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认为:巴尔扎克是唯一一个他会不假思索便冠以天才之名的作家,也是最伟大的一位作家。因为其作品为人类精神的宝库增添了财富。
他的伟大之处并不在于单独的某一部作品,而是蕴含于其作品庞大的总量之中。巴尔扎克涉及的领域涵盖了他那个时代生活的全部,范围也是遍及法国全境。他拥有超凡绝伦的创造力以及惊人的创作才能。
而在巴尔扎克的安葬仪式上,文学大师雨果也发表了感人肺腑的悼词,对巴尔扎克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第一等的一个;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最高的一个。……
“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这部庞大而奇特的作品的作者,就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加入了革命作家的强大的行列。
“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他一生创作甚丰,写出了91部小说,塑造了2472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合称《人间喜剧》。
代表作有《人间喜剧》《驴皮记》《高老头》《朱安党人》《欧也妮·葛朗台》《高利贷者》等。
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里,他以惊人的热情、惊人的毅力、惊人的速度、惊人的文思从事创作劳动,最后,获得了惊人的成就。
巴尔扎克就是这么一个任性的天才,不仅任性在其惊人的文学成就上,还任性在他恣意红尘实则寂寞无边的世界里。
1.对待事业,他是任性而疯狂的
据说,三十岁出头(已经功成名就)的巴尔扎克是这样子的:1.57米的身高,矮壮、结实,但是因为双肩强壮、胸膛厚实,所以倒不会给人十分矮小的印象。
他公牛一般的脖子皮肤白皙,与红彤彤的脸膛形成鲜明的对比,厚厚的嘴唇红得惹人注目,还总是挂着点微笑。
他脸上的表情快活、直爽、亲切并且善良。
拉马丁谈起巴尔扎克时如是说:“他的善良并不是那种心不在焉、随便应酬的善意,而是迷人、聪慧、充满深情的善良,它让你心存感激,让你很难不喜欢上他这个人。”
他精力旺盛,活力充沛,仅仅待在他身边都会让人不由得振奋起来。
他家里本来是让他当律师的,但是他想要成为一名作家,或者说他执意要成为一名作家。家中为此爆发了激烈的冲突,但是到了最后,虽然母亲——她是一位既严厉又务实的女性,奥诺雷从来都不喜欢她——依然强烈反对此事,父亲还是做出了让步,决定给他一次机会。
他们约好给他两年时间,让他看看自己能做成什么。他租了一间每年六十法郎的阁楼住下,在里面安置了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一张床、一只衣橱,还有一个充当烛台的空瓶子。
时年二十岁的他自由了。
1819年,巴尔扎克独自一人住在巴黎莱特尼那尔街的一间小阁楼里,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活动。
这间小阁楼既简陋,又狭窄,冬天寒冷,夏季酷热,用他自己的话说,“再没有比这个墙壁发黄肮脏的阁楼更糟糕的地方了。屋顶低矮,透过裂开的瓦片可以望见蓝天。”
巴尔扎克在这个恶劣的环境中,焚膏继晷,锲而不舍,饿了,吃点干面包,困了,喝杯咖啡。
就这样连续奋战半年,写出了一部五幕诗体悲剧《克伦威尔》,但其影响微乎其微,是一次不成功的尝试。
为了生计,他只得日以继夜地为巴黎各家小报写些诸如随笔、杂文、通讯之类的东西赚取稿费。五年间,他创作了10部长篇小说,全部用笔名发表。这些小说充斥着幽灵,场景几乎都是阴暗可怖的地下室,刻板的情节和公式化的人物形象,巴尔扎克本人都将这些小说称为“拙劣之作”,甚至不把它们收入《人间喜剧》。
