和心碎的苦;第二种苦因为我们一般会把它看成愉快的。一顿美餐、一份好工作等,因为他们终将结束;第三种苦是最坏的,那是一种无处不在的苦,我们队自己将会有的遭遇没有任何控制力。
当你徒劳地试着抓住你所认为的一切是“我”的东西时,一切却在瞬间被剥夺。这或许就是生命的残酷之处。
那么如何找到通往幸福的路?
我们生来具有不可思议的潜能,但多数却只是沉睡在我们内心。我们就像仍在蛋里的雏鸟,根本不知晓我们可以拥有多么广阔的天空。我们每日辛劳,还找不到快乐,是因为我们在追逐的过程中把心弄丢了。
只要一个契机,只要一滴水,就可以让你心里所有的种子开花,送你到上辈子停下来的地方。或许这才是需要把心找到,冥想的理由吧。
冥想只是一种工具,它本身不是目的,只是通向目的的一条道路。
在冥想的过程中,探索自我的边界:让自我变大,直至整个世界是一个整体,你的亲人都是你的一部分。
书中说到:“如果你自己想要快乐,那么就学习为他人而生活。如果你想要有满足感,那就尽力让他人快乐。这就是获得快乐的唯一秘法。”
出离愤怒,其实是一种无知
愤怒是一个魔鬼。
如何才能克服这个精神修行上的终极挑战呢?
有很多方法可以借鉴:
第一种是,想一想愤怒对你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会让你别的很讨厌,会摧毁你意识里所有好的铭记,会让你晚上睡不着觉——它可以帮我们避免“耿耿于怀”的倾向。
另一种是几句很简单的话:
如果你对这件事情有办法,那么干嘛要生气呢?
如果你对这件事情没有办法,那么又何苦生气呢?
——任何时候对任何事情生气都只是在浪费时间,而且生气根本不能解决问题。
智慧和无知不能同时存在于一个意识里。生气的时候就是处于无知的时候。所以我们要将我们的意识充满智慧——明白事物是如何发生的。
其实正如作者所说,一个人活着需要四种养料:食物、睡眠、希望和专注力。简言之就是身体和灵魂。专注力就像是意识的食物——正如睡一个好觉能恢复身体的精力,专注力可以让意识变得年轻。很多时候我们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物质的丰盈,却恰恰让灵魂逐渐荒芜。所以才有了无限多的后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