他也曾经经商过一段时间,但是失败了。
这段从商的经历虽然一塌糊涂,但它还是为巴尔扎克提供了大量的专业信息,让他对经商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些知识对他日后的小说创作颇有帮助。
生意倒闭之后,巴尔扎克搬到布列塔尼与朋友同住,并且在那里找到了一部小说的灵感。这部小说就是《朱安党人》,这是他第一部严肃的小说作品,也是第一部署上真名的作品。
当时的他三十岁。
随后《婚姻生理学》也为他带来第一桶金。
这极大地鼓舞了巴尔扎克的创作热情。
自此之后,巴尔扎克不知疲倦地笔耕不辍,一直到二十一年后过世为止。
巴尔扎克擅长记笔记,他不论走到哪里都随身带着笔记本,每当他碰巧遇见可能用得上的东西、脑子里突然蹦出了好点子,或者从他人那里听到了富有启发性的内容,他就会匆匆提笔记下来。
只要有可能,他就会去亲自参观故事中提到的场景,有时甚至不惜乘车跑上很远的距离去看他想要描写的一条街道或是一栋房屋。
他为笔下人物选择姓名时总是非常谨慎,因为他相信名字应该与人物的性格与外貌相符。
巴尔扎克每天工作16至18小时,从半夜到中午写作,从中午到下午4点校对校样。5点钟用餐,用餐后稍作休息就睡觉,到半夜一两点又起来工作。
他每天必须写出16页的书,修改和校对时间除外,3天用掉一瓶墨水,更换10个笔尖。
写作时他穿着教士的袍子,点上7支蜡烛,桌边是一杯提神的黑咖啡。
巴尔扎克曾在一个月里,创作《寻找伊阿布索里》和《高老头》,这期间他总共只睡了八十个小时(也不担心猝死)。
他曾经因为欠债被判了8天的监禁,在这8天里,他夜以继日努力创作,写出了令人惊叹的长篇小说《幻灭》。
巴尔扎克对工作的狂热态度几乎是无与伦比的——以致于他常常会忘记周围的事物,甚至不认识城里的街道;而对自己作品中的人物,他又总是念念不忘。
一次,朋友见巴尔扎克出门,问他去哪里。此刻,他还沉浸在自己正在写的小说里,竟回答说:“我要上阿隆松,上戈乐蒙小姐和贝奈西先生居住的格伦诺布尔城去。”
接着,他又把自己那个虚构世界的消息当作现实世界的消息告诉他的朋友:
“你猜猜,费列士·德·房特内斯娶的是谁?一位葛伦维尔家的小姐啊。他这门亲事结得很不差;葛伦维尔是很有钱的人家,尽管给贝乐孚伊小姐挥霍了不少。”
事实上,他所说的阿隆松、格伦诺布尔这些地名,以及戈尔蒙小姐、贝奈西先生、费列士·德·房特内斯、葛伦维尔、贝尔孚伊小姐这些人名,全都是他小说里的地名和人名。
有一天,一位朋友从外地旅行回来,跟巴尔扎克谈起他妹妹正在生病的事,可巴尔扎克听了一会儿后却对那朋友说:
“我的朋友,这些事都很对,但是,现在该来谈我们的现实问题了。谈谈欧也妮·葛朗台小姐的事情。”
还有一次,由于巴尔扎克曾在自己的作品中写到过想送一位朋友一匹白马,于是他真以为自己已把白马送给朋友了,见了那朋友的面后便问:“我送你的那匹白马近来好不好呀?”
1850年8月18日,是巴尔扎克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然而,他的意识仍然在反抗,不愿在死神面前轻易屈服,不能就此了结一生。
他苦苦地哀求医生:“行行好,让我再活几个星期,哪怕是发着烧活八天,还来得及写一本书!”
医生对他的太太说道:“太太,他以前工作太猛了,他一人干着十个人的工作!十五年前我就以为他要死了。我无能为力了。”
2. 对待食物,他是随意又刻意的
他天性喜欢美食,受他家乡都兰地区饮食习惯的影响,爱吃油腻结实的食品,味道浓重的肉丸子、酥脆的肥鸡、红烧肉块。
他熟悉家乡的红酒白酒,犹如音乐家熟悉他的键盘,——可是在工作中,他严禁自己享用这些饮食。
他知道,吃饭使人困倦,他可没有时间犯困。他不允许也不愿意自己休息。
他平时一个人的时候,食物对于他来讲只是一种维持生命的补充而已,半夜写作到早上,基本上就是一杯又一杯的黑咖啡,中午的时候会停下来吃几个水煮蛋,喝些水和黑咖啡;他下午一直工作到六点,然后就着沃莱葡萄酒吃一顿简单的晚餐。
虽然他独处时的饮食颇为节制,但和他人一道用餐时就吃得贪得无厌了。
一位出版商声称,他曾经亲眼目睹巴尔扎克在一餐之中吞下了一百只生蚝、十二块炸肉饼、一只鸭子、一对鹌鹑、一条舌鳎、不计其数的糖果,最后还有十二只梨子。
依照这种吃法,他很快就变成个大腹便便的胖子也就不奇怪了。
当然,说他“节制”,可不能指咖啡。
巴尔扎克能够长期坚持持续不断的紧张工作,除了凭藉超人的意志支撑外,就是对咖啡的依赖。正如茨威格所说,咖啡对于巴尔扎克来说,比吃饭睡觉都重要,没有咖啡他就不能工作,至少不能像现在这样工作。
巴尔扎克曾用一段诗意的文字来赞美咖啡的神奇效应,他写道:“一杯咖啡落肚,一切都动了起来,思想像战场上的大军,开始出动了。于是,战斗便发生了。记忆旌旗招展,随着辎重滚滚而来;比喻这支轻骑兵迅疾地铺开了;逻辑的炮队跟着弹药匆匆赶来;思路的散兵排开阵势;人物形象一个个地挺立起来,稿纸上染满了墨迹。这场战争已经开始,并在淌满墨色液体的情况下结束,就像真正的战场一样,被笼罩在弹药所散发的黑色烟雾之中。”
他自己说:“我不是在咖啡馆,就是在去咖啡馆的路上”。
咖啡几乎成了巴尔扎克“写作机器”的燃料,咖啡壶与他终生相伴。他在谈到一本书时曾说,只是由于“成了河的咖啡”的帮助才得以完成。
巴尔扎克初来巴黎时,只租了一间阁楼居住,为了改善贫穷的生活,他每天伏案十几个小时辛勤写作,几十万字的名著《高老头》,他只用几天时间就完成了。
为了保持写作时精力充沛,巴尔扎克总是喝最浓的咖啡,甚至干嚼咖啡豆。久而久之,他喝咖啡上瘾,没有咖啡便无法写作。
可以说,咖啡造就了一位文学天才。
有人曾经作过估算,巴尔扎克一天要喝三十杯咖啡。在写作《人间喜剧》的近20年中,喝下的咖啡有五万杯。
纳卡尔医生对此说道:一种由于夜晚工作,由于服用,或毋宁说是滥用咖啡,所积成的老心脏病”,是巴尔扎克早亡的又一重要原因。
咖啡在我的生活中举足轻重,其作用可以史诗级来论之。
——巴尔扎克《咖啡的愉悦与痛苦》
03.对待女人,他是多情又专情的
巴尔扎克的私生活很是丰富多彩。
1822年,正当巴尔扎克倍受冷遇、痛苦绝望的时刻,有幸结识了比他大22岁的德·伯尔尼夫人(NO.1)。
伯尔尼夫人具有完美的娇柔感,高雅的谈吐,沁人肺腑的同情心,以及慈祥的母爱。
这一切深深吸引着巴尔扎克,使巴尔扎克感受到从小没有领略过的母亲般的温情。巴尔扎克把伯尔尼夫人称为自己的母亲、朋友、家属、伴侣和顾问。
巴尔扎克承认伯尔尼夫人使自己成为了作家,她给予他勇气、自由、安全感,树立起他的自信心,也给了他第一次爱情的满足。
此后,伯尔尼夫人又资助巴尔扎克搞实业。
实业失败后,在伯尔尼夫人的帮助下,巴尔扎克隐姓埋名,自甘贫寒,重新开始文学创作,并写下了"我要用笔来完成用剑未能完成的事业。"
被他的盛名吸引的贵妇人之中有一位德·卡斯特里侯爵夫人(NO.2),她是德·马伊埃公爵的千金、弗里茨-詹姆斯公爵的侄女、詹姆斯二世的直系后代。他们的关系时好时坏,后来他在《朗热公爵夫人》小说中对让自己蒙受屈辱的德·卡斯特里侯爵夫人进行了报复。
后来,他又在巴黎认识了吉多博尼-维斯康蒂伯爵夫人(NO.3)。
夫人是位金发白肤的英国女子,生性却是与其国籍不甚相符的风流放荡,早已因对自己那位随和的意大利丈夫不忠而恶名昭彰。她很快就成了巴尔扎克的情人,还未巴尔扎克生了个孩子。
他还与一位名叫伊莲·德·瓦莱特(NO.4)的寡妇之间有过私情。与伊莲·德·瓦莱特的关系持续了四五年。
巴尔扎克同她分手的原因,居然是发现了她并没有如同她自己声称的那般高贵的出身。
巴尔扎克从她手里借过许多钱,他去世之后,伊莲曾经试图从他的遗孀那里讨回欠款,但最后似乎以徒劳告终。
伊芙琳·汉斯基夫人(NO.5)是唯一的和他正儿八经结婚的女人。
巴尔扎克与汉斯基夫人相识于1832年,当时已出版《驴皮记》和部分《私人生活场景》小说的巴尔扎克有了一些名声。
在大量的女粉丝来信里,他注意到一封未署名的发自敖德萨的信,寄信人对《私人生活场景》作出一番热情的赞扬,但是指出作者在写《驴皮记》时缺乏细腻情感,这就引起了巴尔扎克的注意。
后来他才知道她是个有夫之妇,名叫伊芙琳·汉斯基。汉斯基夫人出身于一个波兰望族,1819年嫁给了伏尔伊尼的贵族,比她大32岁的文赛斯拉·汉斯基元帅。
元帅在乌克兰拥有一处名叫威尔卓尼亚的大庄园,占地2.1万公顷,拥有3035名奴隶。
巴尔扎克锁定汉斯基夫人最初的动机仅仅是为了她的钱财而已。
1833年9月,巴尔扎克逃离了巴黎,去瑞士见了伊芙琳(27岁的伊芙琳正和老公在瑞士度假)。他俩背着元帅偷偷地交换了第一个吻。巴尔扎克记录道:
“我向她发誓要等她,因为她丈夫已经快60岁了,活不了几年,她也发誓把身心都留给我。”
但是元帅又活了整整8年,于1841年11月10病逝。
1850年3月,终于获得了皇帝的恩准,他们可以举行婚礼了。汉斯基夫人还在犹豫不决,促使她最后下定决心的除了爱情和荣誉之外,还有三分怜悯。
3月14日晨7时,婚礼终于在圣巴尔巴拉教堂举行。除了新婚夫妇,只有两位证婚人和一位神甫出席。
长达18年的爱情终于有了结局,巴尔扎克一跃成了玛丽·莱辛斯卡皇后的侄孙女婿、俄国沙皇副官的妹夫。
从1832年2月收到汉斯基夫人的第一封信起,巴尔扎克对汉斯基夫人始终怀着极度的热情。为了能与汉斯基夫人结婚,他耗尽心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年。
说来令人颇为惋惜,虽然巴尔扎克苦等了那么多年才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他们的婚姻却并不成功。
多年以来,巴尔扎克一直处于主动恳求的位置,因此一旦顺利地结了婚,他就会变得蛮横而霸道。而伊芙琳也是个生性傲慢、难以取悦、脾气急躁的人。
她做出了很大的牺牲才能嫁给他,可他似乎对此并不怎么感激,这令她十分恼火。
她以前总是说,除非他把债全都还清了,否则她绝对不会嫁给他,他也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全都还完了。可是刚一到巴黎,她就发现住的房子还是被抵押了,而他依然背着一屁股债。
此前她早就习惯了在豪宅里做独当一面的女主人,习惯了身边有一大群农奴随她使唤;法国的仆人让她非常不适应,她也十分反感巴尔扎克的家人插手自己的家务。她不喜欢他们,觉得他们既不入流又自命不凡。
这对夫妻经常当众陷入激烈的争执,甚至吵到连他们的朋友都知道。
04. 写在最后
在巴尔扎克短短51年的人生中,只有两三年事业顺利,不用为钱发愁,其他时候,他都是在贫穷、负债和困顿中度过的。他曾说自己是在“最残酷的困境中,在完全孤单、绝对没有半点安慰的气氛里,从事超过自己力量的工作”。
巴尔扎克终身负债,像一个溺水的人,在债务的海洋里拼命挣扎。
为了还债,他唯一的办法就只有通宵达旦不停地写作。他每天工作十八个小时,而且常常是持续不断地工作七八个小时,甚至是十几个小时,从来没有一次只干一两小时的情况。
从半夜工作到下午四点,五点半才上床,半夜又起来端坐在桌前奋笔疾书。
从1828年到1848年因病辍笔,这20年间,他始终如一地保持着这种工作习惯。
据他的妹妹洛尔在回忆录中所作的大约计算:“从1827年到1848年,我哥哥发表了九十七部作品,共有一万零八百一十六页。而这种紧缩的版本,如果改成一般书店通用的八开本,这个篇幅至少还会增加三倍。应当说明的是,他写下这些卷帙浩繁的作品,一没有秘书,二没用校对。”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他的传记作品《三大师》(1920)之一的《巴尔扎克传》中作了更为详细的描述:“他在1830和1831这两年的生产额,几乎在文学编年史上无与伦比。他作了许多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报纸文字、评论、小品文和政治纪事。假如有人把1830年付印的,确乎出自巴尔扎克手笔的七十种作品(他那些大抵用其他名字出版的作品姑且不谈)和1831年印的七十五种作品,统计到一起,他每天必须得出产差不多十六页的书,在稿样上的更改尚不计算在内。没有一种期刊或报纸里面,不曾突然出现过巴尔扎克的名字。”
网友评